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

2019-02-14 05:55蔡珊珊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互联网+

蔡珊珊

摘 要 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教师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改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工具。现阶段,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这与就业市场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不匹配,“互联网+”的实践性教学思路和意识并未得到贯彻,教学改革思路亟需改变。基于此,构建科学化的“互联网+”实践性教学体系模型,包括课内专业认知实践、业内综合实践、课外社会实践创新三个维度,旨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2-0044-04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它推动了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步伐,也逐渐形成一批“互联网模式”的新领域,其中不乏众多教育领域对此进行尝试。在这樣的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实践性教学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学生追求知识的主动性,为企业培养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实践型人才。

一、“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一)实训课程内容亟需更新

在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下,工商管理专业是适应我国本科学生人才培养而设立的基础专业,多年来,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秉承着教育为本、授课为主的宗旨开展本科教育工作。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即使是开展专业实训课程,也是基于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为了配合主干课教学而开设实践实训课程,从表面上看已经符合专业实践教学目的,但从其效果来看,实训课程内容大多与主干课内容重复,新颖度不够,在“互联网+”时代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比较单一,专业教材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信息时代的课堂应该以搜索引擎为工具,以大数据为知识源泉,而这些获取知识的手段在学生头脑中还比较模糊,甚至无从下手,对于信息获取的途径及读取有效信息的及时性很难把握,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已经成为最大挑战。

(二)实践教学模式亟需改变

互联网技术可以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但无法推动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转为主动求知,就需要创新实践性教学。以往的实践教学仅是单纯的计算机实践课程,简单的专业软件实践课程,以授课教师介绍其软件应用为主,结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内容较少,学生对授课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互联网+”时代,工商管理专业想要培养出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人才,就要从根本上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从课堂中获取知识。

二、“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瓶颈

(一)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足,实践教学过于形式化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对工商管理专业互联网技术认识还不足,对实践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趋于形式化。“互联网+”模式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践能力有很具体的要求,新时代的毕业生作为企业的主力军,要有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有分析和应用大数据的能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重新审视其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应用性和有效性。

(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更新

目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依然是以计算机技能、英语技能及企业管理技能为核心,虽然已经把互联网技术融入到课堂中,但对具体的“互联网+”模式的认识及应用还比较浅薄,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兼顾“互联网+”背景及社会实践应用。另外,从学校方面来看,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大多数还是在普通课堂上完成的,授课教师的备课重点也是理论课程,对于实践性教学的课程内容了解不够,热情不高。

(三)实训平台建设匮乏,校企合作落实困难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对于该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对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及软件资源支持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另外,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践课程的安排也过于形式化,仅以就业指导工作为主,对于新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学习不够,尤其是在校企合作中的项目性实践教学体现出该专业学生互联网知识的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无法得到落实,学生无法得到切实锻炼。

三、“互联网+”背景下实践性教学体系模型构建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是该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契合产业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要与相关行业要求的人才结构、知识储备、智能化素质相吻合,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质量工商管理人才不仅要有综合性的专业知识积累,更要有广阔的眼界、创新的意识及对大数据的敏感性。针对以上要求,结合行业要求及岗位需求趋势,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以学科理论为基础,将实践性教学体系划分为三大维度,包括课内专业认知实践维度、业内综合实践维度、课外社会实践创新维度,具体见图1。

(一)课内专业认知实践维度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增加实验室实训课程。要求教师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与互动,通过仿真性的工作场景演练使学生对该专业的基本技能得以了解及尝试,通过项目性教学使学生获得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相关专业软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与互联网之间的衔接,这样的课内实践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发挥其特长。尤其是可以将部分理论课程改革成互联网技术应用下的实践教学课程,逐渐减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负担,以提高学习兴趣为目的,增加实践教学部分的内容。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运筹学》《统计学》课程,原本是两门管理学范畴的专业课程,理论性很强,学生对于学习这类抽象的理论课程会比较吃力,接受起来也比较排斥,从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学习,无法达到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目的,也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改革便成为该专业教学体系的新方向。在实验室开设相关软件课程,既能够将理论知识得以立体化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动手练习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真正将“理论+操作+实践”落实在课堂中。

