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精品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例

2019-02-19 02:33张思琴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国宝宝藏

范 蔚 张思琴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意见一方面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1],另一方面,强调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塑造文化自信,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如何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对学校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课程资源提供了新任务。本研究以社会资源中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例,通过对节目的介绍和特点的分析,讨论学校可利用的以博物馆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

一、《国家宝藏》节目介绍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地,当我们置身于硕大的博物馆时,不得不惊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和精神文明,陈列的文物承载着璀璨的历史文化,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样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体会到东方文明古国的独特魅力。有别于其他鉴宝类节目,《国家宝藏》是由中央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联合打造的一档文博探索类综艺节目,总导演于蕾称这是一档“纪录式综艺”,她认为“真正好的创意,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必须要利用某种潜在的社会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如此”,这便是这一档以博物馆为特色的综艺节目的创作来源。她强调“我们这次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属于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它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2]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展开合作,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希望在文博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发现。每家博物馆推选3件宝物,在时长为90分钟的节目中,为观众带来别开生面的视觉与听觉盛宴,揭开文物的神秘面纱,寻求文物背后人文精神的表达,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

在节目中,每一件国宝都配有对应的守护人,并且节目流程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首先,由各博物馆馆长带领明星守护人到博物馆了解该宝物的基本信息,紧接着以话剧、舞台剧的方式演绎宝物的前世故事,演毕后,几位专业的博物馆馆长带来经典的点评。在001号讲解员张国立的介绍下明星守护人与宝物现在的守护人一同出现在舞台上,通过现代化的方式讲述现在的守护人与宝物之间的故事。例如,中国香港演员梁家辉先生在其守护的国宝“石鼓”一集中,就演绎了一个有信仰有信念的成年司马光形象,用精湛的演技展现了以石鼓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信仰。石鼓既代表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在石鼓现在的守护人环节中,梁家三代故宫守护人护送“古物南迁”的故事,催人泪下,使人敬佩于整个家族为保护文物做出的牺牲。《国家宝藏》节目没有像其他节目那样,设置与观众日常生活相脱节的专家鉴宝环节,而是另辟蹊径,将综艺节目中的“选秀”时尚元素与文化类节目中“文物呈现”环节有机结合,使观众眼前一亮。在国宝的展示环节,并没有强制性的说理,而是让观众在舞美和剧情中感受文物身上承载的文化价值。在每一期节目中,文物都各有特色,比如在第一季的第四集中,介绍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三种宝物,它们是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杜虎符、阙楼仪仗图壁画,分别守护着丝路芬芳、安国之信和盛世威仪,以此紧贴主题——四朝文明定鼎天下。可以说,每一位为国宝付出的人都值得我们钦佩,每一座博物馆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每一件国宝身上凝结着古代匠人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国家宝藏》节目特点

《国家宝藏》节目以“国宝”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向观众多方位地展现每一件国宝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节目的目标指向、节目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节目呈现方式等三个方面,这不仅对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对于社会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一)以国之瑰宝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重构民族身份认同

