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胜峰,肖雅丽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篇分析研究得到一些语言学家们的关注。传统语言学研究受制于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因此语篇研究主要是分析语篇外部的衔接手段和篇章结构[1]。每一类语篇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连贯,以往的语篇分析研究大多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着手,注重显性连贯[2]。但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意识流诗歌和缺乏显性连贯的语篇来讲,似乎很难用其进行语篇分析。因此,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详略度理论为支撑,对语料《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三课Blackmail进行语篇分析,力图为语篇分析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Langacker提出认知语法理论,关注语言意义,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3]。从某种程度上说,认知语法与语篇之间存在一种自然和内在的关系,完全可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中对语篇作出适当解释[4]。
详略度(specificity),又称为加细程度,这一概念最早由Langacker在意象理论中提出。意象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说明语言意义而提出。Langacker用意象(imaginary)来指称为了达到思维和表达的目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认知域,突出不同的焦点,以不同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的一种认知能力[5]。之后为了避免术语上的混淆,用识解(construal) 这一术语替代意象。Langacker指出,意象可以从详略度、认知域、背景、视角和凸显五个方面进行描写。除此之外,详略度在王寅所著的《认知语法概论》中置于首位,足见其重要性。
详略度注重句子或者词汇的内在连续性。把详略度理论运用到语篇连贯研究恰好是从隐性层面来分析语篇连贯,可以弥补显性分析无法解决的问题[6]。因此,详略度可能出现在词汇层面,也可能出现在句法层面。例如:
(1)a. animal>mammal>fish>crucian
b. universal>galaxy>solar system>Mars
c.plant>flower>peony>white peony
(2)a. Mary comes from somewhere.
b. Mary comes from an Asian country.
c. Mary comes from China.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例(1)从左至右,详略度依次递增,抽象程度依次递减;例(2)中,上一句是下一句的抽象,下一句是上一句的具体化。由此可见,详略度不仅帮助作者正确表达对词汇或者句法的描写,同时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因此,本文将详略度理论与语料相结合,尝试做一个个案研究,以此来探讨详略度在实现语篇连贯方面的作用。
本文选用的语料Blackmail节选自英国作家Arthur Hailey的代表作之一——Hotel。Hailey被誉为当代狄更斯,在欧美文坛享有“社会问题小说家”的美誉。他的作品特点是以隐性的连贯手法,反映复杂的社会问题。Hailey作品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选材上,更主要还在于用不动声色的口吻,把一些看似平凡的人和事表现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在他的作品中,故事一般都被设置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和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通常在行文一开始就直接引入了主要人物和场景,情节紧凑,高潮迭起,主题突出。
本文语料Blackmail主要围绕公爵夫妇与奥格尔维进行展开:公爵夫人跟踪公爵至赌场,发现公爵和情人在幽会。在两人开车返回旅馆途中,公爵因醉酒驾驶撞死了一对母女。为了不承担责任,公爵夫妇仓促逃离案发现场,并将肇事的捷豹车藏在停车场的角落里。而就在公爵夫妇神色慌张地穿过地下室时,被也准备回去的奥格尔维觉察到了[7]。他利用自己的人脉以及发现的蛛丝马迹猜测到了整个事情的真相。在警方大肆搜捕肇事车辆和嫌疑人时,奥格尔维趁机跑到公爵夫妇房间里进行敲诈,以此与公爵夫人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较量。在金钱的诱惑下,奥格尔维答应公爵夫人帮其销毁罪证,保守秘密。
