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研究

2019-02-15 01:49赵勇为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校企

赵勇为

一、研究背景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016年教育部等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指出: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2015年10月12日由教育部發布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指出组织教师企业实践,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旅游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区域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立足本地的旅游一线复合型人才,这使旅游职业教育散发出蓬勃生机。师资建设是实现旅游职业教育可持续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双师型”旅游教师是旅游中职院校发展的骨干和脊梁,对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师型”教师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深度对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走校企联合之路,校企合作是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二、基本概念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培养、科研活动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培养满足企业需求、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998年,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有很多种,常用的定义标准主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说,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双素质”说和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双职称”说等。无论哪种定义,“双师型”教师都应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良好的教研教改能力、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职业岗位标准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研究设计

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整理文献资料,构建理论模型,设计中职旅游“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量表,并整理出初步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问卷调研和深入访谈掌握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以及访谈得出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维度。

四、研究数据分析

本研究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2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为86份,有效率为93.47%。笔者对5名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教师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整理调研数据,得出研究成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中的题项进行进行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得出KMO值为0.839,表示这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小于0.001,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具有相关性,也很适合做因子分析。各因子旋转后提取载荷在0.5以上的因子,在各因子中有5个公因子特征值大于1,同时这5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是72.268%,这说明提取的这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各题项内容对各公因子进行命名,分别为聘用机制、学习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然后确定了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构成维度。

五、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教师现状

(一)教师来源结构单一,“双师型”教师岗位实践能力薄弱

通过调研数据可知,现阶段中职院校的旅游类专业教师主要是通过公开招考或学校招聘方式入职,而这些教师绝大部分是来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他们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岗位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实践教学经验。通过对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招聘条件分析得知旅游专业教师招聘是以学历作为首要条件,极少学校将职业能力作为招聘的条件,甚至有些县级学校为解决专业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对教师是否具备中职旅游服务类教师资格证不做要求。这导致的结果是新进教师只懂理论不懂实践,不能达到职业教育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使学校“双师型”教师结构失衡。从中职旅游类专任教师结构来看,高级职称教师比重少,旅游类专业带头人非旅游专业科班出身,专业团队缺乏领军人物。中职旅游类具有双证的“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整体素质不高,职业技能证书的取得主要是通过培训学习,而不是以实践操作能力为考核依据;一些“双师型”教师有实践工作经验,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因长期与职业岗位实践脱节,专业技能退化,知识陈旧。因此,中职学校旅游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呈现出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职业发展的要求的现状。

(二)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缺失

教师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但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却普遍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中职学校关于旅游专业的校企合作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即学校将学生输向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及实训设备。而在校企合作中进行交流的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的管理者,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参与甚少,甚至有些教师对学校的合作旅游企业的文化、主营业务、服务操作流程一无所知。调研数据显示: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参加岗位实践的人数不足调研总人数的50%。究其原因,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满足其稳定人力资源的需求,而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这导致了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呈现时间短、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合作过程中,由于中职旅游类教师课程任务较重,所以参加企业岗位实践一般是选择暑假或寒假,因此岗位实践具有时间短、要求高等特点,这导致许多企业不愿意让教师真正深入具体的生产实践或者服务项目中,从而导致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并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所以也很难在校企合作中快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三)“双师型”教师成长动力不足

中职旅游类合作企业以酒店为主,而教师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动力严重不足。教师的专业成长依赖于其在专业实践中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在调研中发现,年轻教师深知自身专业的短板在于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有意向通过酒店企业实践提高自身的岗位操作能力,但是对于深入酒店企业基层岗位进行实践的积极性却不高,年轻专业教师对托盘、摆台、铺床等体力消耗较大的基础技能操作和岗位实践持有一定抵触情绪。而成熟型教师认为自己在职业教育行业从业多年,熟知教材中技能操作的流程与要领,并具有指导竞赛的相关经验,所以认为自己进入企业参加岗位实践的必要性不大。此外,中职旅游类专业师资薄弱,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学校未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激励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所以,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和外拉力不足。

六、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构建

(一)改革校企合作聘用机制,扩宽技能教师进入渠道

中职学校在人才聘用机制上应打破学历本位的思维定势,采取全职或兼职的形式从旅游企业和行业中聘用工作经验丰富的职业能手和技能精英作为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有效拓宽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渠道。同时对于新进教师的招聘适当放宽年龄条件,增加旅游从业经历,招聘过程摆脱以学校为主体的招聘方式,即学校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进行考察,旅游企业对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考察,开创校企合作聘用机制,从源头上保证“双师型”教师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

(二)搭建校企互动学习机制,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

中职学校要以项目为驱动,充分发挥校本学习和企业学习优势作用,建立校企互动学习机制,利用学校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帮助教师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把握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特点和模式;利用顶岗实践训练帮助教师学习技能知识,掌握如餐饮摆台、客房铺床、导游带团等旅游类专业核心实践操作技能,适应当代旅游职业发展的需求。校企合作应以岗位职能要求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校本教材的研发,此过程中促进旅游理论教师和企业实训指导教师相融合,实现教师理论与技能的同步提升,以及教研教改与行业发展的双向共进。

(三)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政企校三方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规范文件,将“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学校教师评定职称、晋级的硬性指标,明确专业教师进企业的职责,保障教师进入企业的权益。旅游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师进行岗位实践规章制度,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指导,例如,酒店企业可针对专业教师的需求安排轮岗制,让专业教师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定期实践。学校应制定“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包括“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双师型”教师聘用制度、“双师型”教师津贴和“双师型”教师考核制度等,通过制度化管理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高。

(四)创建校企联动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成长的动力

“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所以学校应将奖励机制转化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的内驱力,主要通过物质激励、职称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来促进旅游专业教师自我成长。比如,通过对“双师型”教师设立专项津贴,给予物质奖励,增加课时标准等方式改善“双师型”教师的经济待遇;使积极参加企业岗位实践的教师享受企业工资和教师基本工资双重待遇,教师在教研教改中取得成果后,学校应予以奖励。学校应将“双师型”教师作为选拔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年度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设立“双师型”教师工作室,从根本上改善“双师型”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吸引和鼓励旅游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发挥“双师型”教师引领作用

评价机制对中职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成长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在调研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重文凭、轻技能;重科研,亲实践;重证书,轻实操。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把成长重心放在了学历提升、论文发表和考证上,而对进入企业进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度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因此,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結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将旅游行业标准纳入“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考核评聘中,把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实训指导能力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作为考评的重要指标。并在此过程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能力进行判断、分析,有效发现“双师型”教师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技师学院旅游管理系)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校企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