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森
学校集体活动中有学生突然晕倒是常见的事情,体育课上老师不敢组织学生进行1000米的跑步训练,中考体育学生不及格……这些情况说明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体育锻炼关系更为密切。体育教师承担着发展学生体育特长、培养学生健康体质的责任。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和训练中得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关注以下“三要素”。
要素一:上好每节体育课
树立体育教师的良好形象 体育教师应该就是健康、健美的代名词。体育教师应该有健美的身材、阳光的形象。同时,体育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特长,并在学校各种竞技场上展示,比如打一手好球,耍一套优美的拳术等。另外,体育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体育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体育老师,喜欢体育课。
认真备好课 备课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场地器材、备教法。要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对于许多体育动作,体育老师可能会很容易把握,但如何把动作讲解得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对于体育老师的备课,笔者觉得主要是备如何讲解动作,让学生容易接受。
正确讲解示范 体育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体育教师的正确讲解示范至关重要。一是讲解要简洁,让学生听得明白;二是示范要标准,让学生看得清楚。笔者的体会是教师先示范、再讲解,可能效果更好。老师的示范动作标准完美,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能讓学生产生欢喜的感觉,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喜欢这项运动。这样在讲解的时候,学生就会听得入神。示范几次后,再把分解动作逐一讲解,逐个示范,然后再把完整动作一起示范讲解。
注意因材施教 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是脑力劳动,体育学科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因此,体育教师要与学生沟通,选择学生喜欢的项目,选择适合学生身体素质的项目。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学生喜欢的项目,才有动力去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要告知学生,每天每次的运动量是多少,采取适量的运动量。
落实体育教学常规 不知道什么缘故,现在很多体育课都成了放养课。上课时间一到,老师吹哨子集合,学生还没有到齐,就解散了;上课时,往往是学生自由活动;下课前也没有集中点名。体育课不像体育课。松散的课堂,导致了学生对体育的不喜欢。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教学常规落实到位,课前点名、热身训练,课上训练规定动作,留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自选动作,下课前点名。老师认真了,常规落实了,学生就不敢松散了,锻炼效果就出来了。
要素二: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催化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会想方设法去做好。有些学生喜欢玩手机,为了买手机,往往会节衣缩食;为了玩手机,往往会废寝忘食,牺牲学习时间。如果学生像爱手机一样爱体育。何愁体育素质不上升?为此,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体育健儿的风采,让体育明星成为学生的偶像,学生喜欢偶像,就会喜欢偶像的动作;可以组织学生收看各种篮球赛事,学生喜欢看篮球比赛,也会对篮球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适时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艺,老师有特长,学生喜欢老师,往往就会喜欢体育;还可以开展各种特色体育活动,如竹杆舞、跳飞机、滑板、狮舞、舞龙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当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之后,他们的自尊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就会继续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另外,还要告诉学生,体育是中考的必考项目,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平时的积极训练,就不会考出好成绩,就会一定程度上拖中考的后腿。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通过课外辅导、训练,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内涵,形成一定的体育特长。可以开展一些体育竞赛,使学生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主运动的意识,身体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展体育特长 按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学生在初中期间要锻炼两项体育特长。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项目,发展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就像我们老师一样,总有自己喜欢的项目。比如很多男教师喜欢打篮球,每天都会打球,不打就不爽;有些女教师喜欢排球,天天训练,不练就不舒服。因此,要培养学生几项特长,伴随学生的一生。
要素三:合理膳食
营养膳食会影响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合理的膳食是提高运动能力和防止疲劳的一项重要措施。否则对其健康和运动成绩都有不良影响。良好的营养结构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则上是运动前的一餐食物量不宜过多,应易于消化,食物中应含有较多的糖、维生素和磷,以及少量脂肪和纤维素。运动后的一餐食物量可多些,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可多些,晚餐不宜过多,也不宜吃难消化和刺激性大的食物,以免影响睡眠,进食的时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隔。想方设法让学生养成健康膳食及合理休息的习惯。总之,只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去研究和探索,就会发现很多途径及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臧育扬,顾红,吴明.体育理论知识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钧,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