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雄
(长沙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22)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本科教育质量有所下滑的状况,我国政府适时地实施了本科教学工程。由于“落后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影响大学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1],尽管保障和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关涉到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诸多因素,但从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入手则被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所认同。在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引入尤其值得关注,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新生研讨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取得了普遍推行,但在我国的开展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相关支持、保障措施和实施条件,另一方面则在于许多高校对其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够。因此,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和价值进行探讨实有必要。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由欧洲传统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习明纳”(Seminar)发展而来。“习明纳”是seminar的音译,原意为苗圃、发祥地、学术的温床。早在16、17世纪,受到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思潮的影响,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学者们首创了习明纳。现代意义上的“习明纳”则始于19世纪的柏林大学,是践行洪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独创精神与学术自由相统一和注重协作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洪堡看来,首先,大学是“探究的场所”,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教学应该与科研相结合,科学研究既是发展科学的手段,也是培养人才的手段;其次,大学所取得的教学、学习与研究的成果是通过个人自身并由个人自身获得的,个人应以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参与到各种精神活动中,这种独立性又是以自由作为保障的;再次,应以合作作为独立性和自由的补充,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仅仅能够使一个人弥补自己的缺陷,也能够使一个人成功的鼓舞其他的人。换言之,在洪堡看来,只有保证教、学、研的自由,才能充分舒展师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洪堡认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既是教师,又应该是科学研究者,受教育者既是学生,也应该是研究者,师生都应献身于科学,用比较系统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并为科学而共处。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授学生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在独立研究中获得启发。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并进一步指导、帮助他们从事研究,学生的主要任务也并不是学,而是教授的指导下协助教授进行科学研究,并逐渐养成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基于上述理念,洪堡及其同事创立了“习明纳”这种“仿佛把一切可能解决的问题的办法都提出来,仅仅使人做好准备,自己去从中找出最巧妙的解决办法,或者最好是仅仅从对一切障碍适当的描述中,自己去发明这种解决方法”[2]P74-75的教学模式。
概而言之,“习明纳”是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就某一课题结成学习或研究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以达成教学与科研双重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演进,“习明纳”形成了基本稳定的讲授-研讨的二元结构和程序,此程序包括教师宣布讨论主题和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教师组织讨论—教师总结与点评、讨论—教师对学生做出评定等六个阶段。
可以这样认为,在现代大学的发展中,基于洪堡的大学理念而创立的“习明纳”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柏林大学乃至整个德国科学的繁荣,而且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教学改革。“虽然不可能确定资金投入和科学成果之间的比重,但似乎可以有把握地说,德国政府从他们相当少的投入中,获得了学术进步的可观红利。”[3]P66其中,“习明纳”功不可没。“‘习明纳’是轮中之轴,是现代大学真正的具有生气的中心,是激动人心和富有创造力的力量。”[3]P76-771870年,曾在柏林大学学习的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将其引入哈佛学院,从而使美国大学开始朝着高深学术研究的方向前进。
20世纪中期,哈佛、南卡莱罗纳等美国高校为了促进新生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在借鉴、吸纳“习明纳”主要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新生教育传统,创立了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有学术性新生研讨课和适应性新生研讨课两种类型。学术性新生研讨课发端于哈佛大学。1959年,在因应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的挑战所掀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哈佛大学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开始尝试性地为新生开设研讨课。到1963年,哈佛大学正式将新生研讨课纳入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中。之后,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等诸多著名高校纷纷效仿,开设了新生研讨课。适应性转变新生研讨课则产生于南卡罗莱纳大学。1972年,作为应对校园骚乱事件的举措之一,南卡罗莱纳大学校长托马斯·琼斯(Thomas Jones)在校内开设了以加强师生沟通和促进新生适应性转变为目的的新生研讨课,并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成果,其101项目(University 101 Program)因效果显著而发展为国家课程,得到了几乎所有其他高校的借鉴和效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人士深刻地认识到,主动、有效的学习是学生成功和保持在校学生率的关键,遂陆续发表了《学生学习乃当务之急》《从教到学:高等教育的新范式》《强烈的期待:一种定位于国家民族的大学学习新愿景》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报告和论文,呼吁高等教育工作者改变对高等教育方法的认识,从关注“教”转移到关注“学”,强调应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以应对在工作场所、多样化的民主和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出现的挑战,从而推动了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大学中的深度发展。这些意见引起了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的高度重视,这些大学在采取多种措施改革本科教学的同时,纷纷开设新生研讨课,以回应报告中关于“建立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构建探究式的一年级教学、构建新生基础、使交流技能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培养团队精神”等要求。据博耶委员会2001年对全美123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有85.3%的学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其中有42%的学校新生研讨课覆盖半数以上的大学新生[4]。
为保障并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我国的清华大学于2003年为本科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之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一批研究型高校也跟进开设了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是主要由各学科的知名教授或其他专业教育工作者担任指导教师,专门为大一本科新生而开设的小班研讨课。尽管各国各高校的新生研讨课各具特色,但不论适应性的还是学术性的,以“学”为重心、以探究为主线、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则是新生研讨课的根本特征,也是其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征所在,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归纳起来,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主要聚焦于: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引导学生认识大学和熟悉学校环境、学习资源,掌握基础的学习技能;养成大学生应有的学习习惯,具备自我管理能力;4.培养学生的学术品质,体验研究的乐趣;5.指导学生初步规划大学学习生涯和人生发展目标。可以看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的旨在促进新生学习,帮助新生顺利实现从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换。
