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幸福观

2019-02-17 06:19季晶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池莉幸福观诗意

季晶晶

内容摘要:文章从池莉小说作品出发,对池莉小说中的幸福观进行探究。在池莉笔下,幸福是承担自己的责任,这种幸福存在于平凡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中,追寻幸福过程是伴随有痛苦的,但幸福是可以获得的。文章通过对池莉小说中幸福观的讨论,挖掘池莉小说蕴藏的深意,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对池莉小说意义以及新写实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幸福观 责任 池莉 新写实小说 诗意

随着《烦恼人生》等作品的陆续出现,池莉风靡一时,在市场上创造出一系列非边缘的文学成绩,成为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代表。池莉也带来了不小的争议。对于其新写实小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平民化与民间视角。作品大量的描写了平民生活的日常,从吃喝拉撒到爱情婚姻琐碎,《池莉:存在仿真与平民故事》中谈到:“平民化的视角与文学态度,制约着作者的取材、书写对象的特殊性以及艺术的表现方式”[1];“汉味”写作。作为湖北作家,池莉作品中展现出的浓浓“汉味”也是评论家的关注点之一。樊星谈到其小说有一股“汉味幽默”[2];评论史上也常常与其他新写实小说作家进行对比,戈雪将方方和池莉进行了比较;对于池莉的创作还有一种反思论比较集中,这种反思论大多是持批评态度,形成了一股集体性评论,措辞尖锐,其中以刘川鄂为典型。他写有论文《“池莉”热反思》以及专著《池莉论》。他以批评的态度对待池莉的新写实小说,认为池莉只关注凡俗生活,没有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3]。

从整体看,对于池莉的作品,研究者认为过于贴近生活过于真实而不够有文学价值,忽视了池莉新写实作品中存在的哲学深度和深层意蕴。

本文将要探究的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幸福观,从池莉新写实小说的具象和抽象的幸福观两个维度来描绘。对此论题,研究成果寥寥,只有於可训《在升腾和坠落之间》等文谈到了池莉新写实作品哲学深度的研究,提出了池莉通过知足顺应的态度是想获得一种冯友兰先生所提出的“相对幸福的人生哲学”[4]。本文想通过池莉小说幸福观的研究,发现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诗意,丰富池莉小说的研究成果。

罗素:“我要提出一种治疗方法,去医治现代文明社会中大多数人每天都在承受的、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不可避免的、却是难以忍受的痛苦。”[5]新写实小说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近乎真实在,给我们一个近距离观察现代人痛苦的机会,试图从中找到一种疗救痛苦的良方,发现如何在现代社会痛苦中构建幸福。

池莉对于萎顿、困窘的人性状态的透视,对于虚幻爱情的拆穿,对于琐屑、庸常的生活本相的还原,呈现了对一种真实的人生性状的关注和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往往被作家遮蔽在庸碌乏味的生活中,这种遮蔽也常常造成评论界的误解,认为其缺乏文学应有的深度和诗意,往往用俗字来概括其新写实小说的价值。刘川鄂就认为:“在一个普遍媚俗的时代里,本来就媚俗的大众媚上了特会媚俗的作家。”[6]但正是这种庸碌乏味的生活,蕴含着令人咀嚼不尽的人性意味。池莉通过展现具体的人生样态,改变了以往文学中所精心构建的美好生活和理想人生的幻想,将幸福问题从神坛上拉下来,将它散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更真切的面对现实人生,不仅热爱美好,也拥抱那些不理想的部分。正如她曾提及的:“人生的幸福本就细小微弱,我们应该习惯于在忍受苦难中努力捕捉那微弱的幸福,在平凡实在的劳作中获取生存的美好感受。”[7]其新写实小说就是在这烦恼人生中捕捉其中的美好和诗意。

池莉在其新写实小说中对日常生活津津乐道,并且将自己高雅脱俗的追求编织在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中。下文将从具象幸福观和抽象幸福观两方面来分析池莉的作品。

一.具象的幸福观

幸福对于池莉来说是人生的必需品。她谈到“女人最大得不幸是什么,那就是一段肉体流光溢彩,头脑却是一盆浆糊得青春期。”[8]这样的青春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什么是生活的意义。或许年华正好,但是不足称赞。“如果理智对人来说是神性的,那么合乎理智的生活相对于人的生活来说就是神性的生活。”[9]去理性的生活,去追求幸福,生活本身的质量和意义才是生活的目的。

池莉通过描写日常生活来展现凡俗人生,池莉笔下的世俗化生活,可以从小说人物的不同身份上来划分:家庭中的父母身份/伴侣身份、工作中的职员身份、社会中的社会人。从这样三个方面展现池莉的幸福观的具体面貌,找到追求幸福的具体方法。

