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民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我国现代化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共产党人的长期思考和探索,从一穷二白的物质环境、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中走出的。
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1949年10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扫清了阻碍发展的道路。
建国后,以毛泽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系列合乎中国国情需要的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针对当时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私有性、非协作性、非现代性的国情,通过公私合营、赎买等多种方式,对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制度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如何迅速改变“一穷二白”落后的面貌,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工业国的转变,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但苏联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而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工业化模式,我国没有盲目地照搬套用。毛泽东认为,苏联工业化的做法不适合中国实际,主张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立足国内现实情况,应采取更适宜中国自身特点的方式、方法,注重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平衡。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加强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党中央探索适合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有助于中国工业化的顺利推进,为我国社会均衡发展提供了总思路。
党的八大以后,在实现我国“工业化”这一目标基础上,根据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毛泽东等领导人经过深入思考,逐步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设想,力争到20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至此,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工业化”演进到“四个现代化”,尽管当时人们对“四个现代化”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对“四个现代化”的内涵并不十分清楚,但它给人民带来了憧憬美好未来的希望和“战天斗地”的动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激励了一代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当惊世界殊”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合乎建设现代化需要的理论实践探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建国伊始,国家贫穷落后,现代化建设又受到“苏联现代化模式”的影响,加上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外部国际环境险恶,在此情况下,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困难重重,但我国现代化建设一直没有中断,并使新中国实现了改天换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内涵的科学理解不断深入。尤其是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逐步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替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历史潮流,尊重人民愿望,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国策,把全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重新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开启了“跨越发展”的模式。
邓小平在总结以往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如何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他还描绘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宏图,第一步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争取到20世纪末,使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下一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改变了以往“追、赶、超”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从此,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清晰、内容更切合实际。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20年间,我国抓住时机不断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大,综合国力突飞猛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任务,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和谐”目标内涵从社会延展到人与自然,战略格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就加入了美丽的向度,向中国人民发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号召。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十九大报告鲜明地表达了党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政治传承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是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宣言书。
综上论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从中国式的“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再到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开创了一条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是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3]1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长期现代化建设实践检验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开创了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道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道路。“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4],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尽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走过一些弯路,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始终保持着正确的前进方向。
正是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扫新中国建立伊始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阴霾,面对上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威胁而牢牢掌握国家命运,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国力。新世纪我们从容面对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途径,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华民族经过“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积累而厚积薄发,综合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强起来时代”,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5]。
建国近7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也使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转变。从“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新时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广大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更好生活追求的不断提升,现代化建设目标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而不断与时俱进。用中国智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建设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 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3]152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富国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国家才会富强;只有国家强盛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渴望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而激发出的创造力、创新力和发展活力。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的现实依据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
“当今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世界观、两种意识形态的大碰撞时期”[6],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仇视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西化、分化、瓦解”的策略坚持不变。尤其是“东欧剧变”“苏联易帜”后,他们把“和平演变”的矛头主要对准中国,无端指责中国,强行推广资产阶级价值观,通过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蛊惑人心,鼓动“颜色革命”,企图推翻党的领导。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持续不断,某些时候还表现得异常尖锐。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猖獗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活动逐渐发展成“动乱”,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改头换面,不断变换策略。一方面,排挤、否定、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又局部抬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言人挖空心思地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戏说革命先烈,颠覆英雄人物形象,毒害青少年的健康心灵,扰乱人们思想,破坏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又鼓动“台独”“藏独”“港独”等敌对分子频频滋事生非,制造事端,企图分裂中国。不管是资本主义思潮还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其实质就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企图利用“和平演变”搞乱中国、搞垮中国;其根本目的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发展停滞,打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其险恶用心就是使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沦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无论资产阶级自由化如何改头换面,花言巧语,都改变不了为资产阶级逐利服务的根本目的,改变不了其侵略的本性,改变不了搞乱他国,使之陷入混乱、冲突、战乱的境地,从而实现奴役他国的套路。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直在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邓小平同志曾旗帜鲜明地指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1]123他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个斗争将贯穿在实现四化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本世纪内要进行,下个世纪还要继续进行”[1]379。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7]。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8]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之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会自行消亡,只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功实现,才能彻底粉碎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的企图,才能消除滋生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土壤。所以,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决抵制资本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的渗透;必须高度关注引发社会主义“变质”的潜在威胁,要警惕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侵蚀,及时把各种排挤、否定、淡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定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持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总之,回顾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我们理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谨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