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匮要略》“分消法”及其证治规律

2019-02-15 21:03钱伟强马晓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利小便方中茵陈蒿

钱伟强,王 敏,马晓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何为“分消法”?查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有论“八法”[1]:“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方剂学》[2]对其中“消法”的解释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此法适用于饮食积滞、气血瘀滞、癥瘕积聚、痰饮水湿、疳积疮疡等病症。可见,此“消法”只有“消”、并无“分消”之意。笔者拟从经典中探寻“分消法”的源头,以求明确此法的内涵,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 “分消法”溯源

1.1 “分消法”起源于《黄帝内经》 此法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3]。《素问·汤液醪醴论》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这些治法均体现了因势利导,就近祛邪的学术思想,即根据病邪所在的病位予以施治,使治疗方向更加明确。但就《黄帝内经》原文看,所论治法尚属单一,未明言多法合用,也尚未提出与治法相应的具体病名、证型及方药,故可以理解为《黄帝内经》仅是“分消”理论思想的雏形。

1.2 “分消法”始用于《伤寒论》 《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4]。此为湿热发黄兼表的证治,方中麻黄可辛散表邪,连轺、赤小豆可清利湿热,全方汗法与清法共用,共奏表里双解之功;《伤寒论》第236条云:“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方中茵陈蒿清热退黄,栀子清利小便,大黄通利大便,全方清法、消法、下法并用,能使二便通利,湿热尽除而黄去。可见,“分消法”始用于《伤寒论》,并提出其具体病证及方药,是对《黄帝内经》治法理论的率先运用。但《伤寒论》中“分消法”的适用病证及方药尚不多,现代文献报道亦较少。

1.3 “分消法”充实于《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第18条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第11条道:“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足见这是对《内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所谓“分消法”,并不拘泥于一种治法,即在同一病证中,根据病邪的部位、性质、变化趋势等,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治法来分消病邪,使之从不同途径排出体外,从而恢复人体生理功能的综合性治法。《金匮要略》中运用“分消法”所治的病证及方药颇多,可分为“表里分消”“前后分消”和“上下分消”3种[5],详述于下。

2 《金匮要略》“分消法”

2.1 表里分消 “表里分消”为同用汗法和消法,将水饮或湿热之邪以发汗和利小便方式排出体外的治法。

2.1.1 湿病——风湿在表 《痉湿暍病》篇第21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曰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本病风湿在表,且有化热之势,方用麻杏薏甘汤轻清宣泄,解表祛湿。麻黄、杏仁宣肺解表,使在表之邪由汗而出;薏苡仁甘凉,既能清热,又可化湿利水,令湿气从下而祛,可谓汗、利两法同用,表里分消。

2.1.2 痰饮病——下焦饮逆 《痰饮咳嗽病》篇第31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这里“脐下有悸”,乃膀胱气化不利,饮停下焦,水饮与正气相搏逆动所致。故用五苓散之茯苓、泽泻、猪苓淡渗利水,温化下焦,使脐下水饮从小便而出;配用桂枝发汗解表以散饮。尤在泾云:“多服暖水汗出者,盖欲使表里分消其水”[6]。全方消法与汗法并用,祛除水饮,共达表里分消之效。

2.1.3 水气病——皮水为病 《水气病》篇第5条:“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皮水因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水郁而化热者,治用越婢加术汤。方中麻黄、生姜解表发汗,使大部分水气从汗发之;又以白术配伍麻黄、生姜利湿下浊,使水饮病邪从小便去之。同篇24条:“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乃因水气壅盛,阳郁较甚,治以防己茯苓汤。方中防己、黄芪益气利水;桂枝、甘草、黄芪振奋卫气,以助散水;桂枝、茯苓通阳利水,共成表里分消皮水。

2.2 前后分消 “前后分消”为用消法和下法,将水饮、湿热与积滞等邪从大小便排出体外的治法。

2.2.1 痰饮病——饮聚成实 《痰饮病》篇29条:“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因脾胃运化失职,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致水饮湿邪滞留肠间,故用己椒苈黄丸。方中防己、椒目渗湿除饮,引湿邪从小便而出;葶苈、大黄开肺、利肠,逐实邪从大便而出。此乃前后分消[7],攻坚逐饮,化气行水。

2.2.2 谷疸——湿热俱盛 《黄疸病》篇第13条:“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本条论谷疸湿热两盛证,用茵陈蒿汤。方中茵陈蒿、栀子内清湿热、主利小便;大黄泻热祛瘀,兼通大便,可使湿热之邪从前后二阴分消去之。

2.2.3 黄疸——热盛里实 《黄疸病》篇第19条:“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论及热盛里实的黄疸证治,用大黄硝石汤。方中栀子、黄柏泄热利小便;大黄、硝石攻瘀泻大便。前后分消,以达退黄之效。

2.3 上下分消 “上下分消”乃清法与下法、消法同用,将水饮、湿热、积滞、痈脓之邪从上焦清透和下焦通利二便以祛邪的一类治法。

2.3.1 百合病——变发热者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8条云:“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百合病是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方后注“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可见除症见明显发热外,还应伴有小便短涩不利,方用百合滑石散。百合可润肺清热,以清水之上源;滑石清利小便,使热从小便而解,如此一上一下,可谓分消去邪。

