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史会来,平洪领,余方平,卢斌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 舟山 316021)
东方新糠虾(Neomysis orientalis)隶属于糠虾目(Mysidacea),糠虾科(Mysidae),新糠虾属(Neomysis)。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特别是沿海咸淡水海域尤为常见。东方新糠虾具有广温、广盐性;属杂食性类型,既可滤食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也可摄食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和箭虫等,是自然海区中许多鱼虾的天然饵料[1],同时也是多种经济海产鱼类(大黄鱼、石斑鱼、大菱鲆、牙鲆、东方鲀、真鲷等)育苗的活饵料[3-6]。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场每年利用养殖三疣梭子蟹的土池进行东方新糠虾规模化培养,效果显著。但是,采用室外土池培育东方新糠虾的方法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降雨后盐度的改变和消毒海水后漂白粉的残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现有的研究报道中,虽已有学者就部分环境因子针对糠虾种类进行了研究,如郑严等[7-8]报道了季节和水温条件下黑褐新糠虾的种群和生殖特点及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研究;颜天等[9]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TPTC)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对糠虾繁殖、生殖周期和种群的慢性毒性影响;Fockedey等[10]研究了普通新糠虾(Neomysis integer)的存活和孵化率与盐度条件的相关性;王金锋等[11-12]研究了水体中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和日本新糠虾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杨海萍等[13-14]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成活的影响;但尚未见有关盐度和漂白粉对东方新糠虾影响的研究报道。因此,该研究以东方新糠虾为试验对象,探讨了不同盐度和不同漂白粉浓度对东方新糠虾的急性毒性作用,旨在探究两者与东方新糠虾存活率的关系,为制定东方新糠虾土池规模化培养技术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试验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完成。东方新糠虾取自试验场三疣梭子蟹和糠虾混养池塘,系人为接种后自行繁殖苗种。采集时海水温度26℃,用80目网兜将东方新糠虾捞至室内7 m3的水泥池中暂养,每天投喂少量浓缩藻及丰年虫,每天吸污1次并换部分新水。暂养3 d后,随机挑选个体健康、大小相近的糠虾作为试验个体。经测量试验糠虾的体长为(0.66±0.07)cm。
盐度试验:试验在2 000 mL的塑料杯中进行,以经暗沉淀和沙滤后的自然海水为基础,加入自来水或者海水精配置成不同盐度(S),该试验共设置9个盐度梯度,分别为 0、5、10、15、20、25、30、35、40,其中0为纯淡水组,25为对照组,将S<25称为低盐度组,S>25称为高盐度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中东方新糠虾的数量为20尾。
漂白粉试验:试验在2 000 mL的塑料杯中进行,使用经暗沉淀和沙滤后的自然海水,利用常用水体消毒剂漂白粉配置6个浓度梯度(经预试验后选定),分别为 0、0.5、1.0、2.0、4.0、8.0 mg/L,其中 0为自然海水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中东方新糠虾的数量为20尾。
2个试验均在开始后12 h内每隔2 h观察一次糠虾的死亡情况,12 h后每隔12 h观察一次糠虾的死亡情况,采用肉眼观察以及用解剖针轻轻触碰观察的方法,以糠虾个体的逃避反应表示活力,挑出死亡个体,做好记录。试验水温为26~27℃,无充气。
1.3.1 成活率μ 成活率μ计算参照公式:μ=N1/N。式中,N为试验开始时东方新糠虾存活尾数,N1为试验结束时东方新糠虾存活尾数。
1.3.2 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 根据不同漂白粉浓度下东方新糠虾的累积病死率,利用寇式法[15]计算漂白粉溶液对东方新糠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
式中:LC50及各漂白粉浓度均以mg/L来表示;XK为最高浓度的对数;∑P为各浓度组死亡东方新糠虾百分比之和;d为相邻两组浓度的对数之差。
所得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描述性统计值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显著性水平设在P=0.05。
试验过程中,东方新糠虾在纯淡水中2 h内即已死亡过半,通体发白,侧卧,触碰无反应。其余糠虾也已表现出明显的死亡症状,体色变淡,触碰虽可轻微活动,但活力较弱,遂即在3 h左右全部死亡。东方新糠虾在盐度高于5的低盐范围内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但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试验进行3 d后,成活率均在80%以上。而高盐度组糠虾则表现不佳,绝大多数个体已死亡,其余大部分个体也聚集在烧杯底部,活力明显减弱(表1)。
