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癫患儿的临床效果

2019-02-15 07:27陈婷婷李婉卿钟桂梅
医疗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左乙拉西例数

陈婷婷,李婉卿,钟桂梅

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4例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6例;强直-痉挛发作21例,强直发作10例,痉挛发作15例,失神发作3例,失张力发作2例,局灶发作13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VPA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2.8)岁。LEV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儿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入院时均经脑电图和临床诊断,符合癫诊断标准,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正常,排除其他重大疾病。

1.2 方法

VPA组给予口服丙戊酸钠口服液[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35,12 g:300 ml/瓶],初始剂量按20 mg/(kg·d),分2次服用。经1周治疗,如未能控制发作,按5~10 mg/(kg·d)增加剂量,最大剂量控制为30 mg/(kg·d)。LEV组给予口服左乙拉西坦片(UCB Pharma S.A.,注册证号H20140642,规格:0.25 g),初始剂量按10 mg/(kg·d)治疗,分2次服用,后逐周增加剂量,最大至30~40 mg/(kg·d)后维持治疗。

1.3 临床评价

观察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达到剂量标准后,症状完全控制为完全有效;症状频率减少75%以上为显著有效;症状频率减少50%~75%为有效;症状频率减少低于50%为无效;症状频率较治疗前增加25%以上为恶化。治疗总有效率=(完全有效例数+显著有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两组治疗后3~6个月内连续复查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嗜睡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VP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LEV组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VPA组有6例出现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LEV组有5例出现头痛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LEV是第二代AEDs。其作用机制是与突触囊泡蛋白2A(SV2A)结合,这与其他目前可用的AEDs不同。SV2A在突触前末梢的存在表明其抗癫功能可能是基于影响调节突触小泡的释放。虽然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其可调节SV2蛋白的相互作用。因此,维持突触中SV2和突触结合蛋白(SV2结合蛋白)的正常水平,可减少癫发作。LEV口服后几乎完全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如果每天服用2次左乙拉西坦,则在1 h内出现血浆浓度峰值,并在2 d内达到稳态浓度[6]。赵均峰等[7]对116例癫患儿采用LEV治疗,发现癫症状得到显著 控制(

总有效率85.34%),不良反应率20%,说明该药安全有效。金超[8]在对108例癫患儿的治疗研究中发现,LEV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8.9%,同时还具有改善患儿认知功能的作用,不良反应率较低(13.0%),适合用于癫治疗。也有研究者比较了VPA和LEV的治疗效果,如苏晓琳[9]选取80例癫患儿进行研究,发现2种药物治疗效果相当,安全性和有效性无差异。而肖斌[10]对2种药物疗效研究得到相似的结果。

猜你喜欢
左乙拉西例数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更正
冰糖葫芦
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