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做歌唱艺术的好朋友

2019-02-15 07:24
歌唱艺术 2019年10期

张 燚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句话没错,但是,如果止步于此就错了,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更是大错而特错。

歌唱是音乐中最具群众基础、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也是“动用所有感觉形式只为一曲心声”的典型代表。对于歌者来说,其需要发挥运动觉功能来发出好声音,需要发挥听觉功能以控制自己的好声音,甚至需要发挥味觉、嗅觉的通感作用来丰富声音的好味道……当然,一名优秀歌者更会善加利用视觉思维,为观众呈现一场立体、综合、酣畅淋漓、深入人心的演出。是的,歌者尤其不能忘记,音乐,还是一门表演艺术。

音乐的视觉形象可以帮助观众更迅捷地进入艺术情境,可以调动观众与作品的节奏、旋律等产生协同与共振。视觉当然也可以帮助歌者找到歌声和身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歌者进入良好的歌唱状态……但,这次我们只关注一件事:歌者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能力?

一、思维导图是怎么回事?

看过警匪影片的朋友都会记得这样一幅场景:侦探站在一面墙前思考,墙上则是用照片、文符和红线组成的“探案地图”。这种地图把不可视的思维变得可视,把间接的思维变得直观,把散乱的思维变得有序,把混沌的思维变得立体,能够有效帮助侦探完成破案工作。

侦探的这种“探案地图”即是思维导图的一种表现。现实中的思维导图可能比影视作品中的“探案地图”更简易,毕竟这种地图在影视作品中的最大价值在于视觉的奇观性,而非操作的简易性和作用的有效性。

现实中的思维导图有一张纸、一支笔就足矣。当然,如果能有几支不同颜色的彩笔效果会更好。不论何种主题的思维导图,都不外乎“三步走”或“四步走”。第一步,把主题标记在横向纸张上,如果是文字形式,则画一个把文字围起来的边框。为什么纸张是横向?原因是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展开。第二步,围绕主题来思考和设置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并用相应颜色的笔把关键词和中央的主题用线条连接起来。第三步,在每一个关键词的基础上引申出细目。细目要简略,并用细线和关键词连接起来。另外,如果关键词之间有逻辑关系,就用线条或箭头标记出来。思维导图可以分为记忆型和问题解决型两大类,问题解决型思维导图还有第四步,即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归纳出执行方案。

思维导图的好处至少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思维导图包括图像、文字、符号、色彩、框架、线条等多种元素,需要动用到大脑的多个区域,使记忆变得轻松和有趣。其次,思维导图的绘制也是激活大脑各个区域的过程,有利于多种思维的活跃,也有利于综合流程的执行。再次,思维导图就是一幅整体情况的框架画面,简单明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且不乏细节,既能提高我们思维的结构性,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工作中处处需要运用思维,思维处处需要条理化,所以思维导图这种简单、高效的图案式工具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阔,在教育、经济等活动中更是得到普遍应用。对于歌者来说,当然也可以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绘制自己的“歌唱地图”,并以之大幅优化我们的工作效果。笔者在这里不揣浅陋,将以歌唱教学、歌唱学习、歌唱表演、剧场演出四种场景为例,来探讨歌唱地图的应用与特点。

图1 “因材施教”歌唱地图(蒲公英型)

二、歌唱地图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歌唱教学是我们重要的日常工作。因为日常,也常常落入平庸,按部就班、了无新意。然而,我们都知道教学应该因材施教,尤其是“一对一”的声乐小课模式,更是必须因材施教。假如我们今天面对的是“韩梅梅”这个学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妨用思维导图来帮忙。

