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德炳
(四川省达州市巴西山传承集团巴西山记忆茶叶公司 635099)
中国西南部是茶树原产地,四川是茶的故乡。自《僮约》中出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的文字之后,《华阳国志》中记有“园有芳蒻、香茗。”“峨山多药萆,茶尤好,异于天下。”“涪陵郡出茶”“什邡县,山出好茶”“南安、武阳皆出名茶”。能有差别地标明出茶、出好茶、出名茶,表明崇州人常璩是知茶的。《茶经》中记有“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下”。参考《大唐六典》: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全国10个道的贡赋中没有列茶。茶叶作为大宗消费品,初唐时正方兴未艾。《膳夫经手录》:“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杜佑801年撰《通典》记事止于天宝末年,卷六记有:安康郡贡茶芽1斤;夷陵郡贡茶250斤;灵溪郡(湖南龙山县)贡茶芽250斤。故唐代贡茶当始于天宝年间(742—755年)。《新唐书·地理志》所列土贡贡茶的17个州郡有“雅州芦山郡,土……贡茶”,其时间当在代宗大历五年至德宗贞元十六年(770—800年)建顾渚贡茶院期间征纳的贡赋。时蒙山茶或蒙顶茶品质声誉正初显露。《元和郡县图志》(813年)最早记录蒙顶茶:“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唐国史补》(825年)则更明确: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膳夫经手录》(856年)印证了此说:始,蜀茶得名蒙顶也。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竟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巿,岁出千、万斤。虽非蒙顶,亦希颜(罕)之徒(物)。今真蒙顶有鹰嘴、芽白茶。供堂亦未尝得其上者,其难得也如此。贡茶与“诗颂”几乎是同时的,元和以前的唐诗还沒有吟颂蒙顶茶的。刘禹锡元和初被贬郎州,十年后回京,作《戏赠看花诸君子》复贬连州。其《西山兰若试茶歌》:“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作于被贬郎州或复贬连州时。韦处厚元和元年进士,《盛山十二首·茶岭》作于开州任上:“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千丛因此始,含露紫笋肥”。此二首是吟蒙山茶最早的诗,可证元和以来,蒙顶茶与皇家贡院的茶被相提并论。
毛文锡《茶谱》记录了一则故事。梗概是以蒙顶茶为载体,寓意佛道相争,而道高一筹。故事凸显了蒙顶茶具有仙丹般的妙用:“若获一两,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一病僧听从一老者言,获一两余,服未尽而病瘥,貌若三十余,眉发绿色。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
陶谷《茗荈录》中记:“吴僧梵川,誓愿燃顶供养双林傅大士。自往蒙顶采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圣杨花、吉祥瑞共不踰五斤,持归供献”。佛门修行,用珍贵难得的灵应之物奉献尊者,本与世无干。但吴僧梵川选撷蒙顶茶,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其行为与毛氏所记蒙顶茶的故事有关联:这是蒙顶茶声誉远播的回馈。
