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蓉
摘 要:阅读是指将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它所表现的不单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理解,更多的是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获得一种来自精神层面的满足感。阅读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读书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达到质的飞跃,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成因;方法
一、农村寄宿制学生当前课外阅读的状况
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不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这些词语准确地形容了当前令人担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
1.农村寄宿制学生没有正确的阅读意识和优良的阅读习惯。因为农村寄宿制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长期寄宿在学校,故而有大量且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但事与愿违,在谈及课外阅读时,很多学生表示没有必要和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不能够将大把的时间正确地运用起来。
2.农村寄宿制学生因为所处环境的封闭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课外书籍拥有量少,阅读面窄。大部分学生拥有1~3本课外读物,少部分学生几乎没有。而开展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课外读物储备就是一大短板,这也是导致农村寄宿制学生阅读面相对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农村寄宿制学生缺乏正确独特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阅读,读过就过了,没有任何形式的反思和标记。极少数学生虽能做一些简单的笔记,但都只是停留在摘抄好词好句上,并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
二、结合实践,探究课外阅读方法
1.树立榜样,激发学生阅读的渴望
大多数学生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较强的阅读能力,只有少部分学生热爱阅读,钟爱写作,在阅读方面表现出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天赋,对这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适时给予指导,让这些热爱阅读的学生树立自信,充分展示其才能,激发其他学生对阅读的渴望,从而热爱阅读。例如:安排周密的阅读计划。周一,好书推荐;周二,诵读美文;周三,分享阅读感受;周四,诗歌朗诵;周五,师生共读。积极利用这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
2.创建书香校园,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后,教师要“再接再厉”,要继续为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添柴加火”。首先,教师要在教室里成立一个图书角,学生可以自由阅读,除了教师安排的固定时间,还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阅读。每两周组织一个阅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看的书和积累的知识最多。例如,读了《水浒传》,讲一讲武松三碗不过岗打死老虎的故事。读了《西游记》,辩一辩谁最厉害;读了《呼兰河传》,谈一谈你对这本书中人物形象刻画的认識;其次,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除了班级的图书角,在墙壁上也可以张贴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学生撰写的阅读感悟,也可以开展每天三分钟课前美文阅读,课间播放优美轻柔的音乐或者美文,伴着书,伴着音乐,学生会慢慢沉浸在书里。
3.家校合作,使学生阅读兴趣更浓
虽然寄宿制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充裕,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被课外作业所占据,课外阅读又是需要长期强化和坚持的,所以,家庭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否提高,从根本上讲,家庭的教育和熏陶是至关重要的。阅读工作的展开还需从家长入手,教师耐心做通家长的工作,详细讲解阅读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多的是对学生格局的影响。努力转变家长眼里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让家长学会从大局出发,从学生的终身出发,把去公园和音乐餐吧变成去书店和图书馆,这样,有家长做精神支撑的课外阅读学生一定能持之以恒。
三、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除了榜样的引领,氛围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和乐趣以外,阅读方法也同样重要。
读书四到法。《弟子规》里道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在阅读过程中,除了上述三到外,还需做到手到。所谓手到就是用手指读。指读虽然往往被忽视,但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思维不集中的现象,防止学生重读、跳读、加字减字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帮助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不动笔墨不读书。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老师讲课时重点词语和段落的理解,或者自己在阅读课外读物时的精彩语段和好词好句,以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独到的感知和理解,甚至街边的广告、小店的标语、充满哲理的对联和幽默诙谐的歇后语,都可以抄写下来作为积累,长久下来,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懂得把握略读和精读的分寸。校园提倡整本书阅读,但是整本书的阅读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对于书的封面、目录、序言、编后记等,可以略读,但是,对于正文来说,应以精读为主。茅盾先生提出“三遍读书法”很适用于学生。他说:“读书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式,即粗读,让大脑留下一个初步印象;第二遍‘精读式,即细嚼慢咽,细细品读,慢慢寻味,需要注意个短语、各段与各段之间在结构上或者在意义上的联系;第三遍“消化式”即从“情感上感动到理智上感动”的过程,就是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理解并领会其中韵味和主旨,每个词语的运用甚至每个标点的使用,细细体味,吸收各种精华。
综上所述,读书是一个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过程,切勿心浮气躁,试着让读书成为一种让人内心感到满足和幸福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张宏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
[2]龙金雄.浅析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9(2).
[3]潘玲英.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方法[J].广西教育·A版,2013(7).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