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分析

2019-02-15 15:46:56邢友华龙2秦小群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长湖莱芜市巡河

邢友华 江 龙2 秦小群

(1.莱芜市城乡水务局,山东 莱芜 271199;2.烟台市水文局,山东 烟台 264000)

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湖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依法依规落实地方治河湖管河湖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破解“九龙治水”不力问题,促进河湖生态持续改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莱芜市共有大小河流400余条,各类水库220座,河库数量众多,水问题成因复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解决复杂水问题,改善并保持河库良好水生态环境,任务繁重艰巨。按照传统管理模式,四级河长湖长共1000多人巡河库、20多个市级河长制湖长制成员单位协作、几百名河库管理员管理、河库问题督办、群众举报投诉等业务均需专设人员管理,环节多、层级多、流转慢、不易监管。为此,需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管理体系,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创新监测、监管、预警方式方法,实现各级河长湖长巡河库督查、各河长制湖长制成员单位工作协同、河库问题督导督办、河库管理员巡河库、群众监督举报等河长制湖长制基础工作全部在线管理,实时动态掌握,系统自动考核评分,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河长湖长履责尽职意识,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动员各方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河库问题的及时发现、处置和解决,不断强化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多方监督、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促进河库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确保按期实现建设“秀美河库、生态莱芜”的工作目标。

1 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构成

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围绕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应用需求进行统筹规划与建设,以为河长、湖长提供信息服务和助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为核心,重点完善信息共享、河库巡查、工作考核、公共参与等功能,实现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数字化管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库数据库建设、河库一张图、智能考核、公众投诉管理等。

1.1 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1.1.1 河库数据库建设

为快捷、高效地完成河库日常管理保护工作及满足河长、湖长、公众了解掌握河库相关信息的需求,建立河库数据库,主要内容包含河长湖长名录信息、河长湖长公示牌信息、河管员信息、一河一档、一库一档、水利工程基础信息、水资源信息、水域岸线信息、水污染信息、水环境信息、水生态信息等。

1.1.2 河库一张图

河库一张图以莱芜市电子化地图为基础,综合展现全市河库管理保护的各种信息,为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提供工作动态和成效多样化的信息展现渠道,主要信息包含综合监控服务、河道水库基础信息展示、专题服务等。

综合监控为各级河长、湖长和河长办提供河道水库污染源、雨水情、巡河等信息的自动监视和预警服务;实时监控河库水位、水质等监测信息;对于水质超标、纳污超限等问题可进行预警,推送消息给相关责任人。河库基础信息展示通过一张图展示河道、水库分布情况,可查看展示河库基础信息、河库水文监测信息、河库各段河长湖长信息、河库工程信息、公示牌、河库重点区域与建筑物的视频监控信息等内容。水资源保护专题能展示取水口、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相关的基础信息及分布情况,可以查看各监测点位的实时监测数据。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专题包括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保护范围、水域岸线、采砂区、禁采区的分布情况,不符合岸线功能区要求的开发利用及河道水库存在的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乱建乱倒等突出岸线问题可进行预警。水污染防治专题实现河库断面、排污口的监测,可实现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渔业养殖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等污染源的管理。水环境治理专题能提供各类水体(如黑臭水体、饮用水源地)的分布情况,查看相关的信息,能查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分布信息。水生态修复专题具备河湖生态修复项目,如人工湿地、生态工程的展示。

1.1.3 智能考核

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利用巡河库终端APP实时共享的数据,真实记录河长巡河、河管员巡河、巡河事件处理等情况,作为河长湖长、河管员履职尽责情况的客观考核,在年终考核中,针对未达到规定巡河频次及未及时处理巡河事件等情况实行倒扣分制。

1.1.4 公众投诉管理

系统可受理社会公众的投诉与建议,并将投诉问题转交至该河湖段的河长、湖长或上下级河长制办公室进行处理,同时具备上级河长湖长督办功能。投诉处理流程实现闭环式可视化管理,便于实时查看处理进程及办理结果。

1.2 河长制湖长制系统巡河库APP

河长制湖长制系统巡河库APP的服务对象是各级河长、湖长以及河管员。通过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平台进行信息管理,使所管辖河流、水库信息,巡查计划,河道“一河一策”、水库“一库一策”方案等与相关河长、湖长、河管员相对应。巡河库APP主要功能区块包括责任河库、上报事件、待办事项、预警信息、智能统计、通信录、巡河、巡河日志、巡河记录、事件记录、秀美河库图片、重要动态、政策法规、考核排名、经验交流等。巡河APP提供Android和IOS两种版本。

