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2019-02-15 17:36马雪梅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马雪梅 李 雪

( 1.成都中医药大学党政办公室,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资产管理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学生是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路径,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全面展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五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对二十世纪中国革命政治、军事、发展理论的大范围实践经验的总结,他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是毛泽东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本课程通过给学生展示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的创新性精神,进一步分析毛泽东能够不断创新、不断取得辉煌成绩的主客观原因,从而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培养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笔者拟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剖析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视频《走近毛泽东》,使学生从直观、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中了解毛泽东生平,感受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增强学生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在讲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着重讲解以下几个问题。

1.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创新的动力

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们为什么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人类的创新驱动力来源于自然和社会生活,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确立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再由理想和信念内化而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产生创新内驱力。

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告别父母,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临行前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言志诗句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本里。毛泽东来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立下人生志愿“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青年毛泽东则树立了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革命理想。他为救国救民而刻苦学习,博览群书,锻炼体魄,磨练意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富强奋斗了整整一生。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内化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内在的创新动力。

2.坚定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是创新的保证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支配调控自己的行动从而排除内外干扰,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毛泽东在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后,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他都始终执着追求、矢志不移。“以天下为己任的”毛泽东总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即使是为革命痛失六位亲人同时遭受党内右倾路线的排挤和斗争的时候,他都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信仰取得最后的胜利。R·特里尔说“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的不屈不挠,在于他的精神锐气以不可抵御之势注入世界意识之中”。同时,毛泽东崇尚“动”的人生哲学,以冬天洗冷水浴和游泳来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并认为”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健康的体魄是工作事业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不断通过奋斗、运动和拼搏,来磨练意志,实现“身心并宽”。

3.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基础

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与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才会有宽广的视野,才能有创新的能力。

毛泽东渊博的知识是他成功的坚实基础,也是他创新精神的奥秘所在。读书是他一生的爱好,他的成功是与他的一生勤奋好学,博览全书分不开的。毛泽东勤奋好学,从经、史、子、集,到马列经典,从稗官野史、笔记小说,到世界各国名著,几乎无所不读。毛泽东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善于学以致用。毛泽东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思想中不自觉融入的传统文化优秀因子,成就了他用通俗语言解释深刻道理,表达方式具有民族性并为人们喜闻乐见。他将《汉书》提倡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和作风在革命实践生涯中加以继承和提升,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结合起来,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经典的完整的表述。教学中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需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只有不断学习,获得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我们才能更加开阔视野,找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研究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设本课程目的之一“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创新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际,使之得到创造性地发展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研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路径及思维方式,对当代大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着重讲解以下几点。

1.坚持创新必须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任何一种理论创造都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同时又要有所创新和发展。毛泽东深刻阐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他认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不能教条地死记硬背和机械复制。教学中引导学生必须把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创造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尊重前人,珍视前人探索的思想成果,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

2.坚持创新必要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也是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基础。20世纪初期的中国,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要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放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去。先后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重要的哲学著作。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发展和创新。历史上正因为有了遵义会议的思想解放,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才有了后来的毛泽东思想;正因为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解放、拨乱反正,才有了后来的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向学生强调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很多方面是无经验可遵循的,是一个异常艰辛的探索创新过程。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绩得益于毛泽东等领导人对“实事求是”的灵活运用。坚持创新,就要把这一活的灵魂运用到工作和学习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并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

3.坚持创新必须勇于敢闯敢试、注重实践

创新是指“敢于冲破旧思想、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和主动精神,在复杂、迷茫、艰苦的情形中有所发明,有所突破”[2]。也即是说,创新强调的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性的思维发现问题,并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立足国情,深入思考了中国农民运动模式,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构成,最终踏上了在中国农村进行革命探索的新道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十月革命模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新道路。教学中,向学生强调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育学生不必迷信传统、书本和权威,即使那些被证明是真理的知识也不能将其绝对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敢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创前人没有开创的新事业,不断地历练出求实精神、批判精神,敢想、敢做的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实事求是”定乾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