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空间差异分析

2019-02-15 03:14邵俊敏
古今农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竞争力江苏因子

邵俊敏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区域农业竞争力是指地区农业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和不断获利的能力,其竞争主体是整个农业产业,它是反映地区农业生存与发展基础、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性概念。为对人民公社制度末期(1980年)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本文尝试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江苏各地区之间农业竞争力的特征和差异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并对其作出综合评价,以找出各地区农业竞争存在的优劣势,总结人民公社制度末期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强弱的原因,对当前促进江苏整体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一、研究区域概况

江苏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境内河流纵横,江、淮、沂、沭、泗等水系贯穿东西,太湖、洪泽湖分布苏南、苏北,气候温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近代以来一直是著名的农业大省。新政权成立以来,江苏省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虽遭到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一度出现滑坡,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有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必须对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彻底改革。1979-1980年为江苏省农村改革的摸索试点时期,根据中共中央相关会议精神,全省各地共选择5.6万个生产队(占全省生产队总数的13.1%),进行了粮、棉等大宗作物联产计酬的试点。1981-1982年上半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江苏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江苏省农村人民公社制度最终走向消亡,1980年是江苏省人民公社制度存在的末期。1980年延续了1975年的行政区划。江苏全省设有7个地区和7个省辖市,分别是徐州地区、淮阴地区、盐城地区、扬州地区、南通地区、镇江地区、苏州地区和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南京市下辖江宁县、江浦县、六合县,属于管县的市,其余省辖市均属于位于地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均以工商业为主,种植业可以忽略。本文研究数据横向覆盖江苏省7个地区和南京市,共8个地理单元。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全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科学性、评价方法选择的合理性和相关统计数据的精准性。本文选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主要包括:

(一)评价指标体系

全省区域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还要反映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实质。本文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并结合人民公社制度末期江苏省自身农业发展状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农业基础资源、农业投入产出以及社员收支水平作为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级评价指标,选取1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建江苏省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指标体系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努力揭示区域农业竞争力主要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

(二)研究方法

为全面涵盖所需信息,本文共选取15个相关变量,其中有些变量可能展现的是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同一方面,例如全年播种面积和生产大队数量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但都是农业基础资源的外在表现。因此,将这些相关指标进行有效综合是全面、精简了解区域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基础。在众多相关的指标中找出少数几个综合性指标用以反映原来指标所包含的主要信息,需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表1 1980年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又称因素分析,是通过寻找众多变量间的公共因素,从而达到简化变量中存在复杂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即通过寻找变量之间的相关点,将由众多指标组成的变量集群整合成少量的几个共性因子,这些共性因子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原变量集群的信息内容,保证重要信息不会丢失,进而采用更少的公共因子来解释研究问题,降低了研究的复杂性,是依赖于相关矩阵内部关系,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能够有效地避免统计过程中相关信息重复叠加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通过对已有统计量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物以类聚”的统计方法与过程,即把分类对象按一定规则分成若干类,这些类不是事先给定而是根据数据的特征确定的,对类的数目和类的结构不须做任何假定。同一类里的这些对象倾向于彼此相似,而不同类里的对象倾向于不相似。聚类分析利用对属性变量值的科学统计克服了主观因素影响,实现对孤立数据进行符合客观实际的分类,进而帮助研究者找出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的同质性与差异等。本文选用系统聚类法对因子分析得到的江苏各地区(市)农业竞争力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进行分层分类,能够更直观准确地反映江苏各地区(市)的农业竞争力水平。

(三)研究数据来源

根据上文构建的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基本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农林厅和江苏省统计局联合编写的《1980年江苏省农业统计资料》,经整理得出江苏省8个地区(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如表2。数据主要涉及农业基础资源、农业投入产出、社员生活水平3个方面。

表2 1980年江苏各地区(市)农业指标值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农林厅:《1980年江苏省农业统计资料》中各相关章节的表格数据,部分数据经整理而得。

三、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过程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步骤如下:

1.数据适用性检验

因子分析是从众多的原始变量中提取公因子,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原有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果原有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则无法找出其中的公因子,在因子分析时首先需要对原有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表对原始数据的效度进行评价,以观察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在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适用性检验时出现了相关矩阵非正定矩阵的情形,原因在于本研究的样本量只有8个,而指标达15个之多,由于在分析过程中往往只抽取部分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85%),特征值过小意味着方差贡献率也会很小,一般不会被选作公因子,因此非正定矩阵对因子分析结果影响并不显著,原有变量适合进行相关性分析。