《国家宝藏》作为一档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颇具创意的艺术加工,将尘封已久、历经岁月沧桑的文物,以全新的姿态重新进入人们的眼帘,以此展现文物的时代价值,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节目以小见大,从一件件国家宝藏出发,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价值与艺术造诣。文物基本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技等多个方面,每件国宝都有自己的使命,如《千里江山图》守护着祖国的绿水青山,《睡虎地秦简》将律法深深印入观众的头脑之中,并借助电视媒介,将文物拟人化,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赋予宝藏时代精神,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向观众传递中华文明。其次,节目从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入手,目标定位巧妙,利用博物馆平台的潜在资源,将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国宝与形式多样的综艺元素结合。一方面促进博物馆改观以往高深莫测的姿态,消除与观众之间的厚重感,另一方面,多途径地促进博物馆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博物馆文化推向社会公众,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宝藏背后的人文情怀,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为学校有效利用社会课程资源带来众多有益的启发。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实现多形态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在节目中,传统文化的身影无处不在。第一,从中国传统技艺角度出发,节目展示了中国传统技艺的精湛。节目中所呈现的传统技艺主要包括书法、石刻、绘画、工艺技术等要素,如在节目第二季中山西博物院推选的《侯马盟书》,它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这些文字被刻在玉石上,技艺娴熟高超,形象地展现了当时晋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在第一季河南省博物院推选的宝物《云纹铜禁》中,展示了“失蜡法”这种独特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同样,也展现了当时周朝禁酒的社会状况,此外,这件文物的出土,还将中国失蜡法的制造工艺发展进程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第二,从中国传统精神出发,透过文物展现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主要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自由清高、能屈能伸的君子气概,俭以养德的传统美德等,在节目第二季《样式雷建筑烫样》的今生故事中,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王其亨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诉说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精神,讲究因地制宜,与周边自然环境契合,以“与环境对话,与建筑对话”,适当“过白”为设计原则,使观者在行进过程中看见建筑的完美构图,王教授和他的团队已研究样式雷家族36年,他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建筑的价值,让中国建筑精神走向世界。第三,节目还呈现了其它传统文化元素,涵盖生活、文学、科技等多个方面。如展示皇家盛世威仪的礼仪制度,展现当时时代背景下的餐具、服饰和邮驿等生活场景,展现井盐生产的科学技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藏族民族英雄格萨尔的事迹,对当今文学创作有启发价值的图文融和法等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节目以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始终,呈现出不同形式的社会课程资源,融艺术与教育价值于一体。

(三)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创制故事化的艺术表达

《国家宝藏》节目的一大特色便是将文物的“前世”与“今生”完美地结合,用娓娓道来的方式给予观众启发。首先,在前世传奇环节中,运用戏剧化的呈现方式,基于史料合理营造与国宝产生背景的意境。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国宝”,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将综艺节目、纪录片、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与情景再现、回忆和穿越等表现手法有机结合,展现文物背后的古人智慧,有利于在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中推陈出新,更新观念,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除此以外,节目运用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在舞美设计、动画制作、背景音乐等视听环节融入中国元素,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亦幻亦真的传统文化立体意境。其次,在今生故事环节中,使用生活化的处理方式,拉近国宝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由普通人讲述国宝背后的今生故事,展现人格化的情怀和历史的沧桑。将文物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人物血脉相承,或文物保护专家,或故宫志愿者,或壁画修复团队,或青年乐团,他们在文物相链接的岗位上抛洒热血,为文物价值赋予时代涵义。最后,通过巧妙的电视语言,让看似毫无生机的文物重新复活,打破其静止状态。用丰满的故事与情感化的处理将文物人格化,其实质是使传统文化得以新生,“前世传奇+今生故事”这样一种颇具创新的艺术表达,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三、《国家宝藏》节目对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启示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3],由于课程资源的广泛多样性,课程资源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资源,其辐射范围可以延伸至社会课程资源,然而当今社会课程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一定的管控力度,因此有必要在丰富的社会资源中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促使课程社会化发展,实现社会课程资源的精品化,从而达到社会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2014 年 3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讲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4],《国家宝藏》节目运用“国宝”这一主角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历史瑰宝,从中感悟到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身份认同。那么,从具有凝聚价值的博物馆中学校能够利用什么资源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启发。