适应性转变新生研讨课大部分主题是大学学习技能和方法,内容涉及大学学习的特点、高效的学习小组、学习能力与风格、学术成功的秘密、有效的记忆工具、建构学术自信心及抗逆能力的技巧。学术性转变新生研讨课则涉及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辩论等高层次能力为导向的研讨,以及专题为导向的学术研讨,其内容带有导论、引论的性质。但又并非是全面系统的知识讲授,教师注重从自身专业研究的角度给予学生启发,选择的研讨主题往往是各专业的前沿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或是教师正在进行的研究,籍以拓广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未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研讨中,专业性本身仅仅是手段,激发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对所学专业和学科有深入的了解、扩大学生的学科视野、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和掌握专业特有的学习方法才是重点所在。
教学内容或研讨主题的确定注重教师的专业自主和学生的选择自由。特别是学术性转变研讨课的教师有着相当大的教学活动自主权,研讨课的主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主要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教师倾向于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或所属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带入课堂,学生也可自主选择教师和课程,使得教师的研究和教学有机结合,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和探索研究的兴趣。
新生研讨课类似于“习明纳”的讲授——研讨二元结构模式,摒弃了以往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学、小组合作和研究性等教学方法,同时也提倡采用实验、参观、调查、实践以及研讨、论辩、口头报告、讲演等,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力求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到主动学习、自律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着引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只在开始阶段讲授该专题的背景知识和当前研究现状,学生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体会探索的兴奋和研究的乐趣;积极的参与带来了更多正面的联系,而更多的联系也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或体验,培育了合作态度和交际能力。
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是否有效或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学生对大学教育主体性参加过程中所获得的深刻体验以及这些事物所激发的全新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良性循环”[5]P13。新生研讨课中,教师对学习的考核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标准答案。教师一般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案的合理性、组织讨论的效率、最终报告的表述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考核方式通常不采用分数考核,而是采用等级考核;考核结果多为通过和不通过两个级别。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经历实践、感悟、反省、认识概念化等一系列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渐养成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新生研讨课对每门课程的人数有严格的限制,如哈佛大学限制在12人以下,麻省理工学院每门新生研讨课的人数为8—10人,我国清华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人数则限定在10—25人之间。小班教学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保证学习效果。为了使新生从一开始就能与名师共享科学探究的经历和乐趣,培养追求科学、真理至上、严谨治学和反思批判的精神,新生研讨课对任课教师也有特殊的要求,学术性研讨课的主讲教师大多由著名专家、教授担任,在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一流大学,还推崇诺贝尔奖获得者上课。我国清华大学则由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知名学者开设新生研讨课。适应性转变研讨课则主要由受过专业的指导者开设,教师绝大多数是专门的学生事务工作者、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等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
本科教育质量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能否适应大学学习则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大学生数量剧增,学生群体的构成、需求及特性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新生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现象明显增多。究其原因,一是与大学生在实现上大学的目标以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减弱等有关,二是与基础教育阶段被动的、应试的或训练的学习有关。由于大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自主性、专业性、研究性,故新生大多感到不适应。新生研讨课则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规划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大学学习和专业的特点,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式转变,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过渡。
新生研讨课有助于克服现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缺陷,通过课程的实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良好的交流能力等重要的基础学养。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独立的学习能力,是学习成功的基础;探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和创造的基础;良好的交流能力包括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能力。这些基础学养无疑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坚实的支持。值得提及的是,新生研讨课大都积极地为新生提供听说读写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技能,使其学会在口头上和文字上都能有效地表达其学习或工作的成果。这也正是包括“习明纳”在内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
在学习化社会中,教育不仅仅要为学习服务,而且要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服务。大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通向终身学习的重要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现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态度、能力和习惯。要达成这样的目的,正如胡森所说,教育过程特别是教学方法就需要有大的改变,其焦点应该放在促进“学”上而不是放在如何“教”上;教学法将鼓励孩子更多的是自己去学习,要求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活动;课堂的规模和小组将根据任务而变化,组织更多的讨论和独立作业;学习的个人化要求教师从说教转变为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诊断者[6]P102。新生研讨课则可以被看做是现代大学对这种倡导的积极回应,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终身学习能力均可在新生研讨课上得到初步的培育。
新生研讨课不仅传承了“习明纳”学术自由、独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现代大学理念,蕴含着民主、合作、平等等现代教育的精髓,也有助于实现从应试的、被动的学习向“探究的自主的”现代大学学习范式的转换。在美国,新生研讨课教学形式是大学在新生阶段关注和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已成为大学生最好的学术经历之一,受到高校学生的普遍认同[7]。新生研讨课尤其在引领学生专业选择、培养新生学术能力、帮助新生顺利实现学习阶段的过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美国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在日本,伴随其本科教育改革,新生研讨课也成为其第一年最重要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其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2007年对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的第一年教育的调研显示,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大学占到了68.8%,其中国立大学为75.1%,私立大学为68.8%。我国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尝试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教学中学化、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下滑的背景下,新生研讨课特有的教育价值更显得弥足珍贵,其对于大学整体学习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也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