寻求幸福是抚养。池莉对于父母这样一个角色,展现的是为人父母见证儿女成长过程这样一种幸福,父母在兒女成长的过程中奉献着自己,用陪伴用教育来寄托了最深沉的情感,作为父母这样一个角色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儿女成长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会是一段成长带来的心底的持久性愉悦。千万个家庭的父母的幸福是不同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不完全一样,正是在这样一个养育的过程中,每个父母收获了幸福。没办法跳到结局,也没有人想要跳到结局,我们常听人们说,“我觉得很遗憾错过了孩子的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一种幸福感,小苗长成茁壮的大树,其中风霜雨露,个中滋味,仅参与者在过程中才能感受。《烦恼人生》中印加厚时时充斥着烦恼,家庭住房,工作奖金,每天赶路的幸苦,未知前方的迷茫。但印加厚的儿子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在儿子身上,印加厚始终寄托着为人父母的幸福,“只有和儿子谈话他才不自觉笑。儿子是他的避风港。”[10]这种抚养的幸福在《太阳出世》中也表现了出来,李小兰怀孕了,赵胜天看到了医院宣传胎儿发育的过程,他感受到一个生命可能成长起来的这种喜悦,为人父母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所带来的幸福,于是女儿朝阳得以诞生。池莉处处泄露了这种幸福的感受。描写了这种随着胎儿的长大两个年轻人心中的激荡和期盼。

“第五个月,‘胎儿的头发已经生长,心脏发育完善,能在母胎上听到胎音。

……

第七个月,‘皮肤上长满毛毛,皮下脂肪少,皮肤皱褶,如果此时出生,能啼哭与吞咽,但生活力弱。”[11]

婴儿呱呱落地两人被一点点成长的细节感动的幸福感也四处漂浮在小说中:“朝阳十天就盯着彩色摇铃看。十五天就笑了……。”[12]对于这样的场景,池莉直接发表了自己的言论:“这幸福凌驾于一切困苦之上。”“困难算什么!”[13]当然这也是赵胜天李小兰的心声,这就是为人父母的幸福。这是一个伴随着不断地惊喜和成就的过程,每一次进步激发你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你感受到这世上你是最幸福的。养一个孩子是充满着意义的,叫一声爸爸,都能让从来不哭男人激动的扑沙扑沙的流泪,这样的幸福也促使父母不停成长,成长为真正的成年人。

家庭还有爱人你我。《小姐你早》:“一时间他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14]两人间有说不完的话,就结成了伴侣。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缺乏溝通,倾向于去寻找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人。爱人之间互相承担起婚姻的责任,积极沟通。《不谈爱情》中,一开始吉玲想要庄建非自己去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样一个事实,庄建非又把看比赛这件事情看的特别的重要,双方在交流上出现了阻碍,闹得鸡飞狗跳,甚至是闹到了离婚的地步。但是当两人将自己的心思摊开来细细的说清楚之后,又如胶似漆。你想知道的我告诉你,我想告诉的你也会知道,这样一种幸福感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庄建非和吉玲,闹了一个大矛盾,结果两夫妻只是依偎絮叨,就将前面的误会澄清,不计前嫌,和好如初。岁月在爱人间会形成默契,就好像印加厚“他背后不长眼睛,但却知道,那排破旧老朽的平方窗户前,有个烫了鸡窝般发式的女人,她在目送他们父子,这就是他的老婆。”[15]这就是爱人间的幸福。一种沟通带来的互相信任依赖。

工作的幸福是这份对职业的热爱和成就。印加厚脱下父亲角色,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他“对自己的工作会保持绝对的自豪感,热爱并十分满足”[16]。在自己热爱的工作中奉献自己。工作会有失败,也会有不顺利,如果始终有一份热爱,你就不会失却幸福感。做爱做的事情,在工作中获得的幸福感,是多少人憧憬和期待的生活。无疑,戚润物也是这样的一个幸运儿,“上班,科研,做实验,写论文下班,粗茶淡饭格外香,接着发表论文,获得喝彩……办公室已经成为多年的巢穴,每一根线条对你都是那么圆润和妥帖”。[17]因其灌注着你的热爱,重复也不会枯燥,单调不会无聊,投入其中幸福必然伴随。这种幸福是属于自己的,别人不能分享,甚至不能理解。

