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探析

2019-02-14 05:55李慧萍甄真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工匠精神

李慧萍 甄真

摘 要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代言,是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实践参照,更展现着整个社会的时代风貌和精神价值。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视阈下的“工匠精神”的探讨,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于“工匠精神”形成和培育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以期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工匠精神”背后的深刻内涵与哲学根源,并提出哲学视阈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路径。

关键词 工匠精神;传统哲学;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2-0078-03

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于“工匠精神”的释义

挖掘“工匠精神”的传统内涵,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的“工匠”与“工匠精神”,是真正理解并践行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石与价值根源。理解“工匠精神”首先要了解何为“工匠”。工匠是工匠精神的承载者,也是工匠精神的主体,对“工匠”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将直接关系着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一)“工匠”的传统释义

《说文工部》中:“工,巧饰也。巧,技也;饰,刷也。”工,即指一种技艺技术并加以修饰或装饰,强调对一种高超技艺的追求,是外在技术和内在技艺的高度统一。“匠,木工也。从匚从斤。”①传统的“匠”特指木工,在《广韵》中的“工”和“匠”是相互释义的,随着户籍制度的建立,工在户籍之中亦被称之为“匠”。“匠”要求人们在其所从事的各行各业之中都要达到其所应达到的一定标准,强调不仅要按规定来办事,同时更要拥有过硬的技术技艺。由此看出,“工”和“匠”在本质上都指向技艺技能,工的性质是匠的属性,“工匠”一词也逐渐趋为一体。

最初的“工匠”特指传统的手工业者,代表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对各种工具的运用改造自然界,是有技术、有思想、有担当的勞动者,可以说三百六十行的从业者都属于“工匠”范畴。

(二)“工匠精神”的涵义阐释

从字面意义来看,“工匠精神”就是作为“工匠”所应具备的职业态度和素养精神,就其实质而言,“工匠精神”指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导向。其涵义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匠心独运,勇于开拓创新。《考工记》中所言:“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创物”的百工被誉为“圣人”,“创物”的核心在于开创,需要的是智慧与勇气。这是“工匠精神”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二是精益求精,十年磨砺一剑。作品对于“造物者”而言是成果和心血,产品的质量犹如“工匠”的生命一般,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本质特征,是“工匠”特有的职业气质与品质,更是其本质属性。

三是不忘初心,专注永无止境。技艺固然重要,但匠心更加重要,只有超群的技艺而无美好的匠心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匠人”的,这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和归宿,在“工匠精神”的传承中不忘初心,不断将其发扬光大。

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工匠精神”的表达是广泛而深远的,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也有对于“工匠精神”培育之局限性因素,客观理解和评价这种局限性对于传承发扬工匠精神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传统“尊老”“崇老”思想对“工匠精神”形成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被视为中国一切传统道德的基础。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1] 回顾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孝道文化,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十分崇高的人伦精神,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然而,传统的孝道是与传统的封建家族制度相联系的,这是一种极端的、过于偏激的“孝”,其中更多地体现为对“老者”“长者”的无条件服从,这与“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开拓是有所相悖的。“工匠精神”需要无畏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崇老”的思想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的创新探索之心,是一种“安贫知命”“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二)中国近代社会的传统哲学思想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是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土地和农业构成经济制度的基础,个人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这种缺乏内在活力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呈封闭、保守型,以主静、内求、中和为基本特征。中国这样“主静、内求、中和”的民族性格,一定程度上极不利于创新价值观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道德重精神、重和谐,主张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要内求于心而不是外求于物,“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古代的一些能工巧技也被称为“奇技淫巧”,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思想被严重束缚,无法形成一种自由竞争的局面。内敛的人生观、顺应的自然观致使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不被重视,僵化、教条、保守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悖于“工匠精神”的,导致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技能型成果始终难以有所突破。

三、中国传统哲学视阈下“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多方面的,基于对“工匠精神”内涵的阐释与理解,从哲学视角来思考,培育并传承“工匠精神”的路径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个体高尚的道德素质与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工匠精神”的培育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作用是广泛的,对技术技能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风尚为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一般来说,进步的道德观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腐朽落后的道德观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个体角度看,“工匠”个体良好的“道德素质”②是技术技艺培养的重要保证。一个“匠人”只有真正认识到“匠艺匠技”的价值,才能真正树立把技艺技能当作终身追求的崇高理想。从社会群体角度看,“匠人”的道德素质又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如果社会公众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视技术技能的价值,能够对它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就会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入到对技术技能的运用和技艺的磨练中。良好的道德风气有利于个体高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巩固,反之则不利于个体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当然,两方面相比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关键,只有通过“工匠”个人的道德意识使外在道德原则转化为内在道德力量,才能真正有利于推动技术技能的进步。

(二)创新型人格修养与品质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

创新人格是“拥有进取向上的探索精神和不断更新的生活态度,坚持发掘自身的精神,具有推动人类进步的强烈渴求和愿望,并将这一切内化成为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升华为一种人格特质,并使之成为创新能力提升的强大内驱力”[2]。纵观人类历史中那些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匠人”,他们无不有着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人格品质修养,甚至可以说,创造型人格修养的高度即是创新能力发挥的高度。

创新型人格品质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教育。中国历来重视文化教育和哲学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过渡,即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標准,这显然是一大进步。然而,一项政策或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很长的一段路去摸索和运用,我们应当从具体实践入手,不断深化与完善教育制度。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专业技艺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对人格品质的培养和塑造更为重要,因此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教育改革,实现人才由依附型人格向自主创新型人格的转变。

(三)弘扬“工匠精神”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民族和国家的深厚感情,是一种具有巨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民族精神,是调整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的道德规范。“爱祖国”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自觉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相信通过努力培养自己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无形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

要坚持辩证地分析问题,正确地看待与评价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伦理道德思想。尽管上述谈到一些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局限性的思想道德观念,但是决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例如,儒家的“义利观”强调以整体的“义”为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利他主义思想等无疑是有利于良好社会秩序形成的,而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又是社会繁荣与科技发展所必须依赖的重要因素。正如罗国杰先生所述:“一旦一个民族抛弃或失去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或者被别的民族的文化所征服,那么,这个民族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3]

参 考 文 献

[1]陈川雄.中华伦理读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15.

[2]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3]罗国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J].道德与文明,1998(1):8.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工匠精神
黄河文化对眷村文学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刍议师范生伦理道德的养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