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柳华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初中语文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传统文化的培养,尤其是在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但是,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无法突破传统的“串讲串闻”教学方法模式的瓶颈,使教学效率逐渐下降,无法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真实价值,因此,本文探寻出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此来更好的激发学生自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策略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如何创新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与热议,在这种形势下,学校的初中古诗词教学水平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教学目标的开展,无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要加强初中古诗词教学工作,不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挖掘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传统的魅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个人修养发面的内容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在现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初中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践行者其个人修养方面的加强与完善,对其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一系列先进思想的流传,也和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切实的帮助初中生树立更加健全的三观和人格修养,加之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也为初中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并且在现今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与发展,若能更加完善其发展,将对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更加高效的帮助[1]。
二、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化策略
古诗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开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情感的表述在诗词的字里行间展露词的教学是依托我国悠久[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传统文学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情境上都与我们的生活相差甚远。所以对于文化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讲,在理解文学和传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感受到其中的历史文化底蕴,就要将情境还原,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这样可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对审美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些主角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明白: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后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接着让学生用感情进行诵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的领会诗的意境,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验古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吸收更多的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和继承,利于学生在今后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古诗词的背景通过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来,例如:在《孟子》中提倡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让学生明白正义者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人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使学生也可以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另外,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使用,将相关内容的图片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该句子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可以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吸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古诗词课程它是一门非常丰富的课程,在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的联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受语文古诗词中所具有的乐趣[3-4]。例如,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传统文化古诗词手抄报活动,以端午情作为主题,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些都可以作为手抄报的题材,其对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均具有显著作用。另外,教师可以按照《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开展类似的活动,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相关的古诗词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使古诗词更加枯燥乏味,学生极易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传统文化合理的融入在古诗词教学中,深入浅出,联系古今,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更加直接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超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3):15.
[2]彭佩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语文课内外,2018,(22):61,104.
[3]汪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2):152.
[4]陈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探究[J].读书文摘,2017,(14):241.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