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探讨

2019-02-14 06:08李永强陈智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含片唾液致病菌

李永强, 张 英, 周 芳, 陈智慧

(1.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 口腔科, 陕西 汉中, 723000; 2. 西安医学院 口腔医学系, 陕西 西安, 710021; 3.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 手术二部, 陕西 汉中, 723000)

慢性牙周炎(CP)是一种好发于成年人的炎症破坏性疾病,其病因较复杂,与细菌、环境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症状为牙龈出血、牙周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脱落[1]。近年来, CP治疗方法更多样化,其中以机械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2]。口腔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CP患者口腔内的微生物和口腔结构平衡被打破,常伴有口臭,国内关于益生菌治疗口腔疾病的研究目前仅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研发的有口腔益生菌含片,用于平衡口腔内部微生态平衡,具有显著效果[3-4]。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66例CP患者中的33例应用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旨在为CP伴口臭患者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CP伴口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2000年美国牙周学会制定的轻中度CP诊断标准[5]; 年龄20岁以上; 牙周探诊深度(PPD)超过4 mm, 患牙超过2颗; 全口余牙超过10颗; 初次就诊,未接受过牙周炎治疗; 无牙周治疗禁忌证或研究用药过敏史;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严重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 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 血液系统严重异常者; 合并有口腔颌面部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者; 伴有免疫缺陷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19例,女14例; 年龄22~60岁,平均(38.62±6.73)岁; 病程2~16个月,平均(6.44±1.35)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 年龄23~69岁,平均(39.21±6.78)岁; 病程2~16个月,平均(6.53±1.37)个月。2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33例患者均接受临床口腔检查、基础牙周治疗(包括龈下刮治、龈上洁治和跟面平整等)和口腔卫生指导,同时加用安慰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含片, 1片/次, 4次/d, 餐后或睡前含服(滞留口腔20 min左右),忌直接吞服或咀嚼,服用后半小时内禁食、禁水。2组均至少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① PPD、牙龈出血指数(BI)和口气: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由同一口腔医生检查牙周PPD、BI。若牙龈健康、无炎症、无出血评为0; 若牙龈有炎性改变、无出血评为1; 若探诊有点状出血评为2; 若存在牙龈扩散性出血评为3; 若出血流满牙龈沟甚至溢出评为4; 若自动出血评为5[6]。由医师感官测定患者口气值(OS), 再采取Halimeter测量[7]3次挥发性硫化物(VSCs),取平均值。② 口腔主要致病菌群: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上午进食2 h后自然排出的唾液0.5 mL, 采用16sRNA为基础的聚合酶反应检测唾液沉淀中聚合梭杆菌(Fn)、福赛坦菌(Tf)、中间普氏菌(Pi)、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伴放线菌杆菌(Aa)。③ 唾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 采取上述方法采取患者治疗前后唾液5 mL, 采用双抗夹心法测定IL-6、IL-10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MP-9水平(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④ 不良反应: 记录2组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厌食、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PPD、OS、BI、VSCs水平比较

治疗8周后, 2组PPD、OS值、BI、VSC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研究组PPD、OS值、BI、VSCs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PPD、OS、BI、VSCs水平比较

PPD: 牙周探诊深度; OS: 口气值; BI: 牙龈出血指数; VSCs: 挥发性硫化物。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治疗前后唾液主要致病菌检出率比较

治疗8周后, 2组唾液中Fn、Tf、Pi、Pg和Aa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 研究组唾液中以上指标检出率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唾液主要致病菌群检出率比较[n(%)]

Fn: 聚合梭杆菌; Tf: 福赛坦菌; Pi: 中间普氏菌; Pg: 牙龈卟啉单胞菌; Aa: 伴放线菌杆菌。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治疗前后唾液IL-6、IL-10、MMP-9水平比较

治疗8周后, 2组唾液IL-6、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唾液IL-6、MMP-9、IL-10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唾液IL-6、IL-10、MMP-9水平比较

IL-6: 白介素-6; IL-10: 白介素-10; MMP-9: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只出现轻度厌食、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 与对照组的21.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CP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8]。CP病程进展缓慢,与遗传、精神压力、咖啡、饮茶、吸烟等因素有关,菌斑即黏附在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平常水冲或漱口并不能去除,是CP的始动因子[9]。国内研究[10]表明,厌氧菌感染是CP发病的原因,因此,改善口腔微生物环境的抑制厌氧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在国内应用较广泛。依靠手工器械的基础牙周治疗可清除病变牙周组织,达到抑制牙周炎症进展和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目的。国内外关于基础牙周治疗CP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经基础牙周治疗后患者附着丧失明显增加, PPD明显减小[11]。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体内有益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酵母菌、放线菌、嗜酸乳杆菌等,国外研发出复合上述微生物的益生菌含片,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12]。

CP患者口腔内微生物代谢分解含硫氨基酸而产生VSCs是其伴有口臭的主要原因, Fn、Tf、Pi、Pg和Aa是公认的口腔致病菌,与患者CP发生、发展和口臭密切相关[13]。牙龈沟或牙颈部受致病菌侵袭后,分泌大量酸性或碱性磷酸酶及内毒素脂多糖等毒素物质,破坏牙周组织。另外,致病菌群可激发牙周炎症反应,细胞和毒素进而不断侵袭牙周组织,导致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不断聚集,局部自由基增多,进一步损伤牙周组织[14]。本研究发现,治疗前2组致病菌(Fn、Tf、Pi、Pg和Aa)检出率均较高,证实致病菌与CP牙周病变有关。治疗8周后, 2组致病菌(Fn、Tf、Pi、Pg和Aa)检出率均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与过往研究[15]结果相似,说明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能抑制口腔内致病菌,从而改善患者牙周炎症。

基础牙周治疗可去除牙周局部刺激因子,有利于牙周附着和牙周生物相容性及光滑根面的形成[16]。本研究发现,治疗后,所有患者牙龈出血、红肿明显改善,附着面增加,牙周袋变浅, 2组PPD、OS值、BI、VSCs水平均显著降低,说明基础牙周治疗有利于牙周附着、改善牙周症状和口臭,联合益生菌含片的疗效更好[17]。IL-6是诱导B淋巴细胞分裂和抑制纤维细胞生长的炎性因子,同时与骨吸收密切相关,与CP患者病情成正相关[18]。IL-10是典型的抑炎因子, CP患者唾液、血液等组织中IL-10水平明显偏低[19]。MMP-9是MMP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重塑动态平衡,与CP牙周炎症程度和预后息息相关[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 2组唾液IL-6、MMP-9水平均明显偏高,IL-10水平偏低,说明CP患者牙周组织存在炎性反应和牙周组织损伤。治疗后, 2组研究组唾液IL-6、MMP-9均显著降低, IL-10显著升高,且研究组IL-6、MMP-9、IL-10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可明显抑制牙周炎症反应和改善牙周症状,从而改善口腔内微生物环境,改善口臭。此外,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症状,抑制口腔致病菌,改善口腔内微生物环境,改善口臭,且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含片唾液致病菌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服用含片这几点不可不知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清喉口含片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