2.提取公因子

公因子选择解释的总方差表(表4)给出了每个公因子所解释的方差,“提取平方和载入”一栏显示,前3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6.844、6.145和1.168,并且所解释方差的累计和已达到94.379%,说明这3个公因子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原15个指标变量所包含的重要信息,“旋转平方和载入”一栏中经因子旋转后得到的每个新公因子方差贡献率稍有变化,但最终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仍然保持不变,说明提取这3个公因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信息量丢失较少。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3.因子的经济含义

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初始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结果见表5。由表4可以看出15个指标分别被哪个公因子所解释。第一个公因子(F1)在农村公社劳动力数量(X1)、全年播种面积(X3)、有效灌溉面积(X4)、生产大队个数(X5)、农业机械总动力(X6)、化肥施用量(X8)和农业总产值(X10)上有较高的载荷,共有7个指标。第二个公因子(F2)在农村用电量(X7)、社员人均总收入(X12)、社员人均各项费用(X13)、社员人均分配总计(X14)和社员人均分配收入(X15)上有较高的载荷,共有5个指标。第三个公因子(F3)在年末耕地面积(X2)、大牲畜总头数(X9)和粮食、大豆亩产(X11)上有较高的载荷,共有3个指标。

表5 旋转后的成分载荷矩阵a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4次迭代后收敛。

4.农业竞争力得分及综合排序

通过上述分析仅能得到对各指标的因子分类结果,为了获得关于江苏各地区(市)农业竞争力水平更加直观的分析与评价,需要利用回归法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得到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6)。

表6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旋转方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根据表6成分得分和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可以得到3个公因子的得分函数,得分函数可分别表示为:

F1=0.162X1+0.056X2+0.099X3+0.170X4+0.181X5+0.122X6+0.092X7+0.136X8-0.063X9+0.144X10+0.068X11-0.021X12+0.035X13-0.057X14-0.068X15

F2=-0.068X1+0.061X2+0.021X3-0.113X4-0.146X5+0.125X6+0.104X7+0.087X8-0.185X9+0.070X10-0.151X11+0.225X12+0.113X13+0.285X14+0.282X15

F3=0.078X1-0.267X2-0.169X3+0.093X4+0.148X5-0.068X6+0.066X7-0.046X8-0.468X9+0.029X10+0.421X11-0.076X12+0.094X13-0.178X14-0.176X15

为对江苏各地区(市)在全省区域农业竞争力中的地位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在考虑标准化的3个公因子得分之后,还须按照其旋转平方和载入后得到的方差贡献率(见表4)为权重,计算各地区(市)农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得分(ZF),其计算公式如下:

ZF = 0.407 13F1+ 0.333 93F2+ 0.202 72F3

将1980年江苏各地区(市)农业竞争力评估指标数据带入以上计算式,计算得出江苏各地区(市)3个公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以及排序情况,经整理得到表7。

表7 1980年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得分及排序

图1 1980年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聚类分析谱系图

5.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江苏8个地区(市)农业竞争力的层次和梯度,以能更好地反映各区域农业发展的程度和差异,找出每类的共同特点。本文在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的基础上,将原始15个指标变量的信息浓缩在3个公因子中,使用该3个公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出分类结果聚类谱系图,如图1。

根据分类结果聚类谱系图(图1),1980年江苏8个地区(市)农业竞争力聚类情况可列表如下(表8):

(二)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分类分析

对江苏各地区(市)的农业经济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直观地展示了地域农业竞争力的空间差异。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人民公社制度末期江苏8个地区(市)的农业竞争力可以划为4种类型:

表8 1980年江苏8个地区(市)农业竞争力聚类

第Ⅰ类是沿海沿江特色作物农业竞争力优势区域,沿海农业区包括盐城地区和南通地区。沿海农业区是成陆较晚的滨海平原,位于江苏省东部,具有比较典型的沿海气候特征。该区开垦历史较短,是全省可垦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至上世纪80年代初垦殖指数仅41.20%,棉垦区仅占40%以下,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区种植业以棉花为主,是全省主要棉花生产基地。沿江农业区包括扬州地区和镇江地区。扬州地区地处江淮之间,在微地貌中,可分为圩田、平田、湖荡等农业类型,区内光、热、水资源配合较好,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很有利。该区宜稻又宜麦,对棉花、油菜及其他农作物亦较为适宜。镇江地区的地貌类型比较复杂,低山、丘陵、岗地、冲沟和河湖平原交错分布,土地资源在全省位居中等。新政权建立后,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逐渐提高,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较快。粮食总产结构的历史特点是:夏粮比例小,旱谷不稳定,水稻定大局。作物布局,总的以稻麦两熟为主,但南北差异较大。