在整个语篇中,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公爵夫人与奥格尔维的较量。公爵夫人与奥格尔维的较量大致可以分成五个回合。第一回合:公爵夫人与奥格尔维的初步交锋,奥格尔维暗示来意;第二回合:奥格尔维与公爵夫人处于胶着状态,他逼迫公爵夫妇承认罪行;第三回合:公爵夫人做出反击,试图挽回败局,奥格尔维略占上风;第四回合:奥格尔维似乎控制整个局面,公爵夫人无力反击;第五回合:公爵夫人绝地反击,用金钱让奥格尔维为她销毁罪证。在这五个回合中,故事情节紧凑,步步推进,跌宕起伏,作者不仅通过隐性衔接的手段传神地描写了两位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活动,也彰显了语篇的权势主题,促进了整个语篇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语篇内容和作者意图。
外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句法教学、写作教学、翻译教学等都可以从详略度这一维度获得很多启示。具体词汇和抽象词汇的选择对句子的意义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透射出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或会话含意[8]。笔者认为,从详略度的角度来分析语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主题,也有助于我们从字里行间里,依靠隐性连贯这根看不见的主线来实现文字效果,突出主题。接下来笔者用详略度理论对这五个回合逐一分析,揭示Hailey是如何利用这条看不见的主线达到他的文字效果的。
在小说一开头,公爵夫妇就接到奥格尔维的陌生电话,告知他们在房间等他,有要事相商。但是奥格尔维却有意姗姗来迟。当公爵夫人打开门见到奥格尔维,作者先后用 look、survey、gaze、sweep这一组近义词来描写公爵夫人和奥格尔维当时的动作和心理:
…the Duchess looked pointedly…
The house detective's piggy eyes surveyed her … His gaze moved on to sweep the spacious …
在第一回合里,Hailey没有使用显性的连贯手法,从表面上看,以上句子好像并不连贯,实际上Hailey利用了几个“看”的特点,很好地体现了双方的心理活动。这些词在某些方面意义是相近的,某些方面又有差别。作者利用了同义词之间详略度的区别,使得语言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感情,也使得语言具有更加生动、富于变化、避免重复、增加修辞效果的积极作用[9]。这几个词在详略程度上的序列如下所示,从左至右,详略度依次递增:
look(most general)>survey(next general)>gaze(less general)>sweep(most specific)
Look作为一个概括性较高的基本词,详略度较低,语义含量少,仅仅表示用眼睛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Hailey用这个词来描写公爵夫人高傲地打量奥格尔维的动作,表现了公爵夫人毫无准备,心情比较平静,并不清楚奥格尔维来意。同时,这也是公爵夫人第一次见到奥格尔维,在此之前她对他没有任何的了解。而作者先后用 survey、gaze、sweep来描写奥格尔维,详略度逐渐提高,语义含量也变得丰富起来。首先,survey相较于look来说,语义上有些许重叠的部分,在“看”的内容详略程度上有所增强,强调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仔细地观察。Survey这个词表明了奥格尔维为了某种目的而来,因此当他一进这个房间就开始仔细地观察公爵夫人和她身上佩戴的首饰,为接下来的讹诈做准备。Gaze是对看的动作的进一步具体化,强调的是长时间专注地看着。Hailey用它更加具体地描写出了奥格尔维的目光,他又开始投放到整个房间,不放过房间里任何一处细节,这样也间接反映出他的贪婪和心急。Sweep是对看这一动作详略度的进一步提高,强调为了搜寻某些东西而看,略带有侵略性的含义,这就进一步凸显出奥格尔维对于房间贵重物品的贪婪和心切。
因此,Hailey透过对“看”这个动作一步一步地细化,让读者很明显地感受到在这第一回合的较量中,尽管奥格尔维有备而来,但是公爵夫人依旧沉着冷静应对,时刻保持着高贵的气质,奥格尔维不占上风,反而将其唯利是图的丑陋形象跃然纸上,也为最后公爵夫人降服他埋下了伏笔,突出了权势关系的主题。作者并没有直接使用显性衔接和文字来渲染这层含义,而是巧妙地运用“看”在详略度各有变化的一系列同义动词来描写了这第一回合的较量,传达了主题。
在第二回合的较量中,公爵夫人依然激烈地辩驳着奥格尔维所暗示的一切,心存侥幸。奥格尔维在暗示没有得逞之后,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选择向公爵夫妇直接挑明车祸的事情。作者在第一回合中利用“看”的动词详略度变化,深刻地描述了两者的心理。在本回合中,作者通过对双方eyes前面修饰语的详略度变化,细致地描写出了当时谈判的紧张气氛。
The piggy eyes blinked, then hardened…
Springing to her feet, her face wrathful, gray-green eyes blazing...
