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华
(湖北省阳新县中医医院 眼耳鼻喉科, 湖北 阳新, 435200)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主要病理表现为上皮组织高度增生,并呈息肉样改变[1]。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手段较多,但手术仍是治疗NIP的有效手段[2]。传统术式存在创伤大、遗留瘢痕等问题,患者较难接受。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3]。本研究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NIP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纳入标准[4]: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专科检查确诊; 临床依从性较高,能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本研究; 经过家属、患者同意后自愿参与本研究; 无严重心、肝、肾等原发疾病; 患者伴有鼻出血、鼻塞以及流涕等临床表现,结果符合手术适应证。排除标准: 一般资料不全者; 精神异常、抑郁症患者; 意识障碍、郁抑症患者; 手术禁忌证。对照组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41~67岁,平均(52.60±3.10)岁; 观察组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42~68岁,平均(53.40±3.20)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予以传统鼻腔解剖术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术全身麻醉,并利用CT技术定位患者病变位置、程度及其性质。同时,在病变内眦内侧约5 mm位置切开皮肤,并使用手术器械绕至患者鼻翼到达鼻小柱,将鼻骨暴露出来,利用剥离器将患者鼻骨下缘做好剥离处理,将鼻腔外侧软组织及其骨质做好分离,扩大梨状孔,将鼻腔外侧壁黏膜切开,暴露鼻腔及其肿瘤组织。手术过程中,必要时将筛窦及其蝶窦开放,彻底将患者鼻腔、上颌窦、筛窦以及蝶窦内部肿瘤清理干净。创面组织利用电凝止血,并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组织,利用碘仿纱布填塞鼻腔内组织,缝合切口,术区做好加压包扎处理。
观察组予以鼻内镜下鼻腔解剖术治疗,具体如下: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全身插管及其麻醉,利用CT定位患者病变部位,了解病变程度以及性质,置入鼻内镜,并摘除中鼻道内或嗅沟上乳头状瘤,暴露患者中鼻道,将鼻内镜深入至患者前组筛窦,逐渐向外、向下、向后扩大筛窦。术中将筛窦小房咬除,并将鼻腔内部肿瘤及其蝶窦前臂清理干净,利用翘头筛窦钳并向前、向上、向外将患者前组筛窦气房咬合干净,利用刮匙清除残留黏膜组织。切除患者鼻腔、上颌窦、筛窦以及蝶窦内部肿瘤,切除部分体积应大于肿瘤。创面利用电凝做好止血处理,并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鼻腔内部填塞纱布,缝合切口组织。术后做好加压包扎,2组患者均常规予以抗感染治疗。
比较2组疗效。显效[5]: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鼻部疼痛、出血等临床症状,术后2年内未复发; 有效: 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偶尔伴有鼻部疼痛及少量出血症状, 1年内未复发; 无效: 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2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疼痛程度,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观察组总有效率97.70%, 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P<0.05), 见表1。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NI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患者会伴有鼻塞、壁内肿块、流涕等一系列病理表现,伴随着疾病病情进展加快,后期会进一步影响呼吸系统以及眼球活动,加之该病具有较高复发性、破坏性生长、恶变等特点,因此治疗措施首选为外科手术切除[7-8]。相关研究[9]显示,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术后复发率较低,且微创手术能满足患者对外表美观的要求。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干预的术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等优势,术中可通过内镜作用放大壁内组织,使术中操作更加精细,为后期肿瘤切除提供保障,可最大限度地恢复鼻窦通气、引流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术式,鼻内镜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鼻内镜手术治疗能减少医源性创伤[11-12]。
综上所述, NIP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术后复发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