人在社会中也不只是作为工作的动物,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社会人。作为社会人,幸福就是活出自我。戚润物在“麦当娜”酒吧遇到的那个爱说话的服务员,戚润物不爱听,服务员“必须立刻剿灭自己高涨的欲望,这是令人痛苦的事情”。[18]人性没有得到释放,这是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痛苦。《小姐你早》中明确是说出了这种幸福,“只有在这细雨沥沥的午后,守着一杯热茶,知己两三人,随心所欲的胡说,把真实的自己率直的袒露出来……这就是人生幸福时刻之一种”。[19]不需要掩饰自己,不必要伪装自己,自在的活着,这就是社会人的幸福。

关于幸福,在我们身份角色转换中也展现着不一样的内容,父母从承担养儿女责任中感受成长的幸福,爱人在积极沟通倾听你我中互相理解,当我们走向社会,工作是我们的热爱,与他人往来也不必遮掩自我,这就是池莉展现给读者的具象的幸福。为普通大众在凡俗人生众追求幸福提供了指南。

二.抽象的幸福观

前面谈到的具象的幸福观是池莉以人的不同角色来展现的幸福观,这样的幸福观是被抽象的幸福观所统领的。池莉的抽象幸福观认为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就是幸福。

池莉为这种幸福设定好了一个摇篮,那就是生活。人们需要在生活中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绿水长流》中谈到故事无论怎样发展都逃不出这个我们生活得世界,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柴米油盐,都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各种可能意义的展开,人没有必要去生活在别处,生活本身就包含着生活的意义。[20]池莉在新写实小说中将凡俗人生摊开来给读者看,让读者去看清生活的本来面目的同时,也是想借此告诉读者,幸福不在别处高不可攀,而就在我们生活的生活中存在着,你想要得到就去看看生活。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幸福就在生活中,就在身边。我们生活着,或许养育一个孩子,做好一份工作,袒露一次自我,都会成为你幸福的生长点。就像印加厚回到家里,听到“炉火正旺,油在锅里呲啦啦响”,闻到“乱七八糟的小房间里葱香肉香扑面”,看到“暖暖的蒸汽从高压锅中悦耳的喷出”,妻子承担起了为家庭烹饪的工作,让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都感受到了幸福,就像感受到这一切的印加厚“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时刻?”[21]幸福就从生活中活脱脱冒出来,你还想去哪儿寻?就在生活中,用那些细枝末节,拼凑着生活本真,也构建着幸福。

承担责任的幸福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持续性追寻的过程。赵汀阳谈到“幸福必须是一种从行动的本身就能够产生的感受”。[22]赵胜天说“女儿,爸爸准备和你一块学习生活”。[23]一起学习生活,承担起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去感受生活这个过程带来的幸福,而不是结果。结果带来的幸福只能是一种类似幸福的短暂快乐,过了人们又会坠入失望痛苦,只有从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才是真正幸福。

承担责任的幸福是一个持续性的,多种多样,包括痛苦。幸福不只有无尽的快乐,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会有痛苦。就好像平衡木,我们要互相协调,才能保持平衡。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愉快。《生活秀》中这样描述到:“她的责任没有尽头,她将继续养活弟弟来双久,包括为他提供吸毒的毒资。来双扬已经部分负担并且还将更多的负担来金多尔的教育经费……”[24]留在吉庆街的来双扬是幸福的,她以吉庆街的收入粘合一家人,而其中也夹杂这痛苦,日夜颠倒,不受人认可,连自己的妹妹也劝说自己离开吉庆街。痛苦也是幸福中的一种。

责任是发生在群体中的,是依赖性的。赵胜天李小兰为了养育孩子而四处奔波,当有一个赚钱的机会放在赵胜天眼前时,赵胜天却这样说“对不起,我离不开我亲爱的老婆孩子亲爱的破武汉。”[25]离开或许金钱变多了,但是赵胜天却脱了了责任产生的环境,对家庭除了提供金钱以外,什么都插不上手,为人父为人夫的伦理责任消失了,幸福变少了。幸福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过程,需要很多人的配合,池莉的小说中,故事总是热闹的,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谁是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特有的幸福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26]这种依赖性是否意味着人可以通过破坏他人的幸福来获取自己的幸福呢?答案是清楚地,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有一种道德底线。“先生,请不要随便的伤害别人”[27]点明了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态度。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提升自己的重要手段,但是个人的幸福不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因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道德是底线,承担责任的过程不能牺牲他人利益。

幸福终究还是个人的东西,具有个人性。每个人的追求都不相同,所承担的责任也有区别。来双扬的妹妹找到来双扬,劝她不要在吉庆街卖鸭脖了,其言听着确实令人动容:“我是在替你着想,说你呢!你退出这种生活不行吗?”[28]退出这种生活?但是幸福是别人不可感受的,是无法分享的。对于来双扬来说,“只能在吉庆街获得成就感”,所以来双扬是不会离开吉庆街的,就算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那有什么关系呢?

