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内生逻辑及价值意蕴

2019-02-19 01:49王春华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沂蒙革命精神

王春华 张 伟

革命和建设实践形成的沂蒙精神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沂蒙精神发端于沂蒙历史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沂蒙精神的实质

对沂蒙精神的认识和凝练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地方政府重视到专家学者研究,从新时代的深化研究到习近平总书记最高指示,步步深化,逐渐升华。

“沂蒙精神”这一说法最早被提出是1989年末,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以及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优势的精神,临沂地委号召全区学习、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并于第二年春天选派了几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组成“沂蒙精神”报告团,在省内进行巡回宣传,沂蒙精神逐渐走进山东人民的视野。到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临沂时做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沂蒙地区专家学者将沂蒙精神内涵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3]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这一重要讲话,对沂蒙精神的形成原因和本质等方面作出了新的指示,明确界定了沂蒙精神的地位,成为新时期研究和弘扬沂蒙精神的指导思想。此后,不少学者陆续展开探究。韩延明提出:“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应该是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干群血肉相连、鱼水深情。一言以蔽之,即军民生死与共和党群鱼水深情。”[4]周忠高指出,“沂蒙精神是党政军民在革命战争的特殊环境和条件下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沂蒙精神的本质是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5]张学强认为:“沂蒙精神的内涵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它的本质内涵是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它的基本内涵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人民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把沂蒙精神概括为:党群同心,水乳交融;军民一家,生死与共。”[6]

综上所述,2013年以前对沂蒙精神的解读更多是立足沂蒙地方文化角度,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习近平总书记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重新定位了沂蒙精神,突破了沂蒙地区的地域局限,从党政军民全角度、中国革命精神新高度进行界定,定位更准确、更深刻。此后,对沂蒙精神的解读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框架下展开,或者分析其形成背景,或者分析其科学内涵,但最后讨论的焦点都落在了沂蒙精神的本质内容上。这些研究的共性都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定义,将之作为沂蒙精神的实质。

二、沂蒙精神的内生逻辑

(一)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实践逻辑

伟大的精神源自伟大的实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构成了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历史与实践维度来分析,它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和伟大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传承。在新时代需要继续传承、发扬和升华。”[7]在沂蒙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党领导沂蒙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势力的进攻,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沂蒙精神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人都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英勇无畏的沂蒙人民纷纷加入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情景,涌现出了抗日模范村以及一大批抗日先进英模人物,如“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等。沂蒙地区成为我党在华东和山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中心,成为革命的“小延安”。解放战争时期,30万沂蒙儿女构成淮海战役的坚强后盾,揭开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序幕。

在和平建设年代,沂蒙人民继续发扬沂蒙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厉家寨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精神,掀起了农业生产的热潮,用勤劳和汗水改变了山区面貌,毛泽东同志赞誉到“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8]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建设实践,使沂蒙精神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克服种种困难,筑路治水、植树造田,以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了穷山恶水的旧貌。

(二)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历史逻辑

沂蒙精神既从实践中来,也是对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更是光辉灿烂中华文明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中华文明史与近现代革命史历史逻辑的统一,体现了实践性与历史性的具体统一。

从文化发展史角度分析,沂蒙精神的产生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出的硕果,正是深厚的东夷文化和千年沉淀的儒家文化孕育了沂蒙精神。拥有悠久历史的沂蒙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处于沂沭河流域沂蒙地区的东夷,创造了东夷文化。“陵阳河遗址、大范庄遗址、两城遗址、北沟头遗址和花厅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最能体现东夷文化早期发展水平的文化遗存。”[9]悠久的东夷文化积淀了沂蒙人民勤劳与勇敢等方面的优秀品质,形成了“好仁尚礼、民风淳朴”精神特色,这些都成为沂蒙精神的生发之根。同时,沂蒙地区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名人辈出。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子路、闵子骞、曾参、荀子到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再到魏晋重臣王祥、被誉为“书圣”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唐代书法家琅琊颜氏家族的颜真卿、南北朝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氏家族的刘勰等。儒家文化的熏陶培养了沂蒙人的忠诚与信义、朴实与敦厚的性格,造就了沂蒙精神的思想之源。

从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历史境遇来分析,沂蒙精神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沂蒙精神是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实践中得来的,是从多年的解放战争实践中升华而成的,是党和人民付出各种代价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历史经验成果。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党政军民团结一致,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沂蒙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史融合的必然结果。沂蒙精神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沂蒙山为标志的地域文化、以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牺牲为象征的红色文化、以改革开放中开拓进取和不屈不挠为主导的时代文化”[10]。沂蒙精神正是从儒学敦厚重礼、好仁尚德的精神品质,东夷文化勇敢开放的特质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史中走来。

