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
——以共建共治共享的视角

2019-02-19 14:16张志远西双版纳州行政学校云南景洪666100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治民族

文/张志远(西双版纳州行政学校,云南景洪 666100)

内容提要: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而且也体现了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坚定追求。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前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民族地区要通过凝聚新共识、创新理念、新机制和打造多元治理格局,构筑民族地区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新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

一、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一)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

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尚书》最早记载“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民)”,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论”,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水君舟论”等。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曾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力量。对于我国而言,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而且人民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中央领导人的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同志提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毛泽东同志还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成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公开承诺,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落脚点,要把人民群众的评判作为试金石。”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4]“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只有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才能成功。”[5]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

(二)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转变,是从“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的新时代。

我国社会治理经历了从政府管控到社会管制,从社会管制到社会管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6],其理念、机制、过程和主体都与以往发生深刻变化。到了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理论来源主要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理论、社会主义价值共享理论。人民为中心治理的理念、机制、过程、主体等与以往存在差异,新时代的社会治理秉持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突出人民的主体性,激发内生动力。横向看,从局部式向整体式,从单一式向多元式,单向式向互动式、协商式转变。纵向看,从“自上而下”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存。社会治理的出发点为了人民,落脚点为了人民,过程也是为了人民。新型社会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共建的实质是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力量吸纳到治理体系内部,通过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资源的合理配置、主体间的协作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绩效[7]。共建突出制度和体系建设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共建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共建的制度涵盖社会治理体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共建的内容涵盖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社会建设,共建是前提和基础;共治即社会治理主体共同治理社会的活动[8],是从“单极治理”走向“联合治理”,而联合治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治”[9],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性政府,从管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政府单一治理向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联合治理,厘清“谁与谁以何种形式治理”。树立大社会观、大治理观,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共治的主体是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体,共治的内容是基层乡镇、社区、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利益集团和公益性资源进行整合,共治是关键;共享,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即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特别是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共享是目标,共建共治共享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成为良性互动闭环。

(三)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的特征

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的人民性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可分整体的人民、群体的人民和个体的人民,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真谛[10]。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特别是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各族人民群众是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的主体,汲取民间智慧、充分听取各族群众的意见建议,拓宽各民族群众的诉求渠道。充分发挥各民族喜闻乐见、约定俗成的方式和做法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中的作用,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及依据。

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的时代性特征。当前,国内外形势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化的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上互联网、高铁、移动支付等新兴科技的推广与普及,民族地区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人际关系、家庭结构和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各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随之发生变迁,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比以往更为迫切,不仅关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数量,而且也关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品质,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不仅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还要满足多元多层次精神文化的需求。新时代社会治理应准确把握时代性特征,才能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期待。

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的参与性特征。一是开展多层次协商,拓宽参与渠道。为了扩大参与性,开展多层次协商,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二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群众通过“自下而上”反映诉求,干部通过“自上而下”走访基层群众。三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联网、电脑、手机等走入各族群众生活,成为其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各族群众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网络平台的参与社会治理。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是意见领袖。

二、当前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存在的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地区具有集“六区”于一身的特点,即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再加上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64%的这一特点[11],不难看出,民族地区既有特色和优势,也有民族地区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的加快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而,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既有与内地社会治理的共性,也有因历史与现实相互结合形成的特性,即各民族因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服饰、民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看法也存在差异,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认知存在不足

一是从客观层面来看,权责不清致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难以形成。民族地区一些行业和领域还存有权责不明,致使民众与政府、市场之间产生认知存在差异,政府认为是民众的事,民众认为是政府的事,致使问题复杂化。有权就有责,权利与义务对等。然而,一些行业和领域尚存有权责不对等。社会成员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不对等。二是从主观层面来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不足。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秉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参与、不介入”等观念。近期,笔者在某民族乡挂职副乡长,按照年初计划组织应急防灾减灾救灾演练,目的是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应急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尽管多次强调应急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应急防灾减灾救灾演练中,发现各族群众观望的多,积极参与演练活动的少。同时一些部门和干部也存有“一抓就死,一放就乱”顾虑。不论是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还是各族群众,都存有对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没必要或不重要。