表1 不同盐度条件下东方新糠虾存活数(尾)
盐度 编号 2 h 6 h 12 h 24 h 36 h 48 h 72 h 存活率/% 平均存活率/%30 3 20 20 19 17 15 14 12 60 63.33 1 11 7 0 0 0 0 0 0 352 12 6 0 0 0 0 0 0 3 10 7 0 0 0 0 0 0 0 1 6 2 0 0 0 0 0 0 402 4 2 0 0 0 0 0 0 3 4 0 0 0 0 0 0 0 0
不同盐度试验条件下,东方新糠虾存活率随时间变化趋势见图1所示。结果显示,随着试验的进行,东方新糠虾死亡数量逐渐增加,存活率随时间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比较各盐度组存活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盐度15~25各组存活率均很高,72 h存活率均在95%以上,3条变化趋势线几乎重合(P>0.05);35、40两组糠虾个体均在 12 h内全部死亡,存活率与其余盐度组差异均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5、10两组存活率显著低于 15~25各组(P<0.05),并显著高于 30~40 各组;而盐度为 0的纯淡水组,糠虾个体实际在3 h左右即已全部死亡。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因子对东方新糠虾的存活有着显著影响,东方新糠虾对低盐的耐受能力要显著强于对高盐的耐受能力。
图1 不同盐度条件下东方新糠虾存活率随时间变化趋势
根据预试验结果,设定5种不同漂白粉浓度(0.5、1、2、4、8 mg/L)对东方新糠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浓度0 mg/L为自然海水对照组。
试验结果显示,东方新糠虾对漂白粉的急性毒性非常敏感。在不同漂白粉浓度下,漂白粉浓度越大,对东方新糠虾产生的毒性影响也越大,东方新糠虾半数致死的时间也越短。而漂白粉浓度为0.5时,72 h时东方新糠虾病死率为28.33%,虽有部分东方新糠虾个体出现体色变淡、侧卧现象,但轻轻触碰后仍可快速躲开。漂白粉浓度为8时,2 h内东方新糠虾病死率即达到12%,更是在12 h时全部死亡,通体发白,触碰无任何反应。经计算,漂白粉对东方新糠虾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639、1.149、0.812 mg/L,安全浓度为 0.065 mg/L(表3)。
表2 不同浓度漂白粉对东方新糠虾死亡数的影响 尾
表3 漂白粉对东方新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盐度是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盐度对不同水生动物的影响不同,对糠虾的影响也依不同品种而有差异。陈迪虎等[16]在盐度变化对糠虾成活率的影响研究中,表明盐度25为安全浓度,盐度30则会对糠虾成活率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盐度逐步淡化到0.1会显著提高成活率;而杨海萍等[14]在盐度对黑褐新糠虾成活的影响研究中表明,黑褐新糠虾的病死率和盐度呈正相关关系,盐度5~30时病死率较低,盐度35以上病死率较高,45以上黑褐新糠虾基本全部死亡,整体表现对低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该试验中,在盐度高于35的高盐度环境下,东方新糠虾在6 h内病死率即可达100%,而杨海萍等[14]的报道黑褐新糠虾在盐度35时48 h仍保持70%左右的成活率,盐度45时才会全部死亡,两者结果存在明显不同,表明东方新糠虾对高盐的耐受能力要显著弱于黑褐新糠虾。该试验结果表明东方新糠虾对低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这一结果也与陈迪虎等[16]、杨海萍等[14]的报道结果相似。
漂白粉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水体消毒剂,其对于杀灭水体中有害生物、病原菌等有着极其有效的作用。漂白粉在水中形成的次氯酸能够透过细胞膜,破坏病原菌包内蛋白质的活性,杀菌效率高,杀菌谱广。浓度使用不当,不仅可以杀灭病原菌等有害生物,对水体内的养殖生物亦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7-19],生产上推荐使用的质量浓度一般为1 mg/L[17]。东方新糠虾的高密度培养是在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混养土池的基础上进行,主养品种梭子蟹和日本对虾一旦发生纤毛虫或者其他等病害,往往采用一定浓度的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当需要泼洒漂白粉来进行水体消毒时,该试验结果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来指导泼洒漂白粉的浓度,配合着适当增换新水,做到既能杀灭病原菌的作用,又不至于对东方新糠虾产生毁灭性的毒害,进而影响高密度培养的效果。
该试验结果表明,东方新糠虾对低盐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这与其广泛分布于河口、岸边等咸淡水海域的生活习性相吻合,进一步证明其是一种河口性糠虾品种。该试验研究结果对于制定东方新糠虾土池规模化培养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