(一)挖掘学科资源,开展以国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家宝藏》节目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找到了文物与综艺之间特有的连接点,这种带有时代性地有机联结不仅使文物背后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得以延续,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学校可利用已开设的课程,深层次地挖掘学科资源,开展以学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在历史课程中,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照本宣科,而是基于史料对知识做深加工。书法既是文字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如,学校可以节目中诗仙李白的草书《上阳台帖》为启发,学生通过观看节目片段了解其创作背景,并延伸学习《蜀道难》《将进酒》等其它经典诗篇,课下创办集剧本创作与表演与一体的“历史戏剧表演节”等活动,用大脑和身体演绎属于学生的“李白”故事。由中国书法扩展到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促进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其次,在艺术课程中,不光光停留于课堂,而重在情感的感知与体验。节目中由浙江博物馆选送的唐代古琴《彩凤鸣岐》,其音色绝佳,声音平滑流畅,柔和而长,而学校可借鉴此环节,为学生开设以音乐为主题的乐器体验活动,沉浸在音乐氛围之中,使感官器官发挥作用,学校也可邀请音乐家携知名乐器走进学校,进入课堂,为青少年举办一些文化讲堂、乐器巡演等艺术活动,增强文化自信,以此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最后,在科学课程中,不只是限定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如,在湖北博物馆选送的《越王勾践剑》的今生故事中,江旭东博士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第二次科学研究,试图揭开蕴藏在千年古剑身上的传奇。在显微镜下全方位研究古剑的细胞,揭开了千年古剑制作工艺的谜团,并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还原其2500年前的真容,让人不得不惊叹于科学的魅力。同样,可针对学校实际,在校园开展相关“显微镜课程”的实践活动,使青少年近距离接触科学,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所以,将节目特色有效运用到学科教学之中,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

(二)开发校本课程,打造传统文化元素特色学校

从《国家宝藏》节目中不难发现博物馆资源丰富多样,然而哪些内容能为学校所用呢?笔者认为可从《国家宝藏》的内容组织方面得到启发,节目中运用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书法,传统绘画,传统戏剧等,学校可利用其中一个特点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校。第一,从学校外部资源出发,利用学校周边的地域文化开发相关课程。博物馆凝聚了当地文化的精髓,与学校乃自然天成的合作体,学校可与当地的自然科学馆、历史陈列馆、艺术馆等博物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创编自然科学、文化历史、艺术鉴赏、民间工艺等课程,还可联合博物馆开展与当地文化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活动,设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活动开展的同时,设计贴切青少年生活,学生年龄特点的博物馆课程。例如,重庆北碚自然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博物馆,该博物馆的自然生态类展品较多,向青少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学校便可借此机会联合博物馆开发相关大自然校本课程。第二,从学校内部资源入手,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开发传统文化元素课程。节目中有大量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剪纸、刺绣、纹饰等民俗手工艺,学校可利用自身师资力量优势,以学生兴趣为关键,结合学校特有资源进行开发,也可邀请当地民俗艺人同教师、学生合力开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非物质文化课程,使学生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加深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度,也有利于青少年审美意识的提高。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样,还有许多资源等待学校智慧地开发。

(三)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生动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系

《国家宝藏》节目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将原本沉闷的文物恢复生机,并赋予时代涵义。将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中国青绿山水画派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其制作工艺复杂。以天然的石青、石绿磨制成颜料涂色,色彩浓厚,鲜艳亮丽,节目组运用最新的技术将之作画的过程一步步的呈现给观众,学校可以此为启发。召开主题班会,通过正面的引导学生观看,将这种精益求精的制作理念合理运用到学习或者生活中。除此以外,还有顾恺之《洛神赋图》,该画作首创“图文融和法”,将不同长短的文字段落与相关的图画形成组合,图画的描绘,使读者在阅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能够与之相关的情节相联想,知识性与趣味性十足,类似于中国早期的绘本故事集,学校可以针对唐诗宋词或者有趣的故事,根据学生的兴趣绘制出合适的画面,以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使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将学生的画作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如微博、微信、哔哩哔哩动画平台,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与互联网公司也可以联合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网站”等线上学习新平台,创新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将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有机结合,当学生学完线下的内容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线上课程可设计为图片、短片、游戏和知识问答等内容,活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形式,营造体验式的教育氛围,促进不同学科资源之间的整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传统文化,以此促进社会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国宝宝藏
“国宝”竞拍会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漫话国宝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