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涵冕,郑兴明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文化的集中体现,自古以来都被重视。关于家风的培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到:“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对于如今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的中国来说,加强农村的良好家风培育对农村乡村振兴的实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
家风对人和社会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良好家风是实现淳朴民风的保障,良好家风的培育有利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时也对建设文明乡村和打赢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起着重要作用。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养所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围,蕴含了一个家族的道德文化,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美德。良好家风以其强大的感染力约束人的行为、端正人的思想、规范人的作风。因此,培育农村良好家风有利于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改善农村的不良风气,从而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同时良好家风也是先人留给后辈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加强农村良好家风的培育,将本就存在的农村大家族的良好家风沿袭下来,不仅促使农村家庭在和谐、文明的氛围中不断发展,也夯实了农村思想底蕴。可见,良好家风有利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发展繁荣农村文化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2]就农村的发展而言,培育农村良好家风有利于农村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从而对文明乡村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家风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营造农村良好的家风,才能推动农村良好风气的形成。“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良好家风有助于农村形成文明的民风,同时也能促进文明乡村的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而在脱贫攻坚战中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也同样重要[3]。在如今的小家庭时代,精神脱贫可以以家风为入口,以优秀的家风来引导人的思想,以良好家风促进乡风文明。如海南省定安县开展“良好家风助脱贫”活动,以“乡贤”为榜样,弘扬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来助推脱贫攻坚战。培育良好家风,引导村民从精神上先脱贫,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农村的精神文明正在不断提升,良好家风的发扬和传承也受到重视。但是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基层管理也不够完善,因此,当前农村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存在着诸多问题。
农民多以耕作为主业,大部分农民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于一些完全以农作物谋生的农民家庭来说,他们首先迫切需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改善生活条件。因此,这一部分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就视而不见[4]。在这种文化素质缺失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显得比较简单粗暴,“家风”这个词汇对于大部分农民家庭来说概念陌生。同时,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青年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使得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最具创新力的青年人大量外出,使得农村留守人口的创新能力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青年人与农村文化的脱节问题,加之农村优秀文化的断裂现象,导致农村的优秀文化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家风培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随着农村地区“离农”趋势的日渐发展,青年人大量进城务工也导致农村大部分家庭结构不完整,子女的教育多依赖学校和家中的老人,存在明显的弊端。
家风在传统的大家族中被尤为重视,优秀的家风是在几代人良好的言行举止中不断传承积淀而形成的,因此,传承性是家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庭结构和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大家族模式逐步被核心小家庭所替代,小家庭脱离了大家族家长制的束缚,对家风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有的家长也缺乏家风的培育意识,因此,良好的家风家训在现代的核心小家庭中正被慢慢淡忘。与此同时,农村本就存在的家风文化也开始日渐衰弱,农村传统大家族中的家风、家训等优秀家庭文化的传承显现出日渐凋敝的迹象,这无疑对农村良好家风的培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人们对于农村文化不再信仰和崇拜,对良好家风的培育意识也日渐淡薄,农村家风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其生存的空间,甚至面临着中断的危险。
我国古代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耕读文化在农村社会中根深蒂固,农村的良好家风培育必然基于农耕文化之上。但如今农村文化开始逐渐远离朴素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村文化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村的古村落也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中逐渐消失,这使得乡村大量的古建筑、传统工艺等文化物质载体被摒弃,传统价值观的解体也更加彻底。同时,随着大量农民从农村进入城镇,造成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大量流失,并且进入城镇的农民大多都急于摆脱农民身份,不再崇尚乡村文化,最终导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流失,也导致农村家风的培育缺失了农村文化载体的依托。
建国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与社会体制。因此,农村相比城市各方面都相对落后,尤其在城乡文化供给方面。在“工业优先,城乡分割”的发展模式下,城乡差距日益严重,城乡公共文化供给不平衡,从而导致了乡村的经济、文化发展都落后于城市。虽然我国近年来已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等目标,但因城乡发展的基点不同、条件不同,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城市的经济繁荣不断吸引着农村劳动力,导致大量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农民工群体也随之出现。但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导致产生了“户籍”问题,形成了一种隐形的城乡壁垒,农民工群体由于身份问题在福利、社会救助、子女教育等方面无法完全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农民工群体也因户口问题把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又产生了农村地区的家庭问题。
家庭结构的变迁对于家庭职能以及家庭的意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家庭由于受到宗法制的影响,十分重视血缘,家庭多以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形式出现,因此,大家族中人口众多,同时家族中每个人都互相熟识,交流密切,并且家族中的每个人都承担着家道兴旺的重任,这使得整个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较强,因此,也对家风的传承十分重视。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大家族模式逐渐瓦解,家庭规模由繁变简,大家族逐步演变为只有父母和子女的核心家庭模式[5]。在现代社会中,核心小家庭多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相比大家族来说人口较少,缺少传统大家族森严的等级制度,优秀的家风难以在小家庭中凸显出来。同时,小家庭成员也无需承担家道兴旺的重任,因此,也缺少大家族对于家风家训的崇敬精神和培育意识,因此,对于家风的传承以及培育问题也日趋淡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文化也在全球化的大势之下相互交流和借鉴。虽然多元的文化满足了人们的各种精神需求,但也导致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传入中国,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年轻群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十分严重,他们乐于追赶潮流,一部分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较为薄弱。同时,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也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农民开始逐渐背离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城镇打工、经商,由此导致农村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有所滋生,村民对自己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有所下降。一些低俗文化、庸俗文化和媚俗文化也给农村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农村原本的乡土气息逐渐消失,从而出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