2.3.2 肺痈——邪实壅滞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治肺痈之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所论肺痈为邪实壅盛所致,方用苇茎汤。方中苇茎清肺泄热;薏苡仁淡渗利湿,透邪以小便;桃仁活血祛瘀,亦有润肠通便之效。故本方在上可清肺化痰排脓,在下能将痈脓从大小便祛除,共奏上下分消之功。

2.3.3 酒疸——热重于湿 《黄疸病》篇第15条:“酒黄疸,心中懊,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饮酒过多,湿热蕴中,可致酒疸,治用栀子大黄汤。方中栀子、豆豉上清心膈之热;大黄、枳实下泄胃肠积热,如此使湿热从上下而除,分消实邪。

3 《金匮要略》“分消法”证治规律

3.1 体现脏腑经络相关性 《金匮要略》 “分消法”的运用,乃基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即脏与腑、脏腑与经络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紧影响。如,肺痈在脏,治用苇茎汤,可清肺利肠,上下分消痈脓,体现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相关性;再如,皮水病位在四肢皮肤,见“一身面目黄肿”,又可见“小便不利”等症,可知其为表里同病而侧重在表,故用越婢加术汤解表为主,兼清里利水,如此表里分消,体现出经络与肺脾的关系。

3.2 针对病邪与病势程度治疗 “分消法”的运用,主要针对病情复杂、合邪较多者。如前所述,在表有风、寒、湿邪等;在里为湿热、气滞、痰饮、水气、瘀血、宿积等,并且病邪有表里、上下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阳证、实证。故需同时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法来分消病邪,方能奏效。

“分消法”的运用,往往针对病势程度较急、较重者,予以分消。如,痰饮之下焦饮逆证,其中下焦水饮有向上向外之势,且见“吐涎沫而癫眩”之状,可知饮逆之势较急,故以五苓散汗利并用,表里分消,令饮祛则安;再如,肠间饮聚,病位偏下,阻滞气机,津不上行,故见“腹满,口舌干燥”,可知此水饮较重,故用己椒苈黄丸重在治下,导饮邪从大小便出,前后分消,以达利饮逐水行气之效。

3.3 《金匮要略》“分消法”用药规律 表里分消:寒湿在表,则用辛温之麻黄、桂枝以温散解表;若风湿在表有化热之势,可配用薏苡仁、赤小豆以轻清宣化。里有痰饮水湿,则用桂枝配茯苓、泽泻等,温化淡渗以利水湿,要在通畅表里之气机,以祛合邪。前后分消:大多病情较重,胃肠湿热作祟,或郁久化热,且多为有形实邪,故需分治于前后。前以防己、椒目、茵陈蒿等利水泄热,后用大黄、芒硝等泻下攻积,如此前后分消,使邪速去。上下分消:多为热邪弥漫人体上下者,分消以清上攻下。上热在心肺膈,可用百合、栀子、豆豉、葶苈之品清泄上焦;下热在膀胱或大肠,可选滑石、薏苡仁、桃仁、枳实下瘀血湿热,上下分消,以撤病势。

可见,《金匮要略》“分消法”的运用,体现出需辨病位的表里、病邪的性质、病势的轻重,而后“随其所得”选方用药以分消之。

4 “分消法”的现代应用

后人继承了分消法理论,运用颇多,如表里分消,陈霞波等[8]发现湿疹为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从表里着手,调和营卫,疏利三焦,表里分消,达邪外出。王莹威等[9]经临床应用发现,用表里分消的方法治疗心源性水肿疗效甚好;如前后分消,王晞星[10]在常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前后分消的方法,一方面通调水道,下利水湿,另一方面泻热通便,导水从大便去,治疗幽门梗阻,疗效显著。李晓媛等[11]认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从症状上属“黄疸”范畴,运用该法攻积通腑,利水祛湿,能有效治疗;又如上下分消,蔡光先[12]经研究发现治疗脾胃系疾病,需清热除湿,上下分消以通络脉。胡思荣[13]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咳嗽是由于肺脾肾失调,导致水湿痰饮代谢异常,故应分清上下病源。

5 小结

总之,《金匮要略》中“分消法”的应用,可分为表里分消、上下分消、前后分消3种,且其应用过程中均可体现脏腑经络间的相关性,并可依据病位、病势不同而分法而治,亦需依据病邪性质不同而辨证用药。因此,“分消法”与八法之“消法”有所异同。两者治疗的病证的共同特点均存在有形实邪,但“消法”使有形邪气逐渐消散的一类治法,且病位单一,病势较轻;但“分消法”需同时运用两种及两种以上治法来分消病邪,且疾病病位较多,病势较重。现代医者对“分消法”的研究更加深入,应用也越加广泛。本文仅对《金匮要略》中“分消法”加以详细探析,故对“分消法” 的理解尚不全面,仍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利小便方中茵陈蒿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综述
“基于心,准于行” 党建与企业发展相融共生
五味子酒助眠
咽干,喝甘桔冰梅饮
茵陈蒿汤临床研究进展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伤寒论》辨小便在黄疸病中的应用
细辛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浅析
茵陈蒿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