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体系下的“治未病”理论

2019-02-15 07:25欧阳广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经方治未病伤寒论

欧阳广泽,孟 翔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2.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治未病”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自古以来即为世人推崇。秦汉之际,中医学术流派随着医疗实践日益丰富,医学理论日益提高,演变成医经和经方两大流派[1],其中《黄帝内经》作为医经学派的代表著作,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发,后世发挥亦多因循于此。事实上,医圣张仲景虽无明言“治未病”之语,却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始终[2],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著作的经方一派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治未病”理论体系构架,与医经学派互为补充又各具特色,二者对后世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起到了同等重要的指导作用。很多学者将中医养生、亚健康防治、中医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等融入“治未病”理论,呈现出各种理论相互交错的中医防治思想。对经方体系中的“治未病”理论梳理挖掘对于遵循传承和创新,处理好“治未病”与其内涵外延的关系[3],促进相互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经方体系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开篇,详细论述了脏腑之间及脏腑与经络之间先后病的传变规律,阐明了无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原则[4]。而《伤寒论》中又特设《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其中关于“差后劳复”部分就提示了病后调养护理的重要性。可将经方理论下“治未病”体系归纳概括为三个部分。即“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和“瘥后防复”。现总结如下。

1 未病先防

1.1 避其邪气

1.1.1 勿违天时 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尤为重要。以“年”为单位广而言之,一年的气候变化有规律可循,这种规律就是节令与其对应的物候。《伤寒论·伤寒例》开篇即论四时正气之序,其后逐次详细阐释四时不正之气与人体发病之间的关系。《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有言:“有未至而至……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5]。用雨水节气为例,论述节令和气候应该相互适应。体现了人体与气候、节令变化的密切关系,提示我们,预防疾病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时令变化,勿违天时。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所注:“气之有盈有缩,为候之或后或先,而人在气交之中,往往因之而病,惟至人为能与时消息而无忤耳”[6]。后世医家发皇古义,如《温病条辨》论伏暑,言其“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7]。即是明证。

从小的方面来看,短时间内天气的变化也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就指出:“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5]。提示我们天阴雨不止则外湿增盛,气候潮湿可使病情加剧。虽然在论述风湿的治疗,但也说明在预防疾病,尤其是夙疾的复发方面要注意天气变化。

1.1.2 因地制宜 除气候时令外,地域也对人体具有影响。《伤寒论·伤寒例》有言:“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飡居亦异”[8]。指出了地域环境差异会导致物性刚柔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环境和相应的生活习惯。在不同地域环境长期作用下,人体可能会形成不同体质,出现偏盛偏衰,在疾病预防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后世医家师仲景意而变通,如庞安时提出:“一州之内,有山居者为居积阴之所,盛夏冰雪,其气寒,腠理闭,难伤于邪,其人寿,其有病者多中风中寒之疾也。有平居者为居积阳之所,严冬生草,其气温,腠理疏,易伤于邪,其人夭,其有病多中湿中暑之疾也”[9]。缪希雍也曾指出:“南北地殊,厚薄不侔,故其意可师也,其法不可改也。循至今时,千有余年,风气浇矣,人物脆矣,况在荆、扬、交、广、梁、益之地,与北土全别,故其药有时而可改,非违仲景也,实师其意,变而通之,以从时也。如是则法不穷矣”[10]。

1.2 内养正气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指出:“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5]。也就是说,只要五脏元气充盈,气血通畅,则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由此可见,内养正气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在饮食、居处方面都需要注意调节,如本篇中“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5]。即是对此进行的高度概括。而《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指出平素养尊处优之人易因感受风邪引发血痹病,提醒我们适当锻炼、劳逸结合也是内养正气的重要方式。后世医家对此颇多研究,如孙思邈即对此议论详备,他认为食疗对于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如“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11]。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收录大量食疗方,对食物的性味、主治、功效进行论述。此外,他还将“养性”作为专篇列于著作当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11]。要言不烦,可谓暗合经旨。