第一步,在横向纸张的中央标出“韩梅梅”这个“材”。

第二步,调动“一事多写”的发散思维,标出与“材”相关的关键词,比如韩梅梅的性格、学习歌唱的目的、短期目标、所处阶段、认知风格等。

第三步,对关键词进行更下一层的描述。①性格:悲观,乐观,其他。②学习目的:热爱歌唱事业,成为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其他。③短期目标:在文艺晚会中演出,通过学业考核,其他。④所处阶段:基础,提高,专业,其他。⑤认知风格:理性还是感性?单项型还是综合型?语言文字型还是实践型?⑥其他,比如中文歌曲咬字发音不清晰,任务型学习方式等。

我们把韩梅梅声乐学习的显要成分清晰地呈现在一张纸上,能使教学既有针对性又不偏执,既能深入又不淤滞。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观察,我们的“施教”方案也就自然涌现。简况如下:①多观察、多沟通,并询问韩梅梅身边的同学,做到了解学生。②针对自制能力弱、粗心等特点,与韩梅梅共同制订学习计划。③学习计划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把技能训练和考研曲目结合起来。④支持韩梅梅参加声乐实践,结合实践安排教学。⑤筹划一场师生音乐会,为韩梅梅等同学创造实践舞台。⑥从歌唱和表演两方面加强韩梅梅近期参赛曲目的学习。⑦加强汉语传统歌唱技巧的学习,加强参赛曲目吐字行腔的练习。

如果仅凭感性,我们很自然就滑到“用一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锁”的窠臼,按照我们的喜好和技术路径来形塑学生;但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借助思维导图,则很容易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也会提升同理心水平—这既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成长的目标。

图2 学习计划歌唱地图(枝干型)

三、歌唱地图是单项思维与综合思维的统一

知识爆炸、信息竞争的时代要求每个人都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作为教师,尤其要落实终身学习的行动,不断推进职业发展。而小课教师,则更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规划如何订?其绝非琴房内练练歌这么简单,不妨请思维导图来帮忙。

第一步,以醒目方式标注主题:学期学习计划。

第二步,标出学习计划的关键词。比如参照(以个人过去的经验做参照),曲目,技术,实践,拓展,工具,等等。

第三步,继续对关键词进行描述。①参照:学习速度,学习深度,学习广度。②曲目:数量,类型,层次。③技术:节奏,伴奏,音域,声音造型(比如润腔效果、特色性唱法),表演(包括歌舞)练习。④实践:舞台演唱,社会舞台表演的辅导或编导,合唱指挥,参加比赛。⑤拓展:此项具有特殊性,拓展的兴趣和优势因人而异,比如声乐演唱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声乐类教学活动,语言表演(戏剧)类活动,等等。⑥工具:月表、周表(每一个月要完成哪些项目,每一周要完成哪些工作,比如去琴房、图书馆的次数与时间,网络多媒体材料搜集,社会实践)。

当我们打开了思路,就不会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使学习计划具有了大局观、综合性和针对性。简况如下:①加大曲目学习的数量,在做其他工作时播放学习曲目作为背景音乐。②提升歌唱的艺术水平,多观摩优秀作品,多了解多种歌唱技巧,尤其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些技巧。③逼迫自己多参加艺术实践,本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歌唱比赛(不管结果)。④主动学习音乐教学法和教育学的知识技能,为成为教师打下基础。⑤充分利用学习工具,比如中国知网和网络视频教学,眼下亟须根据学年目标来制订月学习计划表和周学习计划表,把学习内容、时间、数量等细化。

学习计划歌唱地图和学习计划表的细节问题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正、补充,但核心指标最好不要减码,否则就失去了计划和督促的意义。

四、歌唱地图是听觉思维与视觉思维的统一

如今的歌唱早已不是唱片时代的歌唱,它需要被表演出来。在中国传统歌唱中,无唱不演,但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唱”成了琴房练声、练唱,然后把“唱”挪上舞台好像就行了。然而,我们都知道,现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只不过擅长“唱”而不擅长“演唱”,随之视觉思维受限而已。

