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化学防治试验与农药残留检测分析

2019-02-18 05:09:02曹慧王明朱建军宋冬波李章宝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6期
关键词:咪鲜胺桑椹菌核

曹慧 王明 朱建军 宋冬波 李章宝*

(1.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410127; 2.澧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415500)

近几年来,桑椹因其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乌发、防止血管硬化和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等多种独特功效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我国各地果桑栽培迅速兴起,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尤其是旅游区及城市周边果桑采摘体验园数量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也呈上升趋势,且逐年加重。据调查,湖南省大部分果桑园如不及时防治,栽培后第一年桑椹菌核病发病率在5%左右,第二年10%~15%,第三年30%~50%,第四年达80%以上,基本毁灭。有油菜的区域发病率更高,危害更快更重,损失巨大。桑椹菌核病已成为制约湖南省果桑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是桑椹菌核病的优势种,该病在我国大部分桑树栽培地区均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是桑椹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目前,控制该病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化学防治。因此,我们在实验室筛选出有效药剂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在澧县试验示范基地果桑园采取不同农药品种及农药组合进行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大田防治试验及桑椹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桑椹食用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果桑园: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澧县试验示范基地6年生果桑园0.2hm2。

供试果桑品种:果桑大10 ,栽植密度为2.0m×1.0m。

供试桑椹:2018年4月25日采摘各农药防治区成熟桑椹。

供试农药: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50%腐霉剂可湿性粉剂,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 25%咪鲜胺乳油,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丙硫唑悬浮剂,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大田药剂喷雾防治

2018年大田药剂喷雾防治设置6个处理,A :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B: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C: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0倍液,D: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0倍液,E: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F:10%丙硫唑悬浮剂500倍液。

每个处理区选择连续10株果桑,设置3次重复,各处理区随机排列,分别在桑树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3次对供试果桑的果、叶、枝进行均匀喷雾至滴水为止,用清水处理作对照区。

2019年大田药剂喷雾防治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I: 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II: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0倍液,III: 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组合。

I处理、II处理按2018年大田防治方法进行,III处理在桑树始花期用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喷雾,盛花期用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组合喷雾,末花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防治,用清水处理作对照区。

1.2.2 药剂防治效果调查

当田间发现病果时即开始调查,每个处理选择有代表性的3株桑树,每株桑树选择有代表性的4根枝条分别标记,定点调查总果数和病果数,每次调查时都将病果摘除集中处理,每3天调查一次,直至果期结束,统计计算桑果发病率和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校正防治效果。

发病率(%)=(病果数/总果数)×100%

校正防治效果(%)=[(对照区发病率-防治区发病率)/对照区发病率]×100%

1.2.3 桑椹农药残留检测

桑椹农药残留检测委托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检测,检测方法按GB/T20769—2008方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中结果可知,除处理F外,其它药剂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校正防效达83.3%~100%,其中以2018年E处理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2019年I处理 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和III处理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组合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到95.6%~100%。

表1不同药剂防治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处 理总果数病果数发病率(%)校正防效(%)2018年A多菌灵494428.583.3B甲基硫菌灵407348.483.5C腐霉利477357.385.7D菌核净413256.188.0E咪鲜胺57620.399.4F丙硫唑58512321.058.7CK56428750.902019年I咪鲜胺55300100II菌核净464275.884.9III咪鲜胺+菌核净40871.795.6CK50719538.50

2.2 桑椹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2018年4月25日采摘各农药防治区成熟桑椹,按GB/T20769—2008方法进行桑椹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见表2。GB2763—2014中没有桑椹农残标准,因此,桑椹农药残留标准只能参照GB276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的鲜食水果农残标准对比。

从表2中结果可以得知,甲基硫菌灵、咪鲜胺、腐霉利的残留均未超标,而多菌灵的残留严重超标,达到17.2mg/kg,是0.5 mg/kg标准的34.4倍(GB/T20769—2008内没有菌核净和丙硫唑的残留检测方法,故这2种农药没有检测)。

表2 桑椹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大田药剂防效试验所用的农药是在实验室筛选出能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药剂基础上选择的,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及组合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018年E处理和2019年I处理及 III处理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到95.6%~100%,可以作为大田防治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参考方法。E处理咪鲜胺属咪唑类高效、低毒、广谱型杀菌剂,具有快速渗透、吸收传导、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子囊菌病害有特效,湖南地区首次在桑树上使用,效果非常好,而多菌灵等药剂已使用多年,病原菌可能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所以防效差一点。为了延缓该病病原对咪鲜胺的抗药性,保持防效,选择两种不同种类的杀菌剂组合交替使用,可能是最优选择,因此III处理是控制该病的适宜方法。大田药剂的防效还与防治时间及防治时天气密切相关。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最佳防治适期是桑树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在最佳防治适期内选晴天对果桑的果、叶、枝进行均匀喷雾防治,若遇连续雨天,则选停雨间隙防治,喷药后至少保持2h内不下雨,若喷药后即下雨则要补喷,也不能推迟时期防治,否则防效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雨和喷雾都会造成少量桑椹青果未授粉而枯死,枯死果不计入病果数,也不计入总果数。

通过桑椹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分析,GB2763—2014中没有桑椹农残标准,只能参照GB2763—2014中的鲜食水果农残标准对比,甲基硫菌灵、咪鲜胺、腐霉利残留均未超标,而多菌灵残留严重超标,达到17.2mg/kg,是0.5 mg/kg标准的34.4倍,这可能与多菌灵的多次高剂量使用以及其特性具有内吸性和不易被降解等因素有关。因此,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防治应避免高剂量、多次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要尽量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且要在一定安全期内停止用药,防止桑椹农残超标,确保桑椹食用安全。

猜你喜欢
咪鲜胺桑椹菌核
桑椹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世界农药(2022年8期)2022-09-02 09:18:18
桑椹(外一首)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14
桑椹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实验研究*
贵州科学(2021年3期)2021-07-09 12:19:28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2021年1期)2021-03-12 06:33:3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咪鲜胺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
桑椹提取物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