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

2019-02-15 20:34金孙磊
关键词:资本家非公有制陈独秀

金孙磊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封建统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封建主义复辟的可能性扼杀在历史的潮流之中,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家主权、民族危机、阶级压迫等社会现实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劳苦大众的“奴隶状态”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而所谓民主共和的国家已经变成了资本家压迫人民的工具。对此,中国该往何处走、怎么走?成为了摆在无数仁人志士面前的时代课题。陈独秀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各种不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思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指出:“马克思派的科学社会主义最好。”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时代动因。

一、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形成的时代动因

陈独秀同情广大的劳苦大众,同情他们的悲惨境遇。他认为,劳苦大众所从事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理应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相反,那些压榨劳苦大众的资本家是社会的无用之人,他们不但以各种名义强占了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且还腐蚀了广大青年的思想,更为严重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而社会主义则是治疗资本主义这个“药罐子”的“药根子”。

(一)中国劳苦大众牛马式的悲惨境遇

随着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模式在中国的广泛运用,传统手工业如秋风扫落叶般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传统手工业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成为了一无所有的“自由民”。对于这些“自由民”来说,能够去资本家的工厂里做工以获得微薄的工资是“幸运”的,因为这些工资可以让自己及家人维持生存所需。从事这个世界上最神圣职业的工人异化成了资本家的奴隶,成为这个社会最“卑贱无用”之人。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的垄断、对上层建筑的霸占以及对资本的“科学运用”,颠倒了这个社会正常的生产秩序,摧毁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关系。对于这些自由的劳苦大众来说,教育、卫生、医疗、住房等生存问题均不在资本家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只是资本家工厂里某台机器的一个可以替换的零件而已。广大劳苦大众虽然也痛恨资本家,但因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及强有力的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因而他们只能接受这种压迫,只能过着“当了一件破棉袄,买来二升米,一家老小才吃得个半饱”[1]267的生活。陈独秀正是看到了劳苦大众牛马式的悲惨境遇、听到了来自贫民窟里的哭泣声,于是,开始寻找一种可以解救这些劳苦大众的方法。最终,陈独秀选择了“马克思派的科学社会主义”。

(二)中国游惰阶级享乐式的幸福生活

与中国劳苦大众牛马式的悲惨境遇相对应的则是中国游惰阶级享乐式的幸福生活。劳苦大众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并没有归劳苦大众自己所有,而是进了没有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资本家的腰包,成为了资本家追求美好生活的新资本。资本家以红利或者利润等看似天经地义的说辞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仅仅需要支付一点工资来维持工人最低的生活需求即可。因此,中国的资本家可以坐着汽车四处兜风,可以佩戴价值不菲的金银首饰,可以“肥鱼大肉嫌腻口,海参鱼翅又嫌腥”[1]267,中国的劳苦大众则生在贫民窟、劳在机器前、死在贫民区。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必须要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实现复归。陈独秀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马克思派的科学社会主义”才可以使人复归于人自身,才可以实现人自身的解放。

(三)中国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

劳苦大众长期牛马式的悲惨境遇与游惰阶级长期享乐式的幸福生活带来的就是整个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劳苦大众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既没有用于为社会增加公共福祉,也没有用于改善其生存环境,仅仅用于资本家个人的享乐以及对工人的进一步压榨。长此以往,劳苦大众的生存条件会越来越差,能够购买的生活资料也越来越少,造成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需求的相对减少。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资本家因其无限的贪欲以及资本的本性大肆地扩大生产,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待售商品的绝对增加,其最终结果就是商品向货币的转换愈发困难,进而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家破产、工人失业。无业游民数量的增加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形成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这种畸形发展的直接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固有的弊端,也就是资本的私有化、生产的过剩化、分配的不公化。陈独秀认为,要“清理地基”,改变中国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只能采取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

基于上述原因,陈独秀指出“马克思派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有讲的现实性,而且还有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他开始在各种场合“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2]399,成为宣传“马克思派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锋。

二、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的核心内涵

陈独秀所倡导和宣传的社会主义既不是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也不是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而是建立在客观的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陈独秀在宣传“马克思派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非人力可以阻止,是客观规律。陈独秀指出:“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一定的轨道,中国也难以独异的。 ”[1]279他认为,社会历史的进化是按照历史的发展阶段自然演进的。社会主义的工业时代是资本主义的工业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资本主义得以迅猛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本的集中以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些优势恰恰也是其走向覆灭的导火索,尤其是财产私有下的资本集中。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是为资本家个人的私利而生产的。相反,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整个社会的物质需求,在于获取使用价值,因而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坐享其成,静静地等待历史的自然演进,而不去努力创造。实际上,我们需要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加速这一历史进程。