(二)业内综合实践维度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校企合作,行业内的综合实习实践也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要想让学生对“互联网+”时代有更具体的认识,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校园,真正体验其相关行业专业知识的运作情况。“互联网+”主要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相关联,这不仅是一种行业跨界的融合,更是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然而,高校的课堂教学仅能将简单的互联网技术传授给学生,对于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还无法获得体验。因此,业内综合实践的体验性教学就成为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制定校企合作的多元化“互联网+人才”培训计划,将具体细分的每个岗位作为培训的目标,针对不同岗位职能建立不同程度的大学生集训营,切实抓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社会实践创新维度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最具有衍生意义的是社会实践创新维度,这是一个脱离校园与企业载体的全新计划,为具有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准备一个孵化基地,供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创新理念设计、开展社会问题调研、校企合作新项目研发以及自主创业时使用,让学生努力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知识领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偏好提供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创业契机,学生可以结合实体企业进行考察和数据调研,尝试为其设计智能化的互联网生产制造理念,也可以将其与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为其提供互联网技术下的物流理念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调研、发现与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能力,以独立操作思考的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四、“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改进方向

(一)重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熔炉,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意味着人才培养方向的不斷调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的结合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式的表面操作,这是实实在在的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结合的革命,在这样的信息化环境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及时更新。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互联网技术相关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验及项目性教学的深化,从理论知识积累的角度彻底改变该专业的教学计划,重组教学课程安排,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扎实的基础。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多以计算机机房授课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演示课件等。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借助云课堂教学平台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这是互联网时代赋予高校教学的新手段,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新突破。首先,要求授课教师要有准确的教学目标及定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安排与课程相关的主题讨论及任务驱动,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其次,要求授课教师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会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相关APP,学会有效利用其进行课上及课下的互动与学科交流。最后,要求授课教师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参与式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弹幕功能在课堂上开展大讨论,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另外,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可以开展参观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翻转式教学、引导创新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从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意识。

(三)增强学生业内实习的针对性

业内岗位实习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也是为学生提供零距离专业学习的有效途径,然而大多数高校开展行业实习都局限于形式化的认识实习,实习岗位的流动性强,专业性差,很多学生在行业实习阶段都无法接触到专业核心工作,因此也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工商管理专业要加大校企联合的力度,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业内实习机会。另外,可以在合作企业中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及“互联网+”相关竞赛,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也为企业寻找优秀人才提供有效依据。

(四)优化实践性教学考核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驱动其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应该有大量的数据、计算及分析的结合,对此,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考核不能仅限于课程期末考试的单一层面,成绩单不能成为学生就业的唯一依据,更不能成为企业考量人才的唯一依据。因此,该专业应该更注重过程性考核,将“互联网+”相关学科竞赛、“创新、创意、创业”项目竞赛以及行业内实习的突出表现作为最终专业人才考核的标准。借助大学生孵化平台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将产业与教学的融合落实到培养人才的方方面面,努力探索出一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优秀人才培养之路。

参 考 文 献

[1]王小红,周明.大数据时代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88- 89.

[2]应益华.互联网时代会计目标及职能重构与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探索[J].商业会计,2016(4):111-114.

[3]曹明才.“互联网 + ”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149- 150.

[4]朱维巍,董瑞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6(3):91- 93.

[5]马莉萍,王宝云,谭蔚霞.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教育,2016(2):163- 164.

[6]柳青.“互联网 +”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跨界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4):184-185.

[7]赵颖.“互联网 +”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J].中国商论,2018(18):185-186.

[8]王凤莲,谢荣见,王邦伦.“互联网 +”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7(1):32-37.

猜你喜欢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互联网+
本土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创新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新探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应用型本科《电气基础与PLC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