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助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路径优化探析

2019-02-16 07:47:43王莉芬朱惠延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督导一流教学活动

王莉芬,朱惠延

(南华大学 教学督导团, 湖南 衡阳 421001)

1 地方高校教学督导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关系

1.1 教学督导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的定位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要打造一流本科高校,关键在于一流的软硬件配套,软件方面,要具备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符合时代观念的育人理念;硬件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充足的教学资源以及专业的课程等。在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保障教学质量,教学质量高低是判断一流教育的关键指标。在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梳理各学科、各课程教学内容,剔除质量低下的“水课”,开设受学生欢迎、实用性强“金课”的背景下,各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就要更为注重教学质量,为教学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地方高校应引入教学督导机制,充分发挥其监督与指导功能,梳理高校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挖掘其中不合理之处,并基于高校实情制定解决方案。在教学督导过程中,也并非一味引入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依据高校的教育理念与自身定位,进行合适的指导与监督,从而才能发挥督导的有效职能,促使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更好更快地建设。

1.2 教学督导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的职能

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衡量一流高校的重要标准在于其是否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教育家眭依凡认为,相比打造一流学科的教育建设,显然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建设更为重要[1]。新时代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对地方高校而言,也对其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教育建设还是高校建设,其落脚点都在于人才培养。新时期要加速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就要紧抓高等教育的新内涵,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实现内涵式发展。基于此,教学督导职能发挥的基础在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确立方向后,将教学内容、管理所展现出的行为都朝着这一方向靠近,从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新标准下,高校应对现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分析,找出其中不合理之处,并进行改变,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职能,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充分保障。

1.3 教学督导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督导主要职能在于通过筛查、指导、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教学质量,可以说教学质量决定了教育建设的成败,同时,教学质量也是教育督导的落脚点以及建设督导体系的核心要素。教学督导作为第三方主体参与教学工作,通过客观公正地筛查教学各环节,反馈教学效果,为高校改进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提供依据,对保障高校教学质量、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督导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价值也体现在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管理优化等方面。

2 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教学督导问题分析

2.1 督导职能:权威性不高

当前,我国尚未出台高校教学督导的指导文件,各大高校也缺乏引入教学督导机制的经验,且多数高校在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后,并未制定全面、标准的工作规范,由此导致督导组织定位不清、权责不明,在实践工作中遇到重重困难,造成督导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例如,在部分高校中,督导组织缺乏独立性,也未分配行政管理权,只是作为教务处、高教评估中心等组织的附属部门,受教务处管理,且其定位就是教务部门的辅助,对高校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发现教学问题后,只能将问题反映给教务部门,由教务部门商讨对策,或是开展座谈会,导致问题难以及时处理。此外,督导组织作为执行组织,但却不具备相应行政效力,在执行任务时缺乏自主权,多个环节都要向教务部门报备,由教务部门审批后才可实施,由此导致实践中督导部门职能发挥受限,难以深入教学活动,加上督导工作束缚过多,严重弱化了督导工作的权威性。

2.2 督导评价:科学性不强

督导工作的其中一项职责就是基于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评价,反馈给教学主体,并作为教学决策的主要依据。当前,地方高校虽然对督导工作极为重视,然而拘囿于目光狭义与现实的复杂性,导致督导工作执行存在偏差。例如,督导工作只关注某个教学环节、课堂纪律以及教学模式,而没有基于实际情况搭建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2]。督导工作实践中,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督导人员前往课堂听课,通过一节或几节课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并对课堂环境进行检查,但却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把控,如教师备课、课后指导、教师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教学计划、知识更新情况等,在难以从全局角度分析的情况下,得出的评价结果必然会不够客观和准确,所提出的建议也可能与实际不符。长此以往,教师会认为督导只是一个形式,没有任何实际作用,从而对督导工作持漠视态度,最终的结果就是督导功效无法有效发挥,流于形式。另外,一些高校搭建了完善的督导体系,但流程复杂、环节众多,信息反馈滞后,由此导致对教师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弱化。

2.3 督导理念:创新性不实

由于地方高校缺乏督导工作的实践经验,所采用的督导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监督”,忽视“指导”的重要作用,督导内容也只是教学模式、课堂秩序等。例如,一些高校召集一批资历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督导队伍,但部分老师年龄较大,对新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不高,由此在部分情况下就会反对青年教师的创新做法;高校在建立督导队伍后,若没有特殊情况,督导人员基本都是固定的,在缺少新鲜血液注入的情况下,导致督导工作模式固化,人员以惯性思维开展工作,只注重执行而不注重反思,无法推陈出新。另外,部分高校对督导工作反馈的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在接到问题反馈后不能第一时间解决,在日常工作中也不重视对督导工作的培训,以检查次数与校园纪律衡量督导工作,由此导致督导工作偏向于纪律、教学模式的管理,而很少反思教学活动的改进[3]。种种问题都影响着师生对督导队伍的建设,当师生感到督导工作没有意义或是督导人员的地位与作用与其地位象征不符时,就会导致督导工作可信度降低。