“演唱”难吗?仅仅靠听觉思维的话当然很难,然而我们加上视觉思维后也不难。舞台声乐如何演?思维导图来帮忙。

第一步,在纸张上部标出主题。

第二步,明确歌唱表演的基本环节:分析作品,排练作品,表演作品。

第三步,细化歌唱表演的基本环节。①分析作品:内容、角色、故事等。②排练作品:进入情境,表演故事,找到音乐的动作性,与对象进行交流,内心视像,等等。③表演作品:开场,表演,收场。

图3 舞台表演歌唱地图(流程型)

通过这个形式简单、视觉结构清晰的歌唱地图,我们很容易抓住歌唱表演的主体,不至于顾此失彼、左支右绌。简况如下:①感受角色、发现作品的动作性、从作品出发设计表演等。②建立情境(歌者在规定情境中进入规定角色),身临其境(以“我”的亲身经历用表演讲故事),以言带演(从歌词吟诵入手找到歌唱的表演性),身在乐中(以小声哼唱找到音乐的动作),物我俱用(与想象对象进行交流),播放电影(表演时要组织内心视像,自己在进行歌曲表达时就像放电影一样能“看到”自己的表达内容)。③表演作品:调动情绪记忆做好开场,利用内心视像做好表演,对自己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做好收场。

表演中更要具有视觉思维,用舞台美术来帮助我们进入角色情境,用道具来提升表演的真切性。哪怕条件不允许安排实在的视觉形象,也要能与想象对象进行交流,尤其还要组织内心视像,“说歌者在舞台上与观众交流是通过语言歌声,倒不如说是通过内心视像”①。表演设计也要利用视觉的歌唱导图(文字、符号、图表等组成的框架或图案)达到内容丰富并井井有条,还可以画出简易的舞台调度图,否则仅靠自己的感受积累和教师的言传效率太低。

图4 剧场表演的思维导图(括号型)

五、歌唱地图是细节思维与结构思维的统一

更多时候,我们不仅要有歌曲的表演思维,还要有整体的大剧场思维。这里的“大剧场”还不是指剧场大,而是把自己的歌唱放在整台节目的流程中来设计和实施。

第一步,在纸张左边标出主题。

第二步,标出剧场表演的基本环节:了解整场演出的安排,了解剧场和观众,选择服装,熟悉伴奏和伴舞,利用舞台排练,做到胸有“成竹”。

第三步,根据自身情况特别标注基本环节的细节。①整场演出的形式(是音乐会还是综艺活动,抑或是商业活动),以及整场节目的安排(把握整场演出的形式与节奏)。②了解剧场的宽度、深度和声场效果,并获得熟悉感、安全感;安排与观众适宜的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③服装应符合剧场类型、音乐类型,符合角色。④熟悉伴奏,设计与伴奏的交流;熟悉伴舞,设计与伴舞的合作。⑤体验舞台,与导演、主持、舞蹈、伴奏、音响、灯光、舞美、道具等配合,注意上下场、节目衔接、观众反应。⑥在头脑中“过电影”,预先“看到”自己“出场—演唱—退场”的全过程。

这张“歌唱地图”让我们对整场表演和自己的行为了然于胸。在表演过程中需要重视细节,更需要重视结构。尤其是对于舞台经验较少的学生,一定要有结构思维,这样即便某个细节出现问题,也依然能呈现一场完整、丰满、井井有条的演出。

结 语

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打开思维并整理之,且是以“外脑”的形式存在,不占用我们的心智资源。思维导图不在于美观、复杂,而在于顺手、适用。“一图胜千言”,进入工作之前过一眼歌唱地图,可以让自己更有把握,而不是“闲下来什么都重要,忙起来什么都不要”。本文所绘导图仅是个别案例的参考,我们还要针对自己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属于个人的具体歌唱地图的绘制。音乐教师通常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听觉有余而视觉不足,思维导图则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使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变得更加全面、有层次、重点突出。

总之,既然我们生活在复杂的现代社会,那么就要接受歌唱的复杂性,并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不允许墨守成规,我们必须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而思维导图就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拿得稳、用得顺的工具。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