(二)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政策存在不足

所谓民族政策,就是政治主体规范或引导特定集团或个人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调控族际关系态度、行为的准则以及执行这些准则的策略,体现了政治主体在处理民族问题、调整族际关系方面的意志和利益[12]。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政策突出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效益等来达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由于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相互制约,民族地区政策覆盖面及普惠性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行业及领域。以民族地区农垦为例,农垦(农场)是民族地区一种重要的农业经营模式,不仅为国家建立了粮、棉、油、糖、胶、乳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发挥了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卫边疆的重要功能。近年来,为了提高农垦的经济效应、政治效益,以云南为例,农垦确立“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地方、经济融入市场”改革目标,农垦实行属地化管理,农垦(农场)成为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然而政策方面,扶持农村发展的一些政策尚未覆盖到农垦垦区,农垦垦区居民小组未能列入相关政策范围。简而言之,当前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扶持政策尚未覆盖到垦区 (农场)、分场及居民小组。可见,因历史和现实相关因素,致使相关政策尚未实现全覆盖。

(三)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制度存在不足

民族地区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旧的制度尚未彻底祛除,一些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按照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央确立了乡村振兴的2035年的目标和2050年的目标,为民族地区发展绘制宏伟蓝图。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制度涉及农村发展、脱贫攻坚、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乡风、邻里纠纷等领域。利益攸关方涵盖村民与政府、村民与企业、村民与村民之间,三者之间关系相互叠加、交错。共建共治共享制度要处理好政府与村民,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村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些地方通过 “合作社+农户”,“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在共建共治共享方面,各少数民族仍存有群众的参与门槛过高及参与的便利性不足等问题。

(四)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平台存在不足

当前,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存在不足。一是各族群众对公众参与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各族群众在决策时的公众参与还不够彻底,对参与平台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共参与不仅仅是增强决策的民意性质,更重要的是分析决策对相关利益和相关利益人的影响,并听取他们的意见,表达他们的相关利益诉求。二是服务平台、网店布局不足不合理,享有的现实性和可及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存在差异,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集中于发达地区、城市地区等,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一些发展较好的行政村建立起乡村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等,但由于各民族村寨之间较为分散,各少数民族难以享受到各种惠民政策及惠民措施。

(五)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能力存在不足

当前,民族地区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呈复杂性、叠加性等特征。各族群众诉求从以往的经济权益向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并重转变,不仅关注物质层面,而且同时关注精神层面,不仅关注数量,而且也关注质量。各族群众诉求多元化、多样化,致使社会治理出现复杂化。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一些干部存有“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困局。特别是互联网、新兴媒体、大数据等的兴起后,不会使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

总而之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加上民族多样、宗教信仰多元,应秉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实行包容式发展。然而,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构建还存有理念不足、政策不足、制度不足、平台不足和能力方面诸多问题,限制了民族地区共治共享治理的发展。

三、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对策

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不仅牵系各民族对民族的认同、对社会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认同,而且牵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回族自治区时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前进,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主要是农村社会治理,农村社会治理以乡村战略为政策契机,着力解决“三农”作为国民经济社会中的“短板”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需通过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着力激发农业农村的内生动力,以治理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受益广泛化为特点,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一)凝聚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的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专业化、法治化。”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应做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结合,秉持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理念,以吃果子为例,大家都想吃果子,首先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能半途而废,大家都能分到与付出对等的果子。其次选址、挖坑、种果树,接着还要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秋收时节,才能吃到果子。共建共治共享就是把吃果子过程进行细化,共建就是种果树,共治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浇水、施肥、除草等,共享就是大家一起收获劳动成果,最后通过付出成本给予相对应的回报。注重过程的每一个节点,不仅要把果子种成熟,而且也要统筹考虑果子的合理分配。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明确了共同的愿景,激发了民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民族地区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性,然后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共同的愿景及目标,建立共同参与的机制,建立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机制。

