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根基、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2019-02-19 01:49刘树升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思想

刘树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概括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其形成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广博的理论渊源和充分的现实依据。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扎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彰显着鲜明的中国智慧。

(一)天人合一

中华文明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在生态文化中也有丰富的表现。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的核心内容。最典型的莫过于道家思想,《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之道作为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强调人要参育造化,探索、遵循自然规律。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接道出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合而为一。《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也是强调人类要探索、遵循、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自身。儒家同样追求天人合一,“对于动物、植物、土地、山脉、河流都有系统的生态性认识,提出了‘仁,爱人以及物’、‘德至禽兽’、‘泽及草木’、‘恩至于土’、‘恩至于水’、‘德及深泉’、仁为‘天地生物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等命题;大同社会也包含生态维度。这些都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有益滋养。”[2]儒家这种仁民爱物、万物一体的生态智慧,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认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身在其中,必须用心呵护。

(二)中庸之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要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这些内容同样能在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中找到呼应,即中庸之道的“度”。“度”是分寸、节制、平衡,“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3]。《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墨子·节用》中批判了当时王公贵族“好聚珠玉、鸟兽、犬马”、追求奢靡享受的风气,提倡节俭,呼吁珍惜自然资源。《齐民要术》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4]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推崇。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处处体现着中庸适度的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将上述认识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如“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5]等要求,都是对中庸之道适度、平衡、和谐、节制等理念的践行。

(三)人文意境

热爱自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它不是冷冰冰的政治和学术术语,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6]“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7]“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8]……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论述,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无比热爱,具有中国古典美意境,这种意境在古典诗词曲赋中能见到,在传统水墨画中能见到,在《春江花月夜》等古曲中也能见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强烈的人文气息。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环境相对于人具有先在性、客观性,即先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是人类的母体。人属于自然界,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人具有能动的自由自觉性和社会实践性,但同时对自然界有根本的依赖性,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9]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论述,如“人靠自然界生活”“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又如引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提到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居民毁林开垦最终失去家园的故事。“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以此为指导,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认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并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生态环境的治理之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环境治理系统论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指出: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可重复性和普遍性。换句话说,规律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既不能被人创造,也不能被人消灭,只要条件具备就一定要发生作用,所以必须尊重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宏观层面如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具体层面如认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11],都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体现了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在要求人类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也强调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把握规律,并根据实践的目的,因势利导地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身实践活动服务。上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指导方法,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并利用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系统安排,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利用。

(三)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已成为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几乎全方位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上前所未有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之一,要求转变发展方式,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观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形成绿色发展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极强的要求,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等,这些要求细化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是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依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于对人类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思考和总结,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

(一)我国严峻的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模式”“中国奇迹”成为全世界关注、讨论的热点。但喜中有忧,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雾霾严重,河水污染断流,垃圾围城,毁林开荒,土壤污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立法、执法、宣传等层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环保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但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仍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短板,仍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二是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进一步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工作艰巨复杂。三是区域城乡统筹不均衡,产业转移带来环境压力加大。四是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地还不够,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社会风险,向政治安全领域渗透的压力上升。[13]

我国正处于生态环境治理的窗口期,如果现在不真正下决心、下大气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将来治理的难度会更大,风险会更高,对子孙后代的危害也会更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章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单列,正是基于我国严峻的环境现状,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的环境认识、高度的现实紧迫感和厚重的民族责任感。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其中“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14]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人民的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安全的食品、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优美的环境等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党的执政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这是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是对党执政提出的迫切要求。能否建成优美生态环境,能否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事关国家民族未来,也事关人心向背即党的执政基础。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5]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将其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这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福祉的重视。福建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思路和决策,如在全国率先谋划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狠抓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扎实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先见性地指出,“青山绿水长远看是无价之宝,将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16]在主持浙江省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浙江省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其发展纲领就是绿色生产方式,包括绿色产业、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等具体措施。为推进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他提出了“自然休养”、生态功能区划分和“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措施。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重要现实背景。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经历,体现了他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贯重视,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坚持和践行。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求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推动了经济的飞跃和文明的繁荣,但人类社会也付出了惨重甚至是难以挽回的环境代价。臭氧层遭到破坏,温室效应严重威胁低洼岛屿和沿海地带,森林面积减少,土地退化、沙漠化造成饥饿难民增加,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些生态环境灾难的背后是更加冰冷且触目惊心的统计数字:“在今天,由于人类工业经济的发展,地球上每天有5.5万公顷的森林被毁灭,每天有800万吨水土流失,每天有163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每天有5600万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每天有1500吨能吞噬臭氧的废气进入大气层,每天有12000桶石油被泄漏到海洋中,每天约1.8万吨垃圾从船上倒入海中。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环境灾难,我们的地球上每天有15亿人在呼吸被严重污染的空气,每天全世界至少有8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死亡。”[17]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更可知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及全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习近平总书记说:“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18]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强烈的世界意识、对世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强烈关注,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其中重要内容,“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世界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中国方案。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2017年,同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机构一道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人类破坏环境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宽广的历史纵深感;又是对人类未来共同命运的规划方案,体现了博大的世界胸怀和深邃的前瞻性思考。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