孙渐的《智矩寺留题》辑录在清赵懿编纂的《名山县志》,是与毛氏蒙顶茶传说故事有关而值得研读的五言古体诗。诗碑是1114年孙渐门生,时名山知县张刚中所立,碑跋:“都转孙公,眉阳之士也,德行纯古,文章妙绝。以雅州上幕行,按诸邑,每探幽寻胜,莫不寓意风骚,皆雕玉镂冰,尽一时之美”。孙渐绍圣(1095—1100年间)任温江知县。然诗序云:余莅任斯土,每采贡茶,必亲履其地……因蒙山茶攸关贡品。故诗人可能已升迁雅州,诗作于政和四年之前。其诗云:“……继登凌云阁,倚栏眺茶圃。昔有汉道人,薙草初为祖。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满蒙顶,品倍毛家谱。紫笋与旗枪,食之绿眉宇……”。从语句上理解,蒙顶茶圃是汉道人肇始的,然所据为何?只能猜测。孙渐是四川眉山人,熟知毛氏《茶谱》蒙顶茶的故事,而其每探幽寻胜,莫不寓意风骚,皆雕玉镂氷,尽一时之美。表明有文人浪漫张扬、求全求美的性格,而缺乏史家的严谨。道教兴于东汉,联想借蒙顶茶宣扬道略胜释的故事,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夸张的手法,是可以理解的。(他是不可能想到,后世会借汉道人的“汉”字,来定位蒙顶植茶的时间)。孙渐附庸风雅的描写,令今人常会错意的还有:“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语序和意思明显,蒙顶茶种是来自福建建溪。为什么会有此说?如果知道“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的含义,就不会奇怪了。这是因为唐代在江苏宜兴与浙江湖州间的顾诸置贡茶院,宋代在福建建安即今之建瓯县的建溪置北苑贡茶院。时皇室、官家、文人士大夫皆以得建茶为荣,连宋徽宗亦著《大观茶论》赞建茶。时尚如此,孙渐附庸风雅借炫耀建茶来比喻蒙顶茶,故有此说。无独有偶,万源石窝场古社坪有宋大观三(1109)年的摩崖石刻,记载元符二年(1099年)邑人王雅“引种”建溪茶的实例《紫云坪植茗灵园记》,其中有:“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茶种是否来自建溪不重要,重要的是炫耀有得到建溪茶、那怕只是得到种子的能耐,这是时尚风气使然。
在碑的正上方,应刻文是:(淳熙戊申)敕赐普慧妙济菩。但仅刻“广运之宝”的印章,用“文列于后”代替,好似立碑者在忌惮什么。左右楹联:“行归露井灵光灿,手植仙茶瑞叶芬”突出了“仙化”的概念。碑正面三分之二的空间是祖师像,胸前有象征“手植”的仙茶。从碑的布局理解,立碑者的用意已然。
图1 《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碑文
碑文中“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第一个逗号点在现字前后均不当)。译成白话就是:祖师是西汉出现的,是吴氏子孙,法名理真(吴理真这个名字,南宋之前文献中从没出现过,按理,似乎还应列一个俗名)。
碑文中“自领表来,住锡蒙山。植茶七株,以济饥渴”。表明了来处、身分,植茶是为己或济人饥渴。陈椽先生1988年,在《名山茶业志·序》中有一段话:“西汉时,有僧自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说明蒙山种茶比岭表迟。名山茶史之初,有待于今后再发现其它历史文献才能确证”。先生此时已修正了1982年版《茶业通史》中对蒙山植茶史料的认识。据文而言:“住锡蒙山”是适于禅林之人的语句;知“饥渴”,当思食人间烟火,而植茶七株怎能“以济”?所以,是为“仙化”蒙顶茶作的铺垫。
碑文中“元代京师旱,敕张、秦枢密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倾,沛泽大通”。这段文字是《行状》作者介绍高宗时期(1141—1142年)的故事。绍兴中京师的祈雨事件,正史中查不到,四川地方史中也没有“甘露祖师祈雨”的记载,仅见于此《行状》,其真伪可疑。目的仍是为“仙化”蒙顶茶作铺垫。
“一日,峰顶持锡窠井,忽隐化井中,侍者觅之,得石像,遂负井右,建以石屋奉祀。时值旱魃,取井水霖雨即应。以至功名、嗣续、疾疫、灾祥之事,神水无不灵感,是师功德有遗之故也。故邑进士喻大中奏师功行及民。宋孝宗敕赐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遗像、旹”。《行状》内容的主要文字,不象第一句生涩拗口,而是行文流畅,叙述清楚。作者心思缜密,先介绍“祈雨”故事,“师”再隐化,接受奉祀,显灵济民。再由邑进士喻大中禀奏朝廷,孝宗敕赐,达到“仙化”蒙顶茶的目的:师是西汉时出现的,七株茶树是师手植,师能显灵济世。请特别注意《行状》文末!“宋孝宗敕赐(敕封怎这样行文?)”内容:“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遗像”;“旹”(旹即时。《礼记》云:礼,时为大,顺次之。)。如此强调封号、遗像、立碑的礼是宋孝宗敕赐的,是什么用意?而又不敢把敕封的名号刻在碑正面;再者,遗像与封号相配吗?
