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红 (浙江永康市高镇小学)
2018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我有幸跟随金华市教育局校长教育考察团赴加拿大进行了研学访问。
期间,我们走访了多伦多西部预备学校、Ecole moody middle school of the arts、Gleneagle、Columbia international college、University of toronto、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听取了安大略省、BC 省教育局领导的介绍,对加拿大的教育体系、制度设置、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中国教育的遗憾与不足,早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有关中西教育对比的争辩也有很多。若单纯地去下个定义,判断孰优孰劣,并无多大的意义。许多因素我们是没法去干预去改变的,如人口因素、资源因素、文化背景因素。在中国教育以高考选拔为指向的目标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再多再好的经验、做法移植到国内,都会水土不服。
直到走进UBC 大学的教育学院,走进Marina 教师的实验室,对于什么是最好的教与学,瞬间感觉到可以撇开某个国籍、某种族裔、某个模式去探求。
Marina,学生们也叫她Drm。出生于苏联,母亲是数学科学教师,父亲是工程师,成长于数学、工程、科学氛围浓厚的家庭。小时候生活于乌克兰,接受类似于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模式。1991年,生活于以色列,从事教师职业,感受到不同的教育模式。当教师难,每天都要动脑筋,走进教室时让学生有惊喜的感觉,才能让学生尊重你。之后,考取了美国的博士学位,从事数理教学研究,毕业后居住于温哥华,在UBC 大学教育学院从事未来教师培养工作。其丈夫是物理学家。
Marina 给我们呈现了她刚刚举办过的家庭科学教育节,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的家长携孩子参与各种各样的实验。隔着屏幕,我们也能感觉到孩子们对活动的喜爱之情。
在国内,我们常常见到的是科技节,而不是家庭科技节。我们传统的认知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角色总是被忽略,教育作用总是被窄化。Marina 教授的做法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要称为家庭科学教育节?家庭在孩子的科学教育方面起着什么作用?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来的金表当成新鲜的玩具给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迷惑不解,老师对她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个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金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钟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得到了满足,说不定他还学会了修理呢。”
面对同一件事——拆金表,为什么教师的处理方法和家长竟有如此的不同?因为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具有专业的道德、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因此,教师以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利用契机,巧妙施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教师应有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
假如,孩子的家长也具备这样的科学意识,那么孩子的学习机会是不是会多很多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不得不为Marina教授的家庭科学教育节而竖起大拇指。节日总会过去,但是,在节日里埋下的种子终会在恒常的日子里开出花来。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科学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老师。相对于学校科学教育来说,家庭科学教育更具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孩子的好奇心总是最强的,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需要家长们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或直接回答,或引导思考、鼓励探索;或指导阅读、启发联想、留下期待。像家庭科学教育节,就是为家长们如何提升自己,帮助孩子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家庭和学校的科学教育也应该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利用家庭生活的有利条件,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启发孩子叙述学校科学教育的内容。鼓励孩子的探索活动,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尽可能参与孩子的探索活动,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科学的情况。
其实,不仅仅是科学教育,推而广之,孩子成长的每一方面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Marina 教授的做法,是加拿大家、校、社区共建的有力说明。在走访到的学校中,我们也听到了家校合作的相关介绍。这一点,吸引家长,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伙伴,我们也可以。
Marina 教授说,你们不远万里来到加拿大,如果我就放着一张张PPT 给你们介绍,你们肯定会觉得没意思。在她的实验室里,她或亲自演示,或组织我们做了许多个实验:
气球浸入液态氮,盘子里的猪,两球隔纸撞击,发光球,摩擦起电,硬币旋转,音叉声波,压强杯……着实调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积极性。
我们瞬间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跟随Marina 教授的组织,或观察,或动手,或提问,或实践。
Marina 教授一再向我们强调,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说她自己当教师时,是每一次都推着小车进教室的,小车里总有特别的东西,学生对她的课都充满了期待。当她在做实验时,学生会一下子感到很惊奇。一个人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Marina 教授说,不要让学生去记忆,必须是去理解,去证明。不要剥夺学生的提问权,一定要欢迎学生的提问,无论哪个学科,只有不好的教师才会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我讲你听,灌输填鸭,省时高效,应试措施妥妥的。这是我们国内在高考制度下的常见课堂样态。何为理想的学习方式?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哈佛的一群学霸们走过中国、韩国、印度、美国、法国、以色列,他们亲身探知了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人们是怎样学习、为什么学习以及彼此间的差异,制作成一部五集系列纪录片《Homo Academicus(学习的人)》。
