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认识∗

2019-02-19 16:00丁建定
社会保障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社会保障民生

丁建定 王 伟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建立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理论体系。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重视和强调改善民生。他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如改造一个企业就要减人,减下的人怎么安置,这也是困难。又如我们要建立退休制度,这是很正确的,但是也会有很多人思想抵触,这也是很大的困难。[1]

江泽民同志也十分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他强调指出,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有明显提高。衣食住行尤其是居住条件,应有较多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育、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2]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一定要使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使群众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不断有所增加。这样才能保证群众始终安居乐业,始终真心诚意地拥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完全拥有解决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的条件和能力。不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无法向党、向人民交代的。[3]

江泽民同志还系统论述了改善民生在党的工作中的地位和意义。他指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就能够日益巩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贫困人口、下岗职工等相当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相当困难,人民对改善生活的期望很强烈。要使十二亿多人都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任务十分艰巨。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始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4]

胡锦涛同志同样十分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他指出,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的必然要求。要针对当前民生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重点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把促进社会公平特别是机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劳动发展机会的条件。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制度建设,增强公平性、透明度、可持续性。[5]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6]

胡锦涛同志系统论述了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的关系。他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7]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生的生动局面,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8]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要社会保障制度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9]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10]要确立“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工作思路。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

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13]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4]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也要关注和着力改善特定人群的特殊困难,通过弥补民生中的短板人群和短板领域,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全民性和公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持续改善民生,特别是要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推进教育公平。要实施精准帮扶,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使他们及其后代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5]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大学生生活困难补助,注重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6]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发展理念和模式,提升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认识,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基本目标,进而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动力。

二、实现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目标

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根据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从强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逐步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目标和理念,这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目标。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已经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8]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9]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20]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21]

江泽民同志也十分强调共同富裕。他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22]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和其他群众,最终达到全国各地区的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大政策。它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经济上的重要体现。[23]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不断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利益,从而使他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2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5]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6]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切实改善困难人群的生活。要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抓紧织牢社会安全网。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重点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要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27]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论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他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共享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第二,共享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第三,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第四,共享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要整体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任务和措施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2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9]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们有一千八百万左右的城镇低保人口,对他们而言,要通过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来保障基本生活。对一亿三千万多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增强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对二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要让他们逐步公平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对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等其他常住人口,要让他们有适宜的居住条件;对九百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让他们有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等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30]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保障民众能够通过不同的责权机制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确立实现共享发展和共享共建这一重要目标,只有实现共享发展,才能保证和改善民生,,也只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够推动和促进共享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和增进人民福祉,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目标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西方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31]

江泽民同志对小康社会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他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32]全国实现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实现小康,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33]

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十五”计划是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到重要位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特别是要很好地解决农民收入、就业、社会保障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要使人民得到实惠,感到有奔头。[34]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直接相关的目标是: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6]

胡锦涛同志也对小康社会建设进行了论述,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具体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3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确立了重要目标。他指出,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38]我们已经确定了今后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一种社会发展水平,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虽然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但如果现有的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十三五”规划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40]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41]

针对其他低收入群体如何实现小康,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针对城镇低保人口,要通过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来保障基本生活;针对老年人,要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增强医疗服务的便利性;针对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要让他们逐步公平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针对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等其他常住人口,要让他们有适宜的居住条件;针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让他们有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人口全覆盖和群体间的协调、平衡,而且要实现区域全覆盖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说的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能仅仅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此外,对城乡地区收入差距,也要全面认识。城乡区域之间生活成本特别是居住成本很不一样,光看收入也不能准确反映问题。[4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引,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和完善必须服务的方向,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须服务和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相较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高的目标,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同样需要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须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4]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45]中国梦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国梦的实现必须造福于全体人民,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46]

与此同时,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要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47]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8]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4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50]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5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当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重要制度保障,其重要和长远目标必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的发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等一系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实现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目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目标的认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重要贡献,这些认识直接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和完善。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社会保障民生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