农村家风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农村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主流文化结合的成果。农村家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基层政府和学校的通力合作。[6]
首先,加强网络媒体的引导力,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此助力农村良好家风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既是营造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保障,又是培养良好家风的现实需要。因此,网络媒体作为新时代必不可少的传播方式,对于良好家风的培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同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积极开放的交互平台,因此,网络媒体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一个重要途径。2014年春节,中央卫视推出采访节目《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与此同时新浪微博、搜狐新闻、腾讯等众多网络媒体都进行了实时转播和讨论。[7]通过这种宣传,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家风”也因此受到了群众的热议和关注,广大网民也都争相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家风”。这不仅反映了媒体对价值导向的重要性,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农村良好家风的培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加强社会媒体在培育优良家风建设中的引导力,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农村良好的家风培育。
其次,通过整个社会的通力协作,营造崇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并以此树立正确的家风观。整个社会应该积极宣扬报道正能量新闻,对丑恶事件进行严肃批判,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央视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想要在农村养成良好的风气则可以通过基层自治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新乡贤”等评选活动,通过宣传“新乡贤”以及“文明家庭”来鼓励村民学习优秀家庭,带动农村形成一个崇德向上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树立正确的家风观。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联合村民、基层自治组织、政府等各方的协作配合,对农村破败的祠堂、古建筑等进行修缮,延续农村修史的传统,以此发挥祠堂对于整个家族的凝聚作用,从而激发农民重拾家风的意识。
最后,注重社会教育,联合农村社区普及家风教育知识。[8]社会教育渗透于各个行业、各个年龄阶段,因此,社会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良好家风的培育也离不开社会教育的助力。同时,农村社区是村民经常活动的场所,其环境对村民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进行农村良好家风的培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社会教育,多开展家风家教活动,宣传农村传统的家风文化。在开展活动时,应密切联系农村的文化特点,例如通过组织村里有文化底蕴的老人带领中小学生一起参观村中的古迹,对年轻一辈诉说农村的历史,了解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年轻一辈明白为什么要培育良好家风。同时,将农村社区收集的家风文化资料进行整理,通过黑板报或者情景剧的形式对村民进行宣传,以此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带动农村家风的培育风气。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建设乡村图书馆、组织乡村小剧团等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提高村民娱乐活动的水平,改善乡村的不良民风,以此消减农村因民风不济带来的迷信、赌博等乱象。
首先,乡政府应制定有关培育良好家风的乡规民约。乡规民约是在乡土社会中产生的,它是通过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对村民的行为起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作用。因此,在乡村良好家风的培育过程中,乡规民约的作用不容忽视[9]。关于农村民风不济的问题,如村民聚众赌博、封建迷信等,就需要基层组织制定相关的乡规民约来约束村民的行为。对于乡规民约的制定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制定出一套适用于农村村民的行为规范,将家风内容纳入乡规民约中去,以此达到规范村民行为、改善农村不良风气的目的。
其次,发挥政府以及村委会的引导作用。在农村良好家风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和村委会干部应做好人民群众的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家风是一种德行传承,党员的家风不仅关系着党风、还是连接政风、影响民风的根本风尚,同时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观感。因此,培育农村良好的家风应由党员干部带头,这也是一个党员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对于农村良好家风建设,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加强家风建设,要做到“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且要求家庭成员作风正派,行为端正,弘扬清正家风,以此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10]。
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农村乡风建设,开展乡风教育。良好家风培育离不开良好的乡风建设。农村因村民比较集中的聚居模式将乡村民间文化较好的保留了下来,因此,基层政府应深入挖掘优良乡村文化的价值,从中总结出优良的乡风文化并组织开展乡风教育,将优秀的乡风传承下去,用优秀的乡风来带动家风的培育。同时村委会还应该积极组织相关活动,通过选拔本村的“文明家庭”、“新乡贤”等形式来树立优秀道德榜样,并收集文明家庭的优秀事迹以此来号召村民向文明家庭学习,践行良好家风[11]。同时还要完善奖惩机制,对于村委会所评选出的道德模范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激发村民向优秀家庭学习的热情。
首先,学校应重视国学教育,培育学生的慈孝思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同,学校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教育总体来说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因此,加强学校的国学教育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开设传统道德文化的相关课程,如“孝贤文化大讲堂”等,通过对《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国学的学习来培育学生的慈孝思想,让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自身人文知识的提升。而家风也是国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学校开设国学课程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加强良好家风的培育意识,让学生在古今碰撞中增强对家风的兴趣,增强对优秀家风的认同[12]。
其次,建设崇德的校园环境。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文明校园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良好家风培育上,校园的环境设计也可凸显出其教育性,如树立“乡贤”雕塑、悬挂家训标语,设立“家规家训”展示墙,将好的家规家训编录成册、修建文化馆等方式来充分展示家乡的家风文化从而达到影响学生的效果[11]。除了对学校环境的改造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家风文化知识竞赛,“校园道德模范评选”,“晒家规家训、讲我家故事”等活动,并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嘉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最后,学校应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切感知家乡文化。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让学生亲身感知的效果要远胜于课堂说教。所以学校应积极联合基层组织,多渠道开展关于家乡家风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参观当地文化馆等活动[13]。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知良好家风,并以良好家风为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农村良好家风培育是一个长期、艰巨的教育过程。所谓“家风正,则民风淳”,可见农村家风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农村良好家风培育,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家风培育路径,以此增强农村文化底蕴,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以良好家风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