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浅探

2019-02-15 08:39罗志芬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意义小学语文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习惯培养于学生成长而言的重要性,并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等,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意义;对策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巴金也曾说:“孩子成功的教育要从培养好的习惯开始。”儿童时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学生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活等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该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当将知识的培养与习惯的养成有机整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阅读习惯、练笔习惯等,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格外强调“效率”一词,如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诚然,高效率,事半功倍;而低效率,事倍功半。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课前预习为例,具有良好预习习惯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总能够快速地理解、吸收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从不预习的学生,总是会出现“听天书”的现象,学习的效率可想而知;又如,在日常的语文学习活动中,由于小学生知识积累不足,导致在阅读、写作中会经常遇到生字词,一些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能够快速地借助工具书把握生字词的读音、内涵等;而从不查阅工具书的学生,生字词永远都是生字词,学生的词汇积累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格外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改变过去“高分低能”的教育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其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自律性,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这种“自主性”其实就是学生能力的直观体现;另一方面,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课外阅读的习惯,写随笔的习惯、观察的习惯等,都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以课外阅读为例,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坚持每日阅读,并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心得写随笔,写读后感,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多,如预习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写作的习惯、观察的习惯、书写的习惯等。在这里,基于篇幅限制,笔者主要谈学生预习、阅读、写作习惯的培养。

(一) 课前预习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预习的习惯至关重要。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将课余时间用于学习而不是盲目的娱乐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文本生字词的读音、内涵有全面充分地理解,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听课将会有的放矢,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听天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阅读的习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积累不足,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大量阅读,夯实语文学习基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不得少于150万字,而对经典诗文的背诵不得少于150篇,由此可见,知识积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多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課内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也要强化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课内与课外的有机整合,方能促使学生语文阅读效率的提升。

(三) 写作的习惯

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参加实践活动后写感想的习惯;每日练笔,写日记的习惯;阅读之后写读后感的习惯等。长期的练笔、写作,必然会激活学生的语文写作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共同努力,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带头示范、监督管理作用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示范、引领和监督管理息息相关。可以说,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很多小学生都是“不自觉”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通过一些半强制化的手段,督促、监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预习、阅读、写作等,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以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课前阅读,并在每堂课开始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习惯自然养成;又如,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读书会”“阅读月”等活动,在班级中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 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发挥家长的育人职责

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家长的作用不可小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队伍中来。例如,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的监督、管理,有利于改变学生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状,积极阅读,取得好的阅读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长的育人职责,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士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6).

作者简介:

罗志芬,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猫场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意义小学语文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