“绍熙三年(1192年)二月二十六日勒石于名山县蒙顶山房。”《行状》最后书年月日而未书姓名。能在蒙顶山制作贡茶的寺庙旁,且是为皇上敕封的菩萨主持立碑(平庸之辈也去不了),是体面而荣耀的事,主持人居然不署名!《行状》作者亦不方便署名,是顾虑修改了圣谕:“菩萨”改为“祖师”;增加“灵应、甘露”,或是本就没有圣谕,而特别注明“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遗像”是皇上敕赐的,并用大礼,以给观礼的贵宾、信众、乡民场面上的交待。旧时为文,遇帝讳要避忌,书圣谕、圣旨要顶格。此碑布局敕封文字不放在碑正面,而刻于碑后《行状》内容正中上方,借《行状》“仙化”蒙顶茶的构思效果就出来了,后世观瞻,第一印象就是“祖师手植仙茶”,而不是拜谒“普慧妙济菩萨”。
做好青年工作的重点,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1]唯有党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指导得到了保障,青年的成长发展才能走上正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多次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金石苑》卷六记载:“石碑在名山县蒙山顶上,有蒙泉,一名甘露井。后汉神僧理真化身入井,其徒追求之,至井底得石像,与僧俏,即山所奉甘露祖师也。井水清甘,井面终年覆石,揭去即大雨。此碑未知何人所勒,但书年月日而不书姓名”。这段话是刘喜海任四川按察使期间,拓录《行状》碑内容时的见解:因知道西汉无僧,又不能擅改文物,故记为“后汉”,称“神僧”是应证了甘露井,揭去覆石即大雨,不解自然现象而称“神”。读到此,参照《行状》内容似乎有些明白了:此自然现象正好有助于蒙顶茶仙化所用。
皇帝敕封,正史应有记载;地方更应作为大事件记入正史、野史、官吏扎记等,至今还没有新的发现。《四川总志》及清代版本的《四川通史》《四川通志》等记有四川的历代道德高僧、道长,却没有宋孝宗敕封的普慧妙济菩萨,仅《舆地纪胜》抄录了《行状》中的说法。
《杨慎记》云:“名山之普慧大师,本岭表来,流寓蒙山。按碑,西汉僧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陨化为石像,其徒奉之,号甘露大师。水旱、疾疫祷必应。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邑进士喻大中奏师功德及民,(1188年)孝宗敕封甘露普慧妙济大师,遂有智矩院(敕封后重修智矩寺,1192年毕,勒石于蒙顶山房,改智矩寺为智矩院。至此,“仙化蒙顶山茶”的目的似乎明朗:官办或僧办贡茶。),遂有四月二十四日,以隐化日咸集献香。宋元各有碑记,以茶利由此兴焉。(以下当是前文注解)夫吃茶西汉以前其名未见,民未始利也。浮屠自东汉入中国,初犹禁,民不得学。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学问渊博,老家距名山、蒙山不远,熟悉蜀中掌故,质疑中的,切中要害。
为什么要仙化蒙顶茶?事隔千年,刨根问底,就只能从事件前后相关背景、旁证中找寻线索了。
唐人评价蒙顶茶是“蜀之最”,在众多名品中“号为第一”,与皇家贡院的“紫笋茶”相提并论而略胜。到了宋代声誉则远逊于“建茶”。蔡襄督造贡茶著《茶录》后,建茶声誉更盛。
早在至和年间雷简夫任雅州知府时,即意欲振兴蒙顶茶,曾亲自督促采制蒙顶茶送给梅尧臣品鉴。梅尧臣在《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诗中云:“……蜀荈久无味,声名谩驰骋。因雷与改造,带露摘芽颖。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顷。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倏然乃以赠,蠟囊收细梗。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雷太简冒昧送来的蒙顶茶虽好,但朝廷上层官员不认可,“诚不幸”也。梅尧臣无力推荐,“得之似赘瘿”,奈何哉。
1107年宋徽宗著《大观茶论》,1182年《宣和北苑贡茶录》刊印,其它多部与建茶有关的茶书亦相继面世,贡品建茶如日中天,盛极一时。而川茶则是朝廷的战略物资:熙宁七年榷禁川茶西北易马。神宗元丰四年七月十二日颁旨: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重申原诏。大观二年十月七日颁旨:熙河、兰湟路以名山茶易马,不得它用。恪守神考之训,定为永法。 政和年间,蒙顶茶虽仍有采制入贡(见孙渐诗序),但再要为皇室、上层官员所宠,只有另辟蹊径了。