本回合选用piggy和gray-green来修饰eyes,通过眼神对比描写出了奥格尔维和公爵夫人的个性特征。人们倾向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来表达尽可能多的语义信息,常选用单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组成形名结构。然而,出于表达需要,认知主体有时也采用较高的详略度,选用多个形容词来修饰名词[10]。一个形容词的详略度低于多个形容词组的详略度,随着形容词的增加,详略度也增加。
首先,piggy是一个详略程度较低的形容词,语义含量较为丰富,用来形容小猪一样的眼睛,也可描写人物的贪婪。Hailey用一个详略度低的piggy修饰奥格尔维的眼睛,是想让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奥格尔维在本回合中继续实施他的敲诈计划,挑明了公爵夫妇目前所处的状况。随着他像猪一样眼睛的一眨,他的贪婪暴露无遗。而且整个语篇多次用piggy来描写奥格尔维的眼睛,每重复一次piggy,详略度就增加一次。在后面他和公爵夫妇商量封口费的时候也用到了这个词,进一步突出了奥格尔维的贪婪。作者用形容词gray-green来描写公爵夫人的眼睛,详略度高于piggy。公爵夫人没有奥格尔维那么多想法,形容词gray修饰她的eyes,表明公爵夫人心里阴沉沉的,有人敲诈,肯定心里不愉快。用green来描写公爵夫人的眼睛,不仅突出她充满精力,早有思想准备,更能彰显出其贵族的威严气质。Hailey反复用piggy,表达奥格尔维前面说的都是事实,gray-green修饰eyes,则表达了公爵夫人并没有自乱阵脚,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威严,突出了权势关系的主题。
因此,在这一回合中,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斗争激烈。作者通过选用两个详略程度比较高的形容词来描写两个人物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互为映衬,使得人物形象愈发生动形象。由此可见,选择详略度更高的形容词,所包含的信息量就更大,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语篇,实现语篇连贯。
在第三回合的谈判中,奥格尔维娓娓道出车祸所发生的一切,包括公爵如何带情人去赌场,被公爵夫人跟踪以及公爵醉酒驾驶,撞死了一对母女等等,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作者通过使用隐性衔接手法——省略,来描写当时奥格尔维与公爵夫人的心理活动。
“…You can't possibly prove…”
“Lady, I can prove all I need to.”
在第三回合里,当公爵追问奥格尔维是如何知晓这一切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省略,使奥格尔维的言辞显得含糊不清,详略度较低,语义含量也低。省略这种隐性的衔接手法虽然使得句子详略程度不高,但是从整个语篇的角度来看,省略句确有其独特的魅力。尽管在这段话中奥格尔维的话语用词详略程度较低,显得模棱两可,但是在这含糊的话语之间,他给公爵夫妇提供了一个甚至比他们所知信息更重要的线索——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公爵的秘密,公爵的秘密恐怕是藏不住了。Hailey在这段大量使用俚语和省略的话语中,向读者展示了奥格尔维的确是有备而来,并且掌握了公爵的不少证据。
而在接下来公爵夫人这段欲言又止的话语中,作者也使用了省略的手法。Hailey通过省略prove后面的成分,营造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表现出公爵夫人其实还心存一丝侥幸,幻想着奥格尔维只是在恐吓他们,并没有掌握一切以及拥有实质性的证据。同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公爵夫人倔强和不服输的个性特征,其实这也是这些贵族高贵血统所决定的。但是当奥格尔维回答“ I can prove all I need to”时,详略度有所提高,语义含量更为丰富。奥格尔维如此清楚具体地表达,不仅表现了奥格尔维此时胸有成竹的心理,同时从侧面也反映了公爵夫人在这一回合输得一败涂地。
因此,在这一次较量中,尽管公爵夫人努力挽回败局,拼命反驳,但奥格尔维略占上风。作者有意在句式上运用隐性衔接,即省略,不仅使表达更加简洁,同时增加了详略度,使得语篇意义更加丰富,浑然一体,大大深化了文章主题。
第四回合中,在奥格尔维说出最重要的证据之后,公爵夫人完全放弃抵抗,奥格尔维开始主导着整个事情的发展。奥格尔维的敲诈计划得到顺利实施,公爵夫妇无力抵抗,听之任之。
“…through the basement, so's not to use the lobby. ”
The Duchess breathed, “Go on.”
