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清松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压倒性任务是“育才”,高校思政课的根本性目标是“育人”,两者能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共同追求中找到契合点并实现统一。为此,高校卓越班的思政教育应探寻一种与“卓越计划”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以顺利达成“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20世纪教学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成果,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传统课堂、在线课堂和实践课堂的融合与协同,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卓越班思政教育的特性使其更适合采用混合式教学,以收到有效、高效和长效的教学效果。
2010年6月,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及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教育部启动了“卓越计划”。截至目前,已有210所高校、近千个专业入围了该计划。参与高校纷纷成立卓越班,作为落实计划的主要载体。
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卓越计划”有如下特点。在培养目的上,它不同于普通本科和研究生的学历与学术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职的实用技术教育,而是一种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专才教育,旨在培养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在培养目标上,它以服务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取向,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为本位,不同于以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取向、以培养社会化能力为本位的普通本科教育,也异于以就业为取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普通高职教育。在培养标准上,它按通用和行业两套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而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则采用一般学业标准。在培养模式上,学生由产学研共同体联合培养,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生要有一年以上在企业学习和参与科技研发或攻关的经历,企业也要派遣优秀工程技术骨干授课,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主体、学习主体及学习环境相对固定和单一的情况。在组织管理上,参与高校一般通过相关考试从校内各专业、各年级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单独编班,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实行“X(在校年限)+Y(在企年限,3≥Y≥1)”的学时制。
卓越教育的上述特点给卓越班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新挑战。首先,卓越教育虽是国家战略,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但也表现出很强的功用性,工具理性教育仍是其核心关切,这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理性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张力。其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迫使卓越教育的效果显现相对要短、快、显,而思政教育涵养学生三观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效果显现相对要长、慢、隐,两者在此方面也有差异。再次,由于采取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分割出产学研等多个单元,它们是在氛围和环境上都有显著差异的场域,场域的异质性使思政教育要转变理念、方式和手段并因地制宜,这对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最后,学生在校时间变短,如何提升思政教育效率并将其延伸至在企业接受训练的学生身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面对在“卓越计划”背景中产生的新挑战,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卓越班思政教育的特殊性,明确发力方向。在笔者看来,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卓越班的思政教育必须在切实服务卓越人才培养重心的基础上,追求并实现自身的目的和目标,否则,单纯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为由实施“自娱自乐”式的教育,只会争抢卓越班学生专业学习和训练的宝贵学时,对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影响。其二,卓越班思政教育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因为卓越计划就其性质看,属于精英教育,卓越班的学生一般智商更高、独立思考能力更强,如果三观教育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其专业教育也不能认为是成功的。其三,“卓越计划”的特殊培养方式决定了卓越班思政教育的主体、空间比普通班更多、更广,因此必须更加重视思政教育主体联盟的建设和空间协同。最后,卓越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专业背景具有多样性,身份具有多重性,这要求卓越班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更加多元、更体现综合性。
如果对卓越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张力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久而久之两者将各行其道,难以产生协同效应。为此,卓越班的思政教育必须进一步厘清并找准与卓越教育的交叠共识,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其立德树人的目的。本文认为,可从如下方面寻找交叠共识。
第一,教育性质具有同向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那种离群索居的抽象的人只在人脑的幻想中才存在,同时,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具体统一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所以,任何社会的“育才”和“育人”都是同向的,都反映着这个社会的需要和阶级属性。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此,尽管卓越教育的中心是育才,思政教育的中心是育人,但两者都必须牢牢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教育就成为两者的一个重要结合点,高校思政教育要把社会本位、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价值观渗透到“卓越计划”的专才教育中。