(二)劳动阶级要通过革命实行劳工专政并警惕资本主义复辟

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要解决中国青年之思想问题、劳动者之苦难境遇就需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人,通过暴力革命等手段,征服压迫工人的资产阶级,建立代表劳苦大众利益的社会主义社会,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工人受着资本家的压榨与剥削,用自己非人的遭遇来满足资本家神仙般的逍遥生活。陈独秀指出,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某天资本家发善心,也不能寄希望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政治和法律可以实现事实上的公平。他认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1]257劳苦大众的苦难境遇已经容不得我们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而必须采取激进式的革命方式将压迫自己的资本家“拉下马”。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才能将那些轻视、侮辱和束缚的锁链彻底挣脱掉!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唯有采取“清扫地基”式的革命方式,才能改变资本主义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建立一个代表劳苦大众利益的国家政权即劳工专政。

此外,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较为理性的认识。他指出,我们劳动阶级在建立劳工专政的国家政权之后,仍要时时刻刻谨防资本主义复辟。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得到充分巩固之前,在私有财产观念在人们的心里尚未得到消灭之前,资本主义的复辟仍然是有可能的。资产阶级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在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较劳动阶级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劳动阶级要想征服他们固然很难,征服后想永久制服他们,不至死灰复燃更是不易”[1]253。我们劳动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之后,需要大力发展实业和教育,不断增强本阶级的实力。此外,劳动阶级还需要积极利用国家政权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而铲除资本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强调实行对外开放

在经济上“幼稚”的中国,应该采取何种生产方式,陈独秀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陈独秀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罪恶的,必须要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加以取代。所谓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将“财产私有”变成“财产公有”,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共占有。社会主义并不反对资本,因为资本是这个社会最为重要的东西,它是由工人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我们反对的乃是个人占有这个资本,利用资本增加他的私有财产的资本主义。”[1]340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允许私人经济的存在,私人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社会主义采取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指的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普遍的生产制度,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并没有禁止个性即私人经济的存在,也不是禁止一切私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陈独秀主张“行向社会主义的社会”。所谓“行向社会主义的社会”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可以采取劳工专政的“国家资本主义”方式来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陈独秀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需要实行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既然不能离开世界而独立——即各国亦不能离开世界而独立——那么经济情形,当然与世界有密切的关系。”[3]84数百年来,资本主义发展早已改变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相对独立的状态,历史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历史,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世界。

(四)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

民主思想在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陈独秀把近代民主制称为近代人类社会的三大天才发明之一,与科学和社会主义并驾齐驱。他认为,民主不是某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而是永恒的存在,是一切社会形态所追求的基本原则之一。倘若没有民主,那么,政治以及国家都将瞬间灰飞烟灭。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民主,尽管其是少部分人的民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反对资本主义而连同反对民主制。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官僚制需要民主制来做消毒剂,否则,就会形成“斯大林式的官僚政权,残暴、贪污、虚伪、欺骗、腐化、堕落”[4]352,就是挂社会的名号而做非社会主义的事情。陈独秀指出,无产阶级的民主是大众的民主,而不是小众的民主。无产阶级的民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门面语,而是大众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的真实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更加的民主。同时,陈独秀也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否则,就会出现一个斯大林倒了,会有无数个斯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的局面[4]354。社会主义的制度是好的,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闭着眼睛享受这种好的制度所带来的福利。民主的发展需要制度来保障,否则,我们的民主就会陷入空谈。

三、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的当代价值

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其中一些“天才萌芽”式的设想已经成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并得到了实际运用。可见,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仍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不忘初心不走弯路和邪路

社会主义不是一种静态的、停滞的社会发展模式,而是一种不断革新、不断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需要的动态的社会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近70年来,我们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受西方意识形态和实践模式的影响,我们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等方面容易走弯路和邪路,因此,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初心,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的拥护。所谓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解放、谋福利和谋幸福的初心,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初心。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的初衷,否则就会失去根基,成为无本之木;只有不忘“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只有不忘初心,我们才不会改旗易帜、卷起红旗,走上邪路或歪路。

(二)坚定不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也是解决我们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风险,尤其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大环境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由于非公有制经济更具有活力和弹性,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无论是在政策制定上还是在现实竞争中都应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地位,保证其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此外,还必须明确的是,非公有制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以生产社会主义物质财富为目的的经济,而资本主义经济则是以实现资本的无限扩张和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经济,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任何企图否认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都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

(三)矢志不渝坚持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大船在风云变幻的大海中乘风破浪,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驾护航。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民主是破解“历史周期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同时,民主也具有共性,发展民主需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正如陈独秀所说,我们不能因为反对资本主义而去反对资本主义的一切。此外,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因为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资本家非公有制陈独秀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加强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股票融资市场——2011年非公有制上市企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