“…They got a headlight trim ring…They got some headlight glass,…they reckon there'll be a brush trace. ”
“A what?”…
“Oh, my God!”
在这一次较量中,公爵夫人只说了三句话:“Go on.”“A what?”“Oh, my God!”。很显然,公爵夫人话语用词的详略度不是很高,表明心里没底了,表现出一种心理转变。但是在整个回合中,奥格尔维话语的详略度就比较丰富和具体了,一切都朝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因此,讲话也就越来越有底气了。
首先,奥格尔维说出为什么会对公爵夫妇产生怀疑的原因。因为他发现公爵夫妇回来的时候并不像往常是穿过门厅,而是从地下室。作者用lobby和basement这两个详略度较高的专有名词来表示门厅和地下室,表明说话者证据确凿,有把握和底气,而不是概括性较高的基本词hall和cellar,语义含量较为丰富和具体。奥格尔维能用详略度较高的lobby和basement这两个词来描述公爵夫妇肇事后的行踪,如此详细具体,从而也说明了奥格尔维的确掌握了公爵夫妇的行踪,并不是无中生有。紧接着,奥格尔维又具体地提出了警察发现的三个线索:headlight trim ring(前灯的框圈)、headlight glass(前灯玻璃的碎片)、擦痕(brush trace),这三个线索层层深入,增加了句法详略度,从而凸显了重要信息。信息必须具体和明确,因为通过这三件证物的判断,警察很容易找到公爵夫妇的肇事汽车。最后当奥格尔维深入具体地向公爵夫妇解释什么是brush trace,提供了及其详尽的信息,这无疑对于公爵夫妇来说是最致命的消息,直接将他们打入深渊,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这样的话,奥格尔维的敲诈计划也就得以继续顺利的实施下去了。
所以,在第四回合中,奥格尔维拿出关键性证据,给了公爵夫妇致命性一击,似乎牢牢控制了整个局面,公爵夫人不再抵抗。公爵夫人从头到尾只说了三句话,与奥格尔维话语信息量形成了强烈对比。这种现象颇具语言魅力,使读者感到前后呼应,层层深入,丝毫不觉冗词赘句。这样不仅增加了新信息的详略度,也增强了语篇的连贯程度。
在第五回合一开始,奥格尔维似乎完全占据着上风,同时他也希望在这一回合中取得完全胜利,顺利实现敲诈。而公爵夫人在冷静思虑后,直奔主题,询问奥格尔维封口费。当双方达成协议后,在金钱的诱惑下,通过cigar的详略度,勾勒出奥格尔维变得俯首称臣,乖乖听命于公爵夫妇的形象。
A wave of cigar smoke accompanied Ogilvie in.
Taking his time, Ogilvie removed the offending cigar…
Ignoring the Duke, Ogilvie waved the unlighted cigar under his adversary 's nose.
He lit the fresh/cigar.
The house detective took his time, leisurely putting a cloud of blue cigar smoke…
“This cigar bother in you, Duchess?”
