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
一个人寻找古树,并不是什么新闻。然而,梁衡在中国大地上寻找古树,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若干年前,梁衡说,他要找到一百棵人文古树,写出一百篇关于人文古树的文章。他还建议,应当设立“人文森林学”,实施“人文森林工程”——“借森林来保护文化,借文化来保护森林”。在更深层次上,调整人与森林的关系,改善森林生存环境,也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我当时听了,以为他只是说说。——在中国,很多文化名人,往往说是一回事,做是又一回事。我们听惯了那种信誓旦旦之言,三天五日,说的人自己都忘了。然而,梁衡却是例外——他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背着行囊上路了。
我瞪大了眼睛——这事说说容易,真正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事实上,这就是在进行田野调查和考古研究嘛!东找,西找,南找,北找……涉水,跋山,钻林,拨雾,斩露……梁衡就像一个尽责的巡山员,奔走在中国大地,寻觅于崇山峻岭。为找到那些古树,他要行程数千里,采访三四遍,吃尽无数苦头。——是情怀使然?是使命使然?是信念使然?还是良知使然?
梁衡,这分明是自己逼自己。没有任何资助背景,官方没要求他这样做,民间没人要求他这样做,家里人没要求他这样做,亲戚朋友没要求他这样做。可是,他,却偏偏要求自己这样做。
在海南岛霸王岭,梁衡身穿迷彩服,在荆棘丛生的热带雨林里,寻找长臂猿喜欢攀爬和悠荡的那些古树。那里蛇蝎出没,蚂蟥生猛。在赣南大山深处,他钻进古树幽暗的树洞中,不顾潮湿和泥泞,噗通一声就仰躺在里面,亲身体验从树洞里仰望天空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在黑龙江绥棱林区,他穿着雨靴,哗哗哗涉水过湿地,到林区最后一片原始林里,寻找当年为抗联英雄挡过子弹的那棵古树。在川北的古驿道,他面对那些古柏,聚神凝思,像是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友,眼眶湿润。
当我濯面沐手,怀着崇敬之情,静静掀开这本《树梢上的中国》的时候,忽地一下,满目的苍古和翠绿,便汹涌灵动了。我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审视中国,审视中国的历史,我们竟然忽略了这些生命的存在——历史从来就是活着的!
就数量而言,22棵古树虽然并不算多,但是被梁衡寻找并记下的古树,却完全有了特殊的文化意义。
一般而言,超过百年的树,即可称为古树了。那么,什么是人文古树呢?梁衡对人文古树有自己的定义。有年头有故事有传奇,与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从纵的方面看必须是历史里程碑,从横的方面看必须是当地坐标。
梁衡,是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历史。
别人是到故纸堆里和坛坛罐罐中寻找历史。梁衡,则是千里万里来到古树下,与活的生命对话——于是,老樟树、版图柏、七里槐、重阳木、燕山松、沈公榕、沙枣王、左公柳等古树便一棵一棵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是心灵对心灵的敞开,这是灵魂对灵魂的信任。梁衡在寻找人文古树,其实,人文古树也在寻找梁衡。
我们终于发现,年轮里也有波诡云谲的历史事件,树梢上也有文明进程的印痕。在我看来,梁衡寻找古树,或许并非为了去还原历史情境,而是要找出人与自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吧?人,对待生命,对待自然,对待历史,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树木及其森林对一个民族的性格形成到底会有多大影响呢?
一棵古树,就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世界上没有一棵树是在等着被砍伐,被割据,被钻孔,被燃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树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众多物质需要而存在的。其实,它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不能不提到美国。西部开发初期,美国被称为一个木材的社会。森林,在美国250年历史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至19世纪后半叶,美国已经是强大的国家了,但在它的历史进程中,木材仍然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轴心。可是,正是在經济的飞速发展中,美国自然生态付出了沉重代价。大约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逐渐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自然保护运动。其影响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令世界瞩目。
这场自然保护运动在客观上催生了自然文学,并使其得到了蓬勃发展。1985年,《美国遗产》杂志一项调查显示,在“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中,梭罗的《瓦尔登湖》位居榜首。
然而,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却说:“美国的民主,不是来自某个思想家的美好梦想,而是生成于美国广阔的森林。而且,随着边远地区每一寸土地的开发拓展而逐渐强大起来。”是的,森林不只是美国早期的物质来源,它的宏大气魄也造就了美国人幽默并且充满活力的性格特征。
这就与到故纸堆里和黄土里挖掘历史完全不同了——年轮里的历史是活着的历史,它自由生长着,有摇曳多姿的形态,也有长着叶子的思想。——这是有血脉有筋骨的历史。
时间是不可逆转的,任何人都无法返回历史的现场。但是,古树不同,古树不用返回现场,古树就在现场。年轮里就有现场的气息和现场的气氛,包括人物故事,情景对话,现场细节。古树不会说谎,也不会骗人。但是,只有与古树息息相通的人,才能读懂古树,破译密码,知晓真相。——梁衡就是这样的人。
在古树年轮里,历史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即便是局部的断裂和失忆,它也能靠自身的修复能力,慢慢愈合。我们民族的基因里是否有树的基因成分呢?我们不忘初心,我们却忘记了来处。——不是吗?
研究和了解中国,必须回看历史,从历史中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多少次,梁衡蹲在地上,一遍遍抚摸粗糙的老树皮,仿佛摸到了岁月的那张脸,感受到古树的痛苦和欢乐,坚韧与信念。他不断地追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他在寻找古树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美好的体验,有时甚至到了心醉神迷的境地。
梁衡有多篇写树的作品被选入语文课本,拥有数亿读者。他的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被一代一代学子们诵读,除了审美上的价值之外,更因其与历史和现实存在着一种深层的联系,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在古树的年轮里,历史的经验,历史的教训,历史的悲剧,历史的光荣与梦想叠加在一起。在梁衡笔下,古树年轮里的故事,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温暖,如此令我们感动。古树,有着超乎寻常的生命本能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古树,远比我们想象的神奇更神奇。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信念。信念是什么?信念是一个方向,信念是一个目标——努力去接近蔚蓝的天空,哪怕雷电袭击,虫蛀病腐,灾害摧残,也永不放弃。——永不!
在梁衡的作品中,隐隐地,从那些古树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影子。即便面对糟糕的人性和价值颠倒的世界,古树也从来没有表现出无奈和绝望。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希望和力量。
《树梢上的中国》已经出版了,但梁衡寻找古树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乡间野地行走,迈着坚实的步履,不断地考证,不断地探问,为了他心中的古树,为了那个圣洁的目标。
——在此,我要向古树致敬!更要向梁衡先生致敬!
(作者系生态文学作家,现任职于国家林草局。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长期从事生态文学创作与研究,已发表生态文学作品300万字,出版专著12部。代表作品《塞罕坝时间》《一种精神》《粒粒饱满》《茶油时代》《碛口枣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