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雄
内容摘要: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在生活中去寻找素材。只有活跃学生的生活源头,学生的写作才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关键词:乡土作文 教学案例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下面以《会宁秀峰桃花山》的写作教学为例,谈谈乡土作文教学的思路。
一.挖掘美丽动人的传说
每一个地方都只有自己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既让本地蒙上神秘的面纱,又让当地人有一种自豪感。我与学生就家乡的桃花山搜集到了这样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在桃花山附近有一个勤奋好学的好青年名叫禾苗,禾苗娶了一个十分贤惠的妻子名叫桃花。禾苗为人忠厚老实,后经神人指点,学医济世,成为一代名医。某年,会宁一带旱魃横行,赤地千里。禾苗与桃花罄其所蓄,救济灾民。一日,忽见院中果树结出甜美果实,桃花叹道:“可惜只此一株,若能漫山长出此树,便可周济灾民。”夫妻言罢,忽见丢弃的果核长出两株小树,其上结满果实。二人大喜,随叫饥民来吃果子,并将果核撒到山上,第二天,但见满山碧绿,果实累累,饥民欢欣鼓舞,争相摘食。旱魃见百姓不再挨饿,便伺机报复。一日早晨,突然一阵怪风,将桃花吹到山顶,睁眼看时,一个枯树般的怪物,对桃花说:“你可向天祷告,‘保全我命莫佑蒼生,山上树木即可枯死,如此你可无事,不然你将化为尘埃”。桃花义正词严:“如果我一人性命可换回千万苍生,那我也死得其所。”言毕,随变成一堆桃红色砂砾。禾苗见妻子已死,失声痛哭,百姓们闻声赶来探问,禾苗告知桃花舍身救民之事,大家即跪拜桃花救命之恩。从此以后,山上的树便称为桃树,山名也称为桃花山了。这个美丽的传说告诉了我们桃花山的来历,其实关于桃花山的得名,《水经注》里也有记载:“桃华山,其色红润如桃,因以得名”,意思是桃花山上的石头大多呈红色,并且“红润如桃”于是便取名桃花山了。
二.展示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
桃花山为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峰峦叠翠,钟灵毓秀。春天山花烂漫,细草如茵;秋来硕果飘香,榆杏泛红;冬季雪压松柏,霜华染黛。四季景致优美。前人曾经以“桃花艳岭”将其列为会宁八景之首。明代邑人张供端曾写诗赞美桃花山“桃花高岭隔林埛,不逐群山送远青”。自宋代以来,历朝历代陆续在桃花山上修筑庙宇达二十余座,开凿石窟十四座。传说汉武帝刘彻,“一代天骄”成吉思汉,都曾来过桃花山。而且还留下了“汉武上马石”、“大汉拴马树”等名胜古迹和美丽传说。清道光二十二年,湖广总督林则徐,贬谪新疆,途径会宁,曾上桃花山游览,并给山上戏楼题写了“镜花水月”的匾额,同年,闽浙总督邓迁桢亦因禁毒“犯事”,贬谪新疆,途径会宁时也曾上桃花山一游。除此之外,山上还有“剑峰”、“月崖”、“石室”、“梵塔”。“松院”、“灵泉”、“魁楼”、“杏林”以及“青牛亭”、“真武洞”、“纯阳阁”、“三官殿”、“财神楼”、“轩辕宫”、”药王洞”、“三清宫”、“法王阁”、“灵泉洞”、“三圣庙”、“牛郎桥”等人文景观错落其间。山顶有保宁寺、观音禅院等佛教建筑,寺外一口巨钟,悬挂于钟亭之内。
三.展示现代文化特色
桃花山为“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所在地:会宁是红军会师圣地,为了弘扬会师精神,有关部门在桃花山修建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景园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风景,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修建了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22处景点,即由景园入口的剑形标志、毛泽东《长征》诗碑、景园大门、瑞金塔、红军长征门、遵义会址、强渡嘉陵江、赤水河、泸定桥、懋功会师桥、草地宿营、甘孜会师、岷山栈道、俄界会议会址、天险腊子口、哈达铺纪念馆、榜罗镇会议会址、六盘山长征纪念亭、延安宝塔、红军会师广场等景点组成。这些微缩景点形象、逼真,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奇壮观。参观者既可瞻仰革命遗迹,又可享受登山览胜之乐趣。今日桃花山已经成为会宁的旅游景点,当你登上桃花艳岭,放眼望去,会宁县城尽收眼底,平定高速绕城而过,通衢街巷,车来人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