(三)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理论逻辑

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结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1]。沂蒙精神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还继承了世界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以及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理论,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世界上先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滋养了沂蒙精神,成为这一精神产生发展的思想支撑。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形成了沂蒙精神。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王尽美等党的早期活动家就在沂蒙山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使得临沂人民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一大批沂蒙儿女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山东党政军机关、八路军第115师、华东局机关、华东野战军等长期驻扎在沂蒙山区,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这一地区的革命行动,并且取得了伟大胜利,为沂蒙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沂蒙精神的价值意蕴

伟大的沂蒙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与实践中产生,富含深刻的价值意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引领

沂蒙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对山东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洪流涌起的今天,人们面临很多的困境与诱惑,需要艰苦奋斗、进取创新的精神力量做保障。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才能在伟大斗争中实现伟大梦想。沂蒙精神正是沂蒙人民、山东人民共同的精神动力,这种公而忘私、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催人奋进,成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沂蒙精神作为一种历经革命战争洗礼的文化形态,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种要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教科书,具有凝聚时代人心、彰显时代精神、激发大众情感的功能与价值,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沂蒙精神的精神动力还体现在增强文化自信上。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革命精神,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气质和先进的精神理念,在中国人民心中树起了表征伟大政党和伟大民族的巍峨丰碑,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作为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沂蒙精神已经深深融入齐鲁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鼓舞山东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再创辉煌。为此,必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2]生活在美好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不能忘却战火纷飞中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而要将他们的红色精神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转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之力。

(二)有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引领

沂蒙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面政治旗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民群众相信党、相信马克思主义,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沂蒙精神作为政治信仰,坚定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崇高的政治信念,激发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无私的政治情感。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能够坚定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增强政治认同。沂蒙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是引领社会、整合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它红色的政治文化品格能够唤起人们的政治认同,凝聚政治共识。当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部分人的政治参与热情较低,政治信仰有待坚定,使得我国政治文化建设面临一定的困难。沂蒙精神特有的红色品格能够推动人们的政治认同,坚定人民的政治信仰,凝聚中国力量。在革命年代,沂蒙人民“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彰显沂蒙精神政治信仰的力量,使千百万沂蒙儿女以顽强精神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和平建设的新时代,一定也能够迸发无比强大的政治力量,保障社会主义方向。

沂蒙精神还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红色政治情感。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情感的培养,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学习,指出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必须薪火相传,代代传承,血脉永续。一批批展现沂蒙精神的优秀文化影视作品不断涌现,给人们的政治信仰注入新鲜活力,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更是激发了人们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人们开始自觉自愿地感悟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体悟新中国来之不易。沂蒙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政治养料,沂蒙精神中凝结着的高尚政治情感、政治品格和政治价值,被他们吸收内化,从而强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情感,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仰。

(三)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沂蒙精神作为山东省及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政治价值,还能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为沂蒙地区、齐鲁大地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沂蒙精神具有对经济社会发展主体进行价值取向引导、行为约束以及激励等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彰显经济价值。沂蒙精神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参照,明确指引人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指引人们经济活动的价值方向,抵制市场经济中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沂蒙精神反映经济社会中共同的价值标准和道德风尚,营造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激发人们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沂蒙精神的带动下,沂蒙人民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开创了沂蒙经济的新篇章。沂蒙红色旅游红红火火,江北第一镇经济迅速腾飞,现代物流繁荣兴盛,整个沂蒙地区普遍展现出沂蒙精神指引下的经济活力。

(四)有助于推动富国强军和军民融合

沂蒙精神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本质,展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新时代富国强军和军民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强国梦,对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1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围绕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军、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沂蒙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一样,都蕴含了我军高尚的革命气节和顽强的革命作风,为新时代的富国强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沂蒙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弘扬革命气节和军民一家亲的思想,使新时代军人感受无穷的精神激励,使他们在诱惑、腐蚀面前保持崇高的革命气节,保持爱党爱民的光荣传统。新时代沂蒙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军民鱼水情筑起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广大军民在老区经济建设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再谱新篇章。

总之,沂蒙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人民通过艰苦斗争、顽强拼搏而形成的,是热血与汗水的凝结,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新时代的营养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沂蒙革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