因此,仙化“蒙顶茶”目的明显:“再造川茶品质声誉”。仙化蒙顶茶是皇家的意思?或许是,但不确定。
据《孝宗本纪》:乾道己丑(1169年)罢诸州私置税场;减四川茶课十五万余缗;淳熙初(1174年),曾严禁茶叶入番;淳熙四年秋七月甲寅,申严入番茶禁;淳熙五年六月癸未,诏京西湖北商人,以牛马负茶出境者罪死;淳熙九年《宣和北苑贡茶录》刊印。据此,宋孝宗还是心系茶政的。
进士喻大中通过什么渠道向朝廷递奏折?地方父母官吗?这是福泽地方的功德啊!四川地方志、裨官野史都没记录?可惜!若是皇家要仙化蒙顶茶,而又不愿表明,那敕封就不能张扬;由地方策划亦须规避之后的“风险”(秋后算账)。再有什么可能?就只好各自猜度了。
仙化蒙顶茶历时六年(1186—1192年),事实俱在:上奏、敕封、修葺寺宇、勒石立碑。但是谁策划?谁撰《行状》?谁主持重修智矩寺?谁勒石立碑?却不清楚。然寺庙允许,官府不干涉,也不记录在案;地方官吏杂记也不录入,只有“邑进士喻大中”上奏一说。
《舆地纪胜》理解性地摘录了《行状》内容:“西汉时,有僧从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忽一日隐池中,乃一石像。今蒙顶茶,擅名师所植也,至今呼其石像为甘露大师”。
嘉靖十九年(1540年)僧洪音立甘露石室。
明天启壬戌(1622年)孟夏谷旦,行僧通明立碑《重修甘露灵宇碑记》:“……西汉果有吴氏子,法名理真,俗奉甘露大师者,自岭表来,挂锡滋土,随携灵茗之种,而植之五峰……”。僧人通明的“碑记”内容与《與地纪胜》有关,也当知晓《行状》,显然也意识到西汉无僧,有姓无“名”,而用“吴氏子”。但“随携灵茗之种”是如何肯定的?此前之人皆无此说。
大清雍正戊申年僧正祖崇主持立《天下大蒙山碑·西蒙山序》:……迄今石端昭垂,在在足考曰:“祖师吴姓,法名理真,乃西汉严道即今雅之人也。脱发五顶,开建蒙山。自岭表来,随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雍正六年雅安(翌年更此名)生员马伟平薰沐敬书的《西蒙山序》,参考了历代碑刻内容,推敲取舍,疏理文词,首次明确“祖师”是西汉严道即今之雅人。(严道: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置,治地迭更;赢疾,称檽里子,封严君。蜀地南部边际,为多民族聚居,设道以羁縻,为严君爵邑,故名。)用意是规避“西汉僧”的尴尬,但“脱发五顶,开建蒙山”又露了玄机。而选用《重修甘露灵宇碑记》中:“自岭表来,随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虽去掉“挂锡滋土”,但仍难让“祖师”与“今之雅人”相吻合。本欲彰显蒙山人杰地灵,宏扬祖师济民功德,后继人才辈出,“茶茗栽蓄亿万株”,终是词不表意,难圆其说。
清代《四川通志》《雅安府志》《名山县志》等关于蒙山植茶始说皆承袭上述史料,不举。
明(1630年)陈仁锡《潜确类书》:蒙顶石花,蜀蒙山顶茶,多不能数斤,极重于唐,以为仙品。这是自毛氏《茶谱》故事说蒙顶茶有仙丹般的妙用始,经绍熙三年勒石立碑称“手植仙茶瑞叶芬”之后,首见称蒙顶茶为仙品。
18世纪初王士桢《陇蜀余闻》:(上清峰)其颠一石,大如数间屋,有茶七株生石上,无缝罅,云是甘露大师手植。每茶时叶生,智矩寺僧报有司往视,籍记叶之多少,采制才得数钱许。明时贡京师,仅一钱有奇。环石别有数十株曰陪茶,则供藩府诸司而已。其旁有泉,恒用石覆之,味清妙在惠泉之上。
1734年沈亷《退笔录》:成都名山县蒙顶茶,一名仙茶。雷发声时始吐芽,故又名雷鸣茶。宋时一老僧结茅山顶,有痼疾,尝此茶而愈,遂传于世。……今已止存半树,名山令因此为累。每年采送各上台,贮以银盒,亦不过两许,其金贵如此。余皆取半山所植,名陪茶。以备远方有力来购者。
1811年宋永岳《亦复如是》:……有茶七株产石上,高不盈尺,大仅如箸。自汉以来,不灭不生,发芽最迟。每年届发芽之时,寺僧则按期禀报有司。至仲夏,则有司亲往采茶。采毕,则命僧如法焙制,以贡京师。所得不过数十叶,纵多一百余叶,名曰仙茶,云系甘露大师俗姓吴手植,其种来自西域。东西各有陪茶,系后人补植,其茶则高耸大树。故所采之茶,陪茶多于正茶数倍。
1892年赵懿《蒙顶茶说》:名山茶美于蒙顶,蒙顶又美于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普慧禅师所手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长……谓曰仙茶。每岁采贡三百三十五叶,天子郊天及祀太庙用之。园以外产者曰陪茶。
以上摘录的,虽有异说,不足为怪,共同点是:清代蒙顶仙茶已作为朝廷“郊天或供太庙祭祀用”。因此,(1728年)雍正六年僧正祖崇在天盖寺立《天下大蒙山碑》可能是清廷的授意;雍正八年正式厘定四川茶税,是“蒙顶仙茶”成为清廷郊祀或太庙祭祀用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