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规范会议费及培训费支出管理的建议

2019-02-19 13:20戴秀婕
山西财税 2019年5期
关键词:会议费培训费会议

□戴秀婕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针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地相继制定出台了会议费管理办法和培训费管理办法,对会议场所及公务接待进行了明确规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对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严格经费支出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会议、培训活动发放纪念品、购置固定资产、现金结算、虚报会议套取现金、将会议费变相用于其它用途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党政机关会议和培训管理不断加强,支出管理进一步规范。但从近年来的审计检查情况看,在会议费、培训费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目前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会议审批和计划管理不严格

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各单位要严格控制会议费预算管理,从总量和标准上从严控制会议费预算规模。会议费应纳入部门预算,单独列示,明确会议项目、开支规模和资金列支渠道,执行中不得突破预算。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一些单位未能严格落实会议审批和会议计划管理制度,计划管理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因工作情况不确定,制定的会议计划存在很大变数,存在计划外召开会议现象。个别单位举办会议先办后报,违反先有预算、后有支出要求。

(二)“会议”的分类定性需进一步界定

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会议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机关会议分类如下:一类会议是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法定性、程序性会议。二类会议是全会、以党委、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和纪委全会、人大常委会会议、政府全体会议、政协常委会会议、各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召开的换届会议。三类会议是上级机关召开的,要求下级有关部门或本系统在各地机构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四类会议是上级机关及其所属内设机构召开的,要求下级有关部门或本系统在各地机构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上述一、二、三、四类会议以外的其他业务性会议,包括小型研讨会、座谈会、评审会等,按照四类会议管理。实际工作中,会有一些招商、采风、旅游营销、宣传推介等活动,是否归类于会议,如何核定支出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政策。这些活动兼有会议、接待、差旅性质,具体适用哪个管理办法,核定经费时很难把握。

(三)培训活动缺乏绩效评价标准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项支出管理不断规范,但培训活动有增加趋势。培训活动由本单位决定,而培训的规模、地点、师资选择直接影响培训费支出规模。由于缺乏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虽然支出合规,但绩效性难以评价,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四)会议费支出超标准、超范围现象依然存在

有些单位举办会议时,未严格执行会议管理规定,存在超标准、超范围安排食宿和相关费用情况。

(五)存在转嫁会议支出现象

个别单位举办会议,要求参会人员食宿自理,变相转嫁会议支出。

(六)会议定点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按要求,党政机关的各类会议应一律在内部接待场所和定点饭店召开,但有些单位还存在到非会议定点场所开会现象。另外,有些单位在定点场所举办会议,但支付资金结算时,结算价格高于定点饭店协议价格。

二、规范会议费、培训费管理的建议

(一)科学编制会议培训计划,严格经费预算控制

各单位在制定会议、培训计划时,除根据全年重点工作任务,还应结合本部门年度预算,进行合理的财务规划,统筹科学安排会议及培训活动,在节约行政成本的同时,保障各项会议、培训活动达到预期目的。财政部门可通过总量控制、会议培训支出增长与压减预算相挂钩方式,合理控制会议、培训支出规模。

(二)完善内控制度,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按照中央及省市相关规定,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内部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会议费、培训费计划、审批及报销管理办法,规范会议费、培训费财务管理。

(三)明确支出责任,强化培训审批管理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要求,明确各级单位培训管理责任,重点应培训本级人员。建立培训审批机制,对超过一定人员规模的培训、异地举办的培训,除必须有预算安排外,一律经同级政府批准,从而合理控制培训数量和规模。

(四)严肃查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支出依法合规

一是强化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和使用情况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二是全面、真实地公开有关经费支出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违规成本,从严论处,严惩不贷,加强处理处罚的威慑力。严格的责任追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现金结算、虚报会议套取现金、将会议费变相用于其它用途单位主要领导及直接责任人,按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依据党纪政纪条规严肃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五)对会议费、培训费使用效益开展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评价可以划分为事前监督评价、事中监督评价、事后监督评价。事前监督评价,是在制定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决策之前进行的评价监督,是一种预测性、探索性的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对即将安排的会议费、培训费支出项目潜在效益进行分析,为优化决策提供依据,以减少会议费、培训费支出的盲目性,预防性避免造成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事中监督评价,是在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活动进行中所做的监督与评价,重点是分析研究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活动或项目的进展情况,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项目绩效评价的情况决定继续,改进、转向、终止或摒弃正在进行的资金使用;事后监督评价,是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活动或项目完成并经验收后进行的监督评价,其重点是全面分析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活动的结果,审查、评价、监督各种绩效指标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和效益最大化。

(六)要进一步加大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

在财政等相关部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办法的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邀请熟悉情况的专家、业务能手围绕重点、难点进行授课讲解,同时就如何贯彻执行和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详细讲解,与单位财务人员联通互动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内控意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办法的认识,明确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的继续教育,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

猜你喜欢
会议费培训费会议
《八七会议》
规范会议费全过程管控措施及创新研究
会议通知
钉钉平台在培训差旅费用中的应用探讨
会议通知
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标准调整省部级每人每天760元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企业派员赴国外培训的法律风险防范
医生离职竟需缴“培训费”
辽宁出新规严控会议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