第Ⅱ类是传统农业竞争力较强区域,包括徐州地区和淮阴地区。徐淮地区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一个农业区,农业生产在该区占有重要地位。该区属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区内以沙土、花碱土为主的区域适宜种植棉花、烟叶、糖料等经济作物。该区原为全省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但自黄河夺淮以后,原有水系遭到破坏,带来大量碱性泥沙,加之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多变和不稳,致使该区生态恶化,易旱易涝,十年九灾,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新政权建立后广泛开展了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初步控制了洪水危害,提高了排洪抗旱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1970年代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的建设,有计划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旱改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第Ⅲ类是传统农业竞争力弱势区域,主要包括南京市。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也是华东地区第二大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发达。新政权建立后行政区划经过数次调整:如1962年南京市六合、江浦2县划归扬州专区,江宁县划归镇江专区;1971年江浦、江宁二县划入南京市;1975年六合县又划入南京市,行政区划频繁调整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的。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北连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从地貌看,南京市分为两个类型区:一个是宁镇扬丘陵岗地区,另一个是长江冲积平原区,农业地理条件相对省内其他地区并不优越。上世纪70年代以后南京市农村经济结构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农村工业的发展使传统种植业生产受到影响,农业总产值在农村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农村的工农业发展在各县间呈现出不平衡性,越接近城市的县的农村工业越发达,江南比江北的县发达。

第Ⅳ类是农业生产水平最高和农村经济最富庶区域,主要包括苏州地区。苏州地区地处太湖平原,境内湖泊众多,河港纵横交叉,有利于水源的调蓄和地面小气候调节。农业生产有较大的适应性,宜于稻、麦、油菜等作物的高产。人多地少,土壤肥沃,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复种指数较高。新政权建立以来通过建立农牧、农牧渔和粮桑牧结合,种植绿肥,发展“三水”以及增施有机肥料等措施,培肥了土壤,提高了复种程度,因而农作物产量得到大幅度增加,土地生产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部分农村片面追求增加复种,不注意养地,使土壤肥力和理化性状趋于退化,该地区仍然是全省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五、结语

根据1980年江苏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形,在因子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将江苏8个地区(市)的农业竞争力分为4类,聚类结果基本符合地区农业发展状况。人民公社制度末期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自然资源禀赋和传统种植结构是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相对于其他产业,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耕地、降水量、光照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基本的农业区划。早在1934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就根据江苏省稻、麦、棉、桑、杂粮等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将全省划分为徐淮旱粮区、沿海棉区、淮扬宁镇籼稻区和江南稻丝区等4大农业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全省各地区(市)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省内徐淮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沿海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棉花,苏州地区主要农作物为稻谷,农业种植结构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特征。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在投入产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亩产,以及农业总产值、社员收支水平,从而决定各地区(市)的区域农业竞争力。

(二)农业政策调整和农业技术应用是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

新政权建立后,参照苏联经济管理模式,采取指令性计划形式,以行政手段调控农业经济运行。例如1966-1975年为“文革”时期,农业计划工作也受到严重冲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限制发展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从1979年4月起,又大幅度提高粮棉油等18种主要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收购牌价比上年平均提高21.1%,其中棉花提高17%,油料提高23.9%,同时对粮、油的超购部分再加价50%、棉花加价30%。农业政策的调整对农作物主产区的影响是深远的,部分农作物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因政策调整得到扶持而另一部分农作物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则受到抑制,直接结果是影响了各地区(市)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区农业竞争力。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内涵之一,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农业机械使用、使用化学肥料等。以农业技术运用为例,上世纪70年代后治理措施从单项治理逐步发展为综合配套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调整了农作物种植布局,引起了种植业地理集聚区域的变动。农业技术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地区(市)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从而影响各地区(市)农业产出水平,最终影响各地区(市)的农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竞争力江苏因子
数读江苏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数独江苏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数读江苏
影响因子
江苏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日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