3 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助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路径优化对策

3.1 强化督导职能和作用

随着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各界对一流教育建设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发挥教学督导职能,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是促进一流教育建设的重要路径。首先,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中,教学督导是极为关键的力量,其作为专门对教学活动监督与指导的组织,一方面要引导高校领导、师生具有优化教学活动的意愿;另一方面,还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管与检查,保障教学活动与管理环境的有序性与规范性,基于此,督导活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行政权力与资源支持才能顺利展开。例如,教学评估活动中,将督导工作的日常调研作为教师评职称、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以此提升教师对督导工作的重视;物质资源方面,高校应设立督导工作专项款,保障督导工作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督导组权威性与独立性,在此方面就需汇聚全校力量,各部门、各成员各司其职,配备良好的协同合作机制,一同履行教学质量保障职责。权利是督导组织职能发挥的重要保障,也是督导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由此不但有助督导部门及时掌握学校动态情况,了解相关教学资料,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教师责任感,使其能够更积极地配合教学改革,成为高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有力抓手[4]。

3.2 提高督导评价的科学性

督导工作的重心在于“监督”与“指导”,但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优化两个方面,因此,督导工作应关注教师需求以及督导过程的科学合理。督导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评估,并给予合理反馈,作为学校决策与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督导评价应秉承客观性、有效性、可信性等原则。首先,评价活动应严肃与谨慎,评价前应有目标、有步骤地搜集与梳理教学信息。只有在明确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才能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改革、实践提供明确方向,同时也能够凸显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其次,引入教师共同探讨评价方法与过程,通过教师参与,既能增强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又能提高教师对督导的认同。督导对象与目标不同时,评价的内容与方式也应有所差异,即评价应有重点和针对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在对教师的评价中,一级指标应当为素质、职责与绩效。评价标准方面,既要明确,又要符合不同专业教师的特点。教学是一项复杂、多维、创造的活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预料之外的情况,只有对此部分情况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发挥其特有价值。在评价教学质量时,也应从多个维度着手,在听取演示教学时,除了课堂中的表现,还应关注教师的备课与课后指导,督导评价也不是只以某单次活动为依据,而应当在一定周期内多次评价,贯穿教学活动始末。同时,督导工作不但涉及教师教学活动,还要对督导工作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即依据最终督导质量效益,对督导工作展开科学的评价。

3.3 推进督导理念的不断创新

在高校的督导队伍中,大多经历了由普通教师转变为督导人员的过程。虽然督导人员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活动的整个流程,但对其而言,督导依然是一项全新工作,需要端正工作态度,从头开始学习,建立新职位的思维与行为框架。首先,督导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督导理念,一是以“指导”为主,而非一味“监督”;二是双方平等,督导人员不能认为自身是监督者,就要管制督导对象,而是将自身摆在与督导对象同样的位置,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认真听取不同教师的意见,尊重不同教师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激发教师间的切磋与探讨,让教师意识到自身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以此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进。其次,建立双向督导信息反馈机制,教学活动设计多个维度,且实践中也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测的元素,对师生而言,有效的反馈是非常有价值的,督导人员通过在平常工作中收集与分析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或个人,帮助解决问题。对于工作中发现优秀教师的做法应进行表扬,号召其他教师学习。教学督导工作的根本不只在于维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能只是协调在教学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而应当从表面问题中找出根源,通过设立合适的制度彻底解决问题。此外,督导人员还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定期参与相关培训,拓展督导视野,肩负起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促进一流教育建设的重任。

新时期,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紧随教育发展步伐,开展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别敦荣指出,一流本科教育并非只存在于某些高校,也不是只有一流高校才能进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相比一流高校,地方高校虽然在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稍有不足,但其同样可进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在整个过程中,应提高对督导工作的重视,将多方面元素融入督导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以过程监控、课堂教学为着力点,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创新与优化督导方式,找到适合高校教学的督导路径,充分发挥督导的监督与指导职能,在高校一流教育建设中扮演好“顾问”的角色,为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督导一流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0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08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16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