由此可见,经方体系的“治未病”理论,于外避邪气致力尤多,在内养正气方面,重在强调饮食适宜和劳逸适度的重要性,对于今时所重之调摄情志却极少提及。《金匮要略》首篇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5]。对病因进行了系统分类,强调外来邪气的重要性,以客气邪风总赅致病之源,按经络脏腑分内外病因。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所注:“仲景之论,以客气、邪风为主,故不从内伤、外感为内外,而以经络、脏腑为内外”[6]。

对疾病的认识和分类方法的产生,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伤寒论·原序》中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8]。与之同时代的王粲也在他的《七哀诗》中写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12]。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这样严酷的时代背景下,治有轻重缓急之分,病邪伤人,性命攸关之时,调摄情志自然显得没那么急迫和必要。

2 已病防变

2.1 已成防传 疾病发生后,“治未病”理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伤寒论》以六经传变作为时间结构,以证作为空间结构,构建其理论框架,六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经既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阶段,又是独立的某种事物本质的反映[13]。由此可知,六经传变的体系揭示了疾病的动态变化发展规律。有利于医者对病情发生发展做出预判从而灵活应对,也对后世“截断扭转法”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结合的辨证方法[4]。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状态。此时某一脏腑发生病变,但是其他脏腑尚未发生,这些未出现病变的脏腑,就是处于“未病”状态[14]。《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说明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治疗时必须先安其未病之脏腑以防传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止损,防止传变是经方体系下“治未病”理论的重要思想。后世亦对此颇有发挥,如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深谙仲圣心法,即通过先滋养肾阴的方法防止胃阴损伤进一步发展累及肾阴。正所谓“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15]。

2.2 隐而未发传统的“治未病”理论体系中,往往把未病先防作为关注的重点,即在完全没有疾病的健康状态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然而实际临床中,真正符合这一“未病”标准只有少数个体。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展缓慢,主观症状表现不明显或者并无主观症状表现。鉴于很大一部分患者是由体检发现的,因为指标异常到医院就诊[16]。若能及时发现并控制,就可以减轻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实际上对于这类患者也并非无证可辨,无法可循。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中提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5]。体现了望诊在疾病诊疗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望诊及时捕捉到机体内在的病理状态,在症状尚未表现时采取应对措施。以鼻头色青为例,虽谓“苦冷者死”,但从“鼻头色青”发展到“苦冷”这一隐而未发的过程中,还是大有可为的。

又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提到:“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5]。这里的“平人”是只从外形上看好像无病,其实是内脏气血已虚损[4]。此类情况与上述又有所不同,上述情况是病之轻浅症状不显,此处是病邪深入却看似无病。临证要注意四诊合参,仔细体察病情,不被表象迷惑。二者对于临床多种病症皆具指导意义,如对于血脂异常病前状态的早期干预,将高脂血症的治疗与体质相结合,凸显“治未病”隐而未发阶段的干预措施[17]。又如肿瘤防治中,将欲病阶段的防变与现代医学肿瘤的二级预防相结合,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亦有重要意义[18]。

3 瘥后防复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如何避免复发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用药善后问题和饮食忌宜问题值得医者注意。《伤寒论》以十枣汤峻下逐水后,嘱“糜粥自养”,用糜粥补益正气,防止邪去正伤,变生他疾。《伤寒论·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亦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19]。《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用百合洗方治疗百合病经久变渴。方后谆谆告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5]。因盐豉味咸,恐耗津而渴甚。在饮食宜忌方面,仲景亦多有发明,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中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5]。并专列两篇详论禽兽鱼虫与果实菜谷禁忌。其中对于饮食和疾病关系的探讨在今天依然值得深思。

4 结语

综观经方体系下的“治未病”理论,将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四时相参,同天地相应,防患于未然。在“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瘥后防复”3个方面都有精辟详尽的论述。这一体系主要致力于已病防变方面,其中对于隐而未发疾病的处理尤其值得深思,该体系在疾病预防方面重点强调外来邪气在致病因素中的重要地位,着力于避邪气、调饮食和慎起居3个方面。从而在疾病形成、发展过程中顺势而为,及时止损。形成了一套丰富完备的“治未病”理论体系框架。经方体系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能仅仅局限于治疗,应该看到的是,它在保健预防、疾病治疗和药后调护等方面都有应用[20],对于我们进一步拓展“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将其应用于中医诊疗的各个层次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经方治未病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