第二,教育目标存在共振点。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来看,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思政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同“卓越计划”“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综合、人文素质”[2]的理念和原则形成共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卓越工程师的卓越,“不仅仅在于其专业知识更多,也不仅仅在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而主要在于其综合素质更高”[3],要有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和工程观,也要有悲天悯人、胸怀苍生的人文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第三,能力培养具有通约性。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卓越计划能力培养的重心,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任何能力只有在“能力系统”中才能得到强化和提升,美国工程院与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发布的《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的工程愿景》,就将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归纳为由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和终身学习能力[4]组成的能力体系。这些能力要求同思政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部《意见》)中涉及的能力要求有很强的通约性。
第四,教育形式具有重合点。卓越教育格外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其专业教学的显著特点是注重学生学习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实践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的必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实践教育要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相结合”[5]。而教育部《意见》则明确要求高校所有思政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可见,在实践教育和教学方面,两者也有许多关键的交叉与重合之处。
第五,教育评价具有共同点。卓越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积累评价,更重视终身学习与发展、行业转型能力的评价”,强调当前评价和未来评价、知识能力评价与服务能力评价、专业素养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结合。我国思政教育目前也正走出单纯知识教育和“园艺化、功利性、工具性教学”[6]的误区,向“知、情、意、信”的教育本真回归,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更加突出思想认同和情感接纳的比重,教育部《意见》也要求思政教育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所以,两者在评价指标上也有很多共性。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一环,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培养出的工程师的‘人文品质’和‘人才档次’,决定了培养出的工程师是否真正‘卓越’”[7]。探索适应高校卓越班思政教育新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思政教育同卓越教育同心协力、同频共振,在“卓越计划”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而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一种现实选择。
混合式教学源于20世纪末在西方出现的混合学习理论(Blended Learning),是教学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产物。所谓混合式教学,从本质和内容而言,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媒体技术,提供与适当的学习环境相契合的资源和活动,让适当的学生形成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8]。从形式和载体来说,是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努力实现实体课堂、网络课堂与实践课堂三个教学空间与环节的互补。混合式教学所具有的课堂载体协同性、主体参与广泛性、活动形式多样性、评价指标综合性特征,符合卓越班思政教学的个性化需求,为充分释放卓越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交叠共识提供了现实的渠道,能切实提升高校卓越班思政教学的效果。
第一,传统教学能够作为“孵化器”和“交换机”,让思政教学更有效。要利用传统课堂讲理、讲透理的优势,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综合思维、历史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卓越人才的创新思维提供源头活水。徐匡迪院士就曾根据自身体会深有感触地指出,“工程的设计与实践中充满了辩证法,卓越的工程师和卓越的哲学家一样都是富于哲学智慧和‘身体力行’地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的”[9]。要让卓越班学生在课堂教学孵化出的多元思维方式中体验“观察世界的多种可能”的乐趣,在思政课的“无形之用”中收获“现实之用”,领略思政课的威力和魅力。
第二,网络教学能够作为“快递员”和“联络员”,将思政教育“快递”到企业,实现思政教学对在企学生全员、全天候和全方位覆盖,为师生、校企、学生之间搭起在线联络的平台,让思政教学更高效。卓越班学生有一段时间身处企业,分散性、流动性强,这给思政教学增加了难度。为此,可将知识性内容留给传统课堂,将课题、问题和专题放在网络课堂。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传播超时空性、资源共享性、形式多样性的技术优势,运用网络论坛、在线视频、QQ、微信和微博等现代传媒手段,积极开展慕课、SPOC(小规模有限在线课程)、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模式教学,将思政课开进企业宿舍、食堂、车间和实验室,最大限度延伸思政课教学的空间。网络教学还能实现卓越班思政教育的多体担责、多方互动、多向发力,便于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实训基地相互之间保持稳定联系,互通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化解在企学生的思想问题。通过建立“网上思政园地”,采用在线传道、授业、解惑以及网上辟谣等途径,将学生在接触社会时被传染上的所谓“秘闻”“内幕”“野史”等负思想能量清洗掉,传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第三,实践教学能够作为“试验田”和“训练场”,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天地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让思政教学更长效。要切实增进卓越人才培养的“红色含金量”,提升其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不仅要有即时性和短期性的评价指标,以解决学生“抬头率低”和“低头率高”的棘手问题,更要建立长远性、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实现高校思政教学效果的“后劲”和可延续性,防止高校思政教学与社会环境影响的脱节。另一方面,单靠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独白”和“漫灌”,难以守住思政教学的阵地,难以奏响意识形态之战的凯歌。从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其切实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所以要通过实践教学这一形式,架起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而产生的“意识震惊”提供一个缓冲区。此外,由于卓越教育通过产学研使卓越班学生比其他在校学生先行一步体验社会生活,所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可在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同时“搭载”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见缝插针地对其进行社会史、技术史、企业史、创业史、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社会责任、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