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杨华民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在科技发展、经济转型背景下,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牢记培养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于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明确指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2]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改革传统观念,更新工作方法,因材施教地采取各种有效途径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3]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其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4]。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从早期竞赛化向突出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转变,从最初的零散不成体系向制度化和体系化转变,从只针对少数精英学生面向针对全校学生的分层级分类别转变,从单一课堂教学到多种模式的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的转变。[5]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一,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其二,功利性较强,视创新创业教育为精英教育和就业的补充,经常被视为第二课堂;其三,流于形式,多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其四,创业盲目性强,科技创业比例及成功率都很低;其五,实践平台不足、教学体系不完善,以及教学活动设计不足、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6]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亟待改善,创新创业教育亟需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雄厚,依托特色专业平台优势有利于走科技创新之路,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及创新创业成果的培育。笔者以长春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建设为例,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第一,依托“光电”学科专业特色,结合“双创”教育,确立人才培养思路。长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主要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教育体系和培养机制,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坚持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大光电”学科体系,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增进光电特色与其它专业的相互融合,用优势学科带动其它学科,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催生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帮助学生成才就业。以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发挥其辐射和联带作用,有效带动其它专业的协调发展。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多渠道筹措资金,孵化学生的创新成果,由创业带动就业,形成良性循环,全面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同时,确保学校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优秀专门人才。
第二,深入剖析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结合光电特色学科体系发展建设,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对高等教育而言,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就是遵循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使用相关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创业思想与技能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要深入培养方案内核,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大光电”学科体系的构建,势必带动各个专业的协同发展,以“光电技术”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将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一种“广谱式”教育。它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普及性,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所有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基本目标是“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构建包括“通识型”“嵌入型”“专业型”和“职业型”四个层面的体系架构。“通识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启蒙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嵌入型”是结合各个专业的不同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创造、创新、创业;“专业型”是针对有明确创业愿望的学生开办创新创业精英班,提升学生创业实战技能;“职业型”是对初创企业者进行“继续教育”,以职业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帮助创业者渡过企业初创期。
第三,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光电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各专业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设置6-8个创新创业学分并写入新版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必修环节。通过调整优化课程,构建“大光电”学科体系,增进光电特色与其它专业的相互融合,扩大光电特色影响力,带动其它专业协调发展;打破专业壁垒,增强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合力推进相关网络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设小班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养成,通过慕课、资源共享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立足专业教育实际,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把不同背景的学生组织到一起,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创新创造[7];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通过“做中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实现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以及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四,落实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在注重学生文化知识拓展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等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与专业知识的学以致用。创新创业实践是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获得实际经验的最好方法。在校内外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能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提供全方位的实际操作机会。
要借助并整合学校和社会的力量,积极完善四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一是“创新体验类”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环境为全部学生提供体验式基础教学。二是“创新训练类”实践基地,主要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科研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这一基地训练中,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三是“创新竞争类”实践基地,主要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提供实践环境,为一些具有创业潜力的学生提供指导,同时要适当给予项目启动资金。四是“创业孵化类”实践基地,主要是通过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小企业发展的创业园。孵化基地要为学生提供资金、融资和法律支持等,帮扶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智力保障。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一批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必须要有创新和创业精神,不断改革创新创业激励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运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和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和创造潜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中除了需要具有学术水平高的理论科研型教师在专业层面上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还需要成功的企业家、行业协会的专家等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
主要从以下方面完善师资队伍的整合与建设:一是在所有学院内部成立各自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着重在专业层面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以及创新技能培养加以指导培训,进一步推进“师生共创”;二是建立教辅系列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从思想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是在学校层面上进一步整合创新创业师资,实现教师跨学院、跨专业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四是借助创新创业导师库大平台,为有需要的学生联系教师的跨校指导;五是聘请校外成功企业家,开设创业课程,孵化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动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培训。
第六,以“学科竞赛”为推手,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科竞赛不仅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7]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学科竞赛既强调实用性,又强调创新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赛促学”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目前,教育部、教育厅、行业协会等各级部门发起的各类学科竞赛门类齐全,能够满足所有专业学生的需求。例如,工科门类下的“光电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等;理学门类下的“数学建模大赛”“物理学术竞赛”等;管理学门类下的“ERP沙盘企业模拟经营大赛”“‘互联网+’财会大赛”等;文学门类下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面向各门类专业的综合类竞赛项目,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等等。结合各类大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关注学生选拔与团队组建。专业技能竞赛是具有很强专业性和针对性的竞赛。可通过举办校内竞赛的方式选拔有热情、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并且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进行分配组队,做到文理交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其次要精心组织培训和实践。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针对参赛学生进行分层次指导和训练。大赛前,邀请不同背景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完成竞赛作品、论文编写和答辩报告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以及展现自我的能力,也就是综合创新创业能力。赛后,有投资融资机构表示,愿意进一步与获奖项目治谈合作,助力学生自主创业。学科竞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实践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创业孵化提供了条件。
第七,建立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的有效机制。建立高校与社会互惠互利、多方共赢的有效运行机制,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证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体实践方式有:建立“产、学、研”全面合作联盟,促使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平台对社会开放,架起学校与社会合作桥梁;吸引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项目、经费、政策等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应用创新和创业项目的锻炼机会,吸引社会力量共同为实践育人出资献力;通过同校外科研院所、行业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建立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产学研合作联盟协同科技创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产品技术升级等。落实校友基金,借助成功企业家和校友助推“投资+运营”快速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新思路,让企业见到效益,也能为学校找到适应市场的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共同营造支持和促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良好环境。
学校充分发挥光电学科优势,依托优势学科的各类高水平平台(如:国家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省部级科技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外基地密切合作,打造了“学校+学院+校外”和“国际+国内+校内”三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倡“师生共创”、“毕业生与在校生共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自2007年以来,学校共立项项目13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19项、省级项目260项,数量居省属高校首位;项目完成情况良好,结题率达95%,优秀率达60%。学校每年统一发布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竞赛70余项,参加学生超过1万人,达到在校生数的60%。竞赛项目数量、参与人数、获奖数量和级别均居省属高校首位。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排名逐年提高,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排名分别为全国第73位、第64位和第50位。[8]上述成果中“大光电”学科体系下的学生项目参与度和获奖贡献度占总获奖成果的比例超过80%。
近几年,学校创新创业工作保持了“三个稳定”、“一个提高”,即升学率、升学质量、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高;保持了两个鲜明特色,即光电特色鲜明和国防特色鲜明;保持了两个较高满意度,即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达到了90%,毕业生连续三年获得“吉林省十大创业先锋”称号。学校在创新创业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报道和宣传,在社会各界引起积极反响。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高校”,被航天科技集团授予“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
依托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推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长春理工大学依据上述培养举措,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的培育方面成效显著。以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便于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从而推进其它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确保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向社会输送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优秀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