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9-02-18 06:28聂超锋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互联网+

聂超锋

摘 要:现阶段国内的高职教育正处在改革的重要阶段,伴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渗透与发展,传统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需求。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将现有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以及生产要素进行优化与整合,并通过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出全新的经济生态系统。而高职的物流管理专业要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到与时俱进并进行创新与改革。鉴于此,本篇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學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然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相对较晚,人才培养质量有时难以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物流人才的短缺制约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思考与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互联网+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着重强调:“必须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工作,以及学校工作集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当中,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优化,将强化高职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因此,高职院校肩负着面向社会、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培养大量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用。如果想要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对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突破与创新。、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技术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在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物流教学的环节甚至还发生了严重的滞后现象,加上师资力量的匮乏,不但影响了整个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进度,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不但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化给出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为了能够打破传统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高校就必须要做好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创新,并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强化高职院校的专业水平。

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上没有凸显特色

通过对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网络调研和对国内部分标杆院校的实地调研,以及对陕西省同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近几年招生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数是培养从事物流运作管理及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或高级复合型人才,大同小异,没有突出本校的特色,也没有结合区域经济特点。类似的专业定位,难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长,加大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难度,也加大了学生就业压力。

2.2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制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设置培养目标的时候,部分院校未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特点、学校和专业的自身优势,导致培养目标趋于一致,缺乏亮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未充分关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特点,多以教师长时间的灌输讲授为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严重不足,对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从而影响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方面,核心课程的考核仍以闭卷考试为主,强调知识点的记忆,弱化了专业技能的考核,考核方式改革效果不明显,也有部分选修类课程以报告、论文、课程总结、方案设计或其他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但大多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缺少对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制约创新人才的培养。

3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用

3.1 新型教学思路的构建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互联网+的结合,需要抛开传统的教学思路,探索新的形式与方法。首先要将课堂翻转体现出来,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让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教师在课堂应该更多的发挥引导作用,用问题将课堂的内容串联起来,然后通过互动和答疑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学习能力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本身的课堂内容较为枯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需求,所以要不断的探索新型教学思路以互联网加为基础,开展相应的教学内容。互联网+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拓展,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前的预习中,学生可以更加形象与生动的了解到相关内容,一些课堂的疑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这些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而言都是极大的优化。

3.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动手能力的检验,是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面,高校一方面要重点建设校内实践平台,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促进“教学、产业、科研”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根据“共同培养、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引进多方企业资源实施合作培养,并签订相关协议,保证实习基地的相对稳定性。例如,要与大型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企业定制班、专业实习、学生就业、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各年级学生可以有计划地去企业进行实习,企业则根据需要定期到学校招聘实习生和毕业生。

3.3 培养师生科学使用“互联网+”的资源,落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改革

将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成一个智慧化、功能化的教学环境后,教师也可以将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内容,融入物流管理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分享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将020教学和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以及实践课程进行重新组构,同时教师也要对该模式的施行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与关注,这样有利于及时地修改和经验的总结。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之后,也要交易地学生的学习模式进行调整,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教师在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好引导与课堂的组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物流管理创新与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而且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也存在一定的脱节。基于这种情况,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当前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有效的结合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调整教学的思路,同时全方位的评价学生,让学生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这些都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荣花.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8(09):50-51.

[2]李贤淑.“互联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发展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8(21):160.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互联网+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预测实验教学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