1.3 公众服务平台

为便于及时发布包括各种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动态、政策文件、市级河库信息、河长湖长名录等内容,且兼顾与市城乡水务局网站融合建设以及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公众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市河长制办公室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1.3.1 市河长制办公室网站

市河长制办公室网站依托市城乡水务局网站,具备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的功能,门户网站提供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举报地址信息,并具备在线留言举报功能。

1.3.2 微信公众号

建立完善“莱芜河长制”微信公众号,此为市级河长湖长、河长办向公众发布河长制工作动态的应用系统,在发布河长制湖长制相关动态信息的同时,提供随手拍功能,公众发现河湖问题可一键上传,信息共享于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平台,进而交由相关河长制办公室或河长湖长办理。

1.4 监测体系建设

监测体系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监测站点和已有监测站点信息整合。新建监测站点为水位、雨量、视频监测监控一体化站点,重点设置位置为跨境断面、干支流交汇处、涉河涉水违法行为易发处等;已有监测站点信息整合是对水利、水文、环保、国土等部门业务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数据录入整合。

2 应用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莱芜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面向市区镇村各层级河长湖长全覆盖、业务管理和信息展示“一站式服务”、移动办公、高效方便、排除人为干扰智能考核等特点,为各级河长湖长和河长办快捷、高效、智能地完成河库日常管理保护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但应用时也存在着部分困难与不足。

2.1 信息系统填报信息量大、专业性强

信息系统填报信息既有河库名录、河长湖长名录、河长办信息、市区镇工作方案、相关工作制度等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面上的信息,也有巡河库动态、巡河库事件处理、工作进展旬报、统计分析等具体动态信息,填报任务量大,专业性较强,对于区镇级河长制办公室任务较重。下一步需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专人负责,将数据填报员、信息系统管理员、数据审核员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加强数据审核,确保各项数据真实有效、不出纰漏,保质按时填报各类信息。

2.2 巡河库APP使用不熟练

根据《莱芜市第1号市总河长令》的要求,市级河长每季度巡河不少于1次,区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镇级河长每旬巡河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1次,巡河库APP的使用频率较高。为推广巡河库APP使用,市河长制办公室组织延伸到镇级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市级河长联系单位联络员的培训会及制定印发《莱芜市河长制湖长制巡查终端APP使用手册》,从系统下载安装、用户登录激活和使用步骤等全方位介绍APP的使用方法,确保各级河长湖长、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熟练登录、使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巡河库轨迹记录不全、巡河库记录不能上传、巡河库发现问题事件不能及时上传、上传问题事件与巡河库日志内容不符等情况。下一步需进一步针对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和河长湖长联系单位联络员加强培训,切实做好各级河长湖长的技术服务。

2.3 信息系统智能考核应合理考虑河长湖长变更因素

部分镇村级基层河长湖长变更频繁,由于任职时间短,精力往往放在指导、协调解决责任河库管护问题、督导下级河长湖长和有关责任部门履行职责上,与前任河长湖长工作连续性带有短期不确定性,而信息系统智能考核仍然通过巡河库频次、问题解决情况等方面来以短时间的工作成效来体现全年工作成效,有失公允。这需要在改进信息系统的同时,相关河长制办公室为本级河长湖长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及时汇报阶段性重点工作,全面掌握其所负责河库的管护状况,协调、交办、督查河长湖长确定的事项。

3 结 语

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是智能治水管水的有力支撑,莱芜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已做出了有益探索,这将有利于加强市区镇村各级河长湖长、相关成员单位、河管员履职尽责,切实及时解决河库水域岸线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以及水污染等问题,推动莱芜市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猜你喜欢
长湖莱芜市巡河
巡河记
河长智能巡河APP 系统设计与应用
任 帅
宝藏(2019年3期)2019-03-28 05:24:10
沙洋长湖6.6万亩围栏全部拆除 回归生态渔业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生物胺与食品安全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棋艺(2014年5期)2014-09-17 23:40:33
庄玉庭先负孙逸阳
棋艺(2014年7期)2014-09-09 08:30:38
长湖秋韵
企业文明(2012年2期)2012-04-29 13: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