Cigar这个词在整个语篇重复出现了很多次。重复是指通过重复词汇或者句子,以此突出所要表达的对象和主题。在文章一开始,Hailey通过使用cigar这个词描写了奥格尔维夹着烟进入公爵夫妇家里的情景。这样烟随人至充满意象的描写,将奥格尔维仪态粗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了他的卑微身份,与公爵夫妇存在着天壤之别,同时也将奥格尔维轻松愉悦的心情展示出来,表明他是有备而来,胜券在握。接下来作者用cigar这个词详细描写了奥格尔维灭掉烟这一动作,表现出尽管奥格尔维很自信,处于上风,但是面对公爵夫人灭烟的要求时依然不敢拒绝,侧面反映出下层人民永远无法反抗上层权贵这一事实,为结尾埋下了伏笔。紧接着,作者连续用三个cigar描写了奥格尔维在公爵夫人眼皮底下吞云吐雾的粗俗形象,当公爵夫人提出让他把烟灭掉时,他不屑一顾,完全不当一回事,甚至接着抽了一根烟。这一系列行为无不在挑衅公爵夫人的身份,表明奥格尔维在与公爵夫妇经过一番斗争之后,已经完全站稳脚跟,毫无畏惧。而在文章的最后,也是语篇的结尾处,奥格尔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动提出灭掉烟,对公爵夫人关怀备至。因为双方之间已经达成协议,奥格尔维获得一笔比他预料之中还多的财富,态度才会发生急剧变化,表现出奥格尔维的贪婪和势利,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公爵夫人的机智。
所以,在这一回合中,公爵夫人和奥格尔维处境发生巨大变化。在金钱的诱惑下,奥格尔维俯首称臣,唯命是从。公爵夫人反败为胜,化险为夷,成功收买了奥格尔维。本回合对cigar这个词重复描写的过程中,人物处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情节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在无形中推动着整个语篇的发展,也凸显了权势主题。
综上所述,作者用词讲究,精心挑选了一些详略度较高和反复出现的词以及句子来凸显语篇深层主题。即使没有很多的显性连贯,但是通过这些词汇和句法也实现了语篇意义的连贯,整个文章脉络清晰可见,使学生理解时得心应手,易于接受。
在该语篇中,作者很好地利用了词汇和句法的详略度,使故事的五个回合有机地构成了一个整体。在第一回合中,奥格尔维和公爵夫人进行了初步交锋。Hailey并没有用文字来呈现两者在初次见面时的场景,通过“看”的详略度变化来描写公爵夫人和奥格尔维的心理和社会地位。尽管奥格尔维有备而来,想要进行敲诈,但依然不敢在公爵夫妇面前造次,小心翼翼地进行自己的敲诈计划,体现了底层人民和上层贵族不平等关系的社会现实。在接下来的第二回合中,Hailey利用对“eyes”的修饰描写,表现出两人斗争激烈,但却难分胜负。Hailey分别通过两个形容词piggy和gray-green来修饰奥格尔维和公爵夫人,凸显了奥格尔维的贪婪和公爵夫人镇定自若的个性特征,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在第三回合中,作者利用省略这一隐性衔接手段,营造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气氛。奥格尔维在此回合的略占上风不仅表现出了他的有备而来,同时也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掌握事实的一方似乎会赢,为最后的情节反转埋下了伏笔。在第四回合中,公爵夫人仅仅只说了三句话。作者利用两人话语的详略度进行对比描写,表现出奥格尔维似乎控制住了整个局面,公爵夫人放弃了抵抗这一事实,同时也体现了上层贵族的权利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底层人民也可以对其进行挑战,将故事的发展推向高潮。但是在最后一个回合中,Hailey利用重复这一隐性衔接手法对cigar的详略度进行描写,使得故事结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爵夫人用金钱成功收买奥格尔维,化险为夷,奥格尔维主动提出灭掉烟头。这样的故事结局,显然出人意料,无形巧妙地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因此,这篇小说描写的不仅仅是贪婪的下层人物奥格尔维对上层贵族公爵夫妇的敲诈,更是公爵夫人利用其金钱和权势对奥格尔维进行“敲诈”,这样的“敲诈”与前者相比更为狡诈和隐蔽。作者通过使用隐性连贯这条看不见的主线,不仅反映了金钱和权势的重要性,更揭示了权势关系的主题——上层社会对下层人民统治和控制的不可逆性。
笔者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详略度理论对Blackmail这一语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隐性的衔接,得知作者真正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公平可言,事实不一定能说话。因此,如果能用认知语法的详略度理论来进行语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字面意义,更能理解字面背后的意义,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