承担责任的幸福是一种精神性而非物质性的幸福。幸福不是一种腰缠万贯,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戚润物在谈到自己的丈夫的时候,说到自己丈夫这一类的人物,只有兜里揣着的钱,却失却了风骨。谈到单位里面的现状的时候说:“我看现在的知识分子的确是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丧失了理想和追求,正在腐化和墮落。”[29]这些知识分子沉浸在物质化世界中,忘却了身为知识分子应承担的责任。对于金钱,权利,房子,车子,池莉的新写实小说中是处处都是。这种堆积也造成了很多人对其作品的不屑。认为其失却了文学的意蕴被世俗所打败。但这并不是池莉小说中的幸福,对于幸福,这种物质性的东西比不上精神上的追求。池莉新写实小说中幸福观的内容是精神性的而不是物质性的。

既然幸福是夹杂着痛苦的,需要人奋斗一生,幸福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吗?印加厚工作了一天,但是依然认识到就算是烦恼人生,生活中也原本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谁能料知往后的日子有怎样的机遇呢?”[30]对于幸福,印加厚心中的充满期待的,是可实现的。赵胜天也说:“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应该有信心有勇气。”[31]池莉在新写实小说中展现的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幸福观,具有可实施性。在生活的摇篮里,承担责任,幸福生活是可实现是可实施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幸福观是清晰的,她表现出的幸福就是去承担人生的责任,这种幸福作为人生的必需品,不是生长在彼岸,就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中,池莉笔下的世俗生活中。承担责任是一个过程,幸福作为一种追寻的过程,伴有痛苦,但是只要努力追寻,还是可以获得的。并且每个人的方式和感受都会有所不同,实践过程也是建立在人与人的互动之中的。就像父母去抚养孩子,爱人之间的交流,工作上的热爱与投入,社会中的活出自我。池莉的作品一直被评论家诟病缺乏了生活的诗意,事实上,这样的诗意在池莉的新写实小说中用生活衬托出来的。池莉的新写实小说或许是世俗性的,但是却蕴含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诗意的幸福观,这种幸福观鼓励人们去承担责任,完成人的意义。普通老百姓也能够从她的书中找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我们不必往高处追求,就在生活中探寻,就能获得幸福。寻求一种使生活更具有价值的幸福。这种幸福观在当时的社会是具有激励意义的,让人们敢于回归自己的生活去追寻,关注身边的点滴,而不是成日叫喊“幸福在哪里”,这种幸福观能引导人们探索实践,发现近在生活中的诗意,完成人的意义的书写,也能使社会更和谐。这是池莉新写实小说中蕴藏的生活哲学。

对于池莉所属的新写实小说,文学史上常用这样一个评价:“它消解了生活的诗意,拒绝乌托邦,将灰色、沉重的日常生活推到了时代的前面”[32],通过对池莉新写实小说幸福观的探究,或许我们能这样描述新写实小说:“它并非是消解了生活的诗意,而是隐藏了生活的诗意,拒绝乌托邦,将灰色、沉重的日常推在时代的前面,但它企图去唤醒当代人追求幸福的热情,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诗意,勇于承担人的责任。”正如《太阳出世》中李小兰说:“今天很累,但也很有意义。”[33]

注 释

[1]王绯.池莉:存在仿真与平民的故事——二十世纪末中国女性小说家典范论之一[J].当代作家评论,1998,(1):58-72

[2]樊星.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1):49-55

[3]刘川鄂.“池莉热”反思[J].文艺争鸣,2002(1):20-25

[4]於可训.在升腾和坠落之间——漫谈池莉近作的人生模式[J].当代作家评论,1998,(1):38-73

[5]戴维·吕肯.幸福的心理学[M].黄敏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刘川鄂.“池莉热”反思[J].文艺争鸣,2002(1):20-25

[7]池莉.致无尽岁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30

[8]池莉.紫陌红尘[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64

[9]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7

[10]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3

[11]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34

[12]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37

[13]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27

[14]池莉.小姐你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40

[15]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7

[16]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7

[17]池莉.小姐你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10

[18]池莉.小姐你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4

[19]池莉.小姐你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197

[2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1]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48

[2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2

[23]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48

[24]池莉.惊世之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130

[25]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32

[2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

[27]池莉.小姐你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76

[28]池莉.惊世之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116

[29]池莉.小姐你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94

[30]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3

[31]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57

[3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6

[33]池莉.一冬无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32

猜你喜欢
池莉幸福观诗意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我喜欢的水果
诗意地栖居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Kangfuxin Fluid o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Retention Enema: a Systematic Review
被耽搁的诗意
池莉出版首部诗集《池莉诗集·69》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