片中记录了韩国、印度的孩子是如何勤奋刻苦,在高学业水平支撑下改变命运。可以说,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更多地体现为获得幸福的手段,而非幸福本身。
在韩国与印度学生埋头刷题之时,法国与美国,孩子们却从小就被培养着这样一种能力——讨论与交流。
这与Marina 教授的观点是多么的一致!回想起在小学听过的一堂数学课、社会课。课上,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是轻松愉悦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三三两两地进行意见的交换与讨论。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时也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教师似乎都是不着不急的,一个个耐心地辅导。我们也见过各学段的课堂组织形式,重视讨论与交流,一切的知识习得都要在讨论、交流与合作中进行。在我们看来,这样的课堂样态效率是低下的,但是他们的教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讨论、体验,亲历学习过程,比直接告诉他们知识更重要,讨论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论证某种观点的正确性,而是在彼此的思想碰撞中收获新的认知。可见,这种学习模式已然超越了某一门特定的学科,已经成为融入加国学生精神气质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课堂样态中,教师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晰——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讨论的引导者,通过讨论与交流,最终让每名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念。与注重讨论交流式学习相比,我们的学习更像是孤立竞争的延续,这并不是妄自菲薄,说我们自己的学习样态不好,只是与强调多维碰撞的学习方式相比,太显孤单了吧。
Marina 教授,承担着培养未来教师的职责。在加拿大,没有教育部,全国有十个省,各省的教师资格证不一定能通用。在BC 省,要成为老师并不容易,要接受5年或6年的大学教育,再加上一年的师范教育,要承担一个年级里所有的科目,也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包班。BC 省的教师没有集体备课的概念,也没有青蓝工程的带教活动,新教师的培训也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也鲜有大型的教研活动。
因此,作为有着一线教学经历的Marina 教授非常强调未来教师的软实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而这,非常重要的要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
Marina 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她带的学生们是如何利用各种软件进行课堂教学样态的改变,并且毫不吝啬地向我们推荐了许多我们也能用的网站与工具:
(1)https∶//phet.colorado.edu/en/simulation/legacy/green house
(2)Dphet
(3)Duolingo
(4)Vernier
(5)智能手机
Marina 教授说,技术能帮助我们很多事情。比如学习语言,哪怕只是一点点。她说她每到一个国家去访问,都要事先利用Duolingo 学习一些当地的基本用语,解决日常交流所需。
Marina 教授强调,在教授的过程中,不要以为学生是无知的,我们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去尝试,失败了也很正常。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也是OK 的事情。她举了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电路组合的实验,在不断的质疑、试错中,学生知道了正确的做法。这种鼓励下一代提出质疑、自我表达并用讨论的方式,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想起前几天向我们介绍的STAEM 课程。“学习力”概念是由管理领域迁移到教育领域的新词汇,主要研究教学中如何构建学习者的学习力以促其有效终身学习。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学习力”的培养就是授之以渔的过程,将“学习力”的培养贯彻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这就是STEAM 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加拿大,STAEM 课程的操作已经是比较成熟。
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Marina 教授的实验室,给了我们思考:教师要在孩子眼中看到对世界的好奇与对知识的热爱,正如爱尔兰诗人叶芝所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Marina 教授的理念、做法,以及对技术支持教学的重视,我们都不陌生。可以说,我们国内的教育理念与加国并无多大的差别。但亲临体验之后,却能给我们的中国教育带来反思:中国学生的刻苦,你追我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在中国,考上好大学,就意味着“翻身”。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提问、讨论、交流、合作这些学习方式,在中国明显是缺失的。
很容易地,我们会把这些遗憾与缺失都归根于高考制度。殊不知,国情的不同,各有各的无奈。我们也看到了国家的努力。2018年被称为“高考改革元年”,高考考查方式的变革会直接影响学校日常教学的样态。“不分文理”“3+3 模式”背后,是高考人才选拔标准的转变。从一考定终身的“一锤子买卖”到可以结合学生个人兴趣进行灵活选择,留给学生的选择余地大了,知识本位正在让位于能力本位。
迈过高考这道坎之后,之前所学的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走好未来的人生道路?教育的本质是赋予学生知识,还是求知的能力?政策风向带给我们“向内看”的反思,也鞭策教育者走出课堂授课的舒适圈,重新思考定位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感谢Marina 教授的实验室。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在很多国家也想学习中国基础教育模式的今天,也许,“最好的学习”不会仅仅停留在某个国家、某个族裔、某种模式,而是在彼此的融合、碰撞与交流中,迸发出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