(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应回答“为谁治理”“治理保障是什么”等核心问题。

一是为谁治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3]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二是治理保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每年民生领域支出占国民财政支出的70%,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民力,加快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民族地区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一以贯之。党员干部要问“我是谁”“为了谁”,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决定了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治理过程也是人民。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厘清“为谁治理”和“治理保障是什么”才能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三)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魏礼群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要着力抓好七个方面关键环节,加强社会治理制度、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14]。这些关键环节不仅有宏观的顶层设计,也有中观的横向制度体系,还有微观的社会心理服务、基层治理。不仅是纵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而且重视横向相关制度衔接,构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

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立。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眼睛向下,重点是基层治理。以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三个层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一是城乡之间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当前,新型城镇化正在推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之间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实行“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城市提供资金、技术等因素,农民通过提供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料,获得稳定预期的收益,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也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激发了各民族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效益。二是多民族共建共治共享机制。长期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多民族和谐一家亲的良好局面,一些多民族村寨通过总结经验和实践探索建立和谐共生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郑家庄的“七个民族一家亲”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回都村“八个民族一家亲”创立纠纷“三解”方式,等等。三是少数民族村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曼掌村是傣族村寨,不仅确立了“富裕新村、和谐新村、幸福新村、典范新村、美丽新村”村寨社会治理目标,还建立了“一三三五”工作法机制,即一面旗帜:党员队伍;三支队伍:老年维稳协会、群防群治队、志愿者服务队;五项服务: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五个新村:富裕新村、和谐新村、幸福新村、典范新村、美丽新村。服务内容“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村民参与社会治理平台“三支队伍”,即老年维稳协会、群防群治队、志愿者服务队,调动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体村民共享富裕、和谐、幸福、美丽。

民族地区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不仅要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如城乡一体化,中观的横向制度机制构筑,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还要有微观的社会心理和基层治理,多民族村寨治理和单一民族村寨治理。以整体性人民、社会性人民和个体性人民三个层面切入,让人民享受到富裕、和谐、幸福、美丽,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建立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是激发民族地区社会各阶层内生动力。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也不会有免费的午餐”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幸福生活是要靠自己双手奋斗创造。国家的幸福要靠全体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各民族的幸福要靠各民族的奋斗,个人的幸福要靠个人的奋斗。民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当中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内生动力。二是多元治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法治、德治和自治“三治”合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涉及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民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应引导各族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为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寺也俗成缅寺,是傣族、布朗族举行宗教祭祀和僧侣诵经习文的场所,缅寺对傣族、布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和经济社会都产生深远影响,鉴于缅寺在傣族、布朗族人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景洪市勐罕镇司法所因地制宜在著名景区傣族园曼春满佛寺增设法治宣传角,便于僧人学习法律法规,提供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此外,在著名旅游景区傣族园建立法治宣传栏,用傣、汉双语等,方便傣族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如“在家守家规,进寨守寨规”“水牛听绳子的话,人听纪律的话”等;德治,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公德、村规民约、民风民俗、民族信仰、家风家训等,主要涵盖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爱国爱民、恭敬有礼、谦虚和气、见义勇为、见利思义、知恩思报、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修己慎独、敬业尽责、勤奋刻苦、节俭爱物、整洁健身、崇求朴实。以家风带动民风,以民风带动社会风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村民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据了解景洪市勐罕镇曼累讷村委会曼峦勒村小组“喝鸡血酒吃团结饭”已有121年的历史,每年傣历9月9日,村干部召集全村男女老幼开议事会,15 岁以上的男子共同喝下鸡血酒,评议全村一年以来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好的要传承,不好的要改正。吃团结饭,全村男女老幼参加,铭记祖辈遗训共同建设好家庭和村寨。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三治合一。三是多元治理主体。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党委统揽全局,责任型政府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兜底,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依法依规的法治保障,“人人尽责、人人共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建立稳定的受益预期。此外,“三社”联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区三社联动。

总而言之,“以人民为中心”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也贯穿到治国理政的每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5]民族地区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要把整体性的人民、社会性的人民和个体性人民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作为切入点,从理念、政策、制度、平台和人才等方面,要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促使政府之手、市场之手、社会之手和人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6]。共建共治共享,共建是前提,共治是重点,共享是目标,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边疆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把全体民众纳入风雨同舟、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五体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心同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最终实现人人共享。

猜你喜欢
共治民族
“多元共治”乐融融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民族之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做健康共治的全球典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