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转课堂”因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及将知识接收和内化顺序颠倒的特性,近几年被教育系统广泛关注。事实证明,在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这种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将其在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翻转课堂”;社会工作实验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2-0029-02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及其作用
在高校课堂中,学校和教师一般着眼于知识的讲解,因此在教学环节中会比较重视教师讲课的效果、教材的选用乃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然而这种“讲课—听课”方式是单向的知识接收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即便有课堂互动,也是被动的互动,学生的课堂学习仍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原有课堂讲授模式的根本改变:它将课上时间与课下时间做了翻转,在课堂上,教师变主角为配角,其工作内容也相应的变为答疑解惑和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课堂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元的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的学习[1]。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对传统大学教学而言将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对高校而言,原有教学体系的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等都要因新的教学模式的插入而做相应的调整。对高校教师而言,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意味着将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打破。教师需要作出满足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包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组织讲座或者制作自主学习课件等,在课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需要教师更为全面地掌握所教授的知识,了解该门课程的前沿,同时对教师的沟通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具备综合的素养与能力。对学生而言,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并适应新教学模式,这存在一个适应与接受的过程。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方式仍需要时间去实践与探索。
从意义上来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从目前来看多数在实行的过程中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其形式的新颖性及与时俱进性为高校原本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入了生机;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督促教师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作出修改,并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有机结合,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理论水平都将起到提升的作用;最后,学生在课下对课程内容自行学习,在课上与教师和同学通过沟通、讨论或其他方式完成知识的固化与内化,这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乃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學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将有重要的作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以团体社会工作课程为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与教学层次和教学性质直接相关。在高校中,文科教学“翻转课堂”的实践并不多,但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它要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技巧,能够从事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实验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使学生获取社会工作的技巧,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因此社会工作实验课特别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下将以团体社会工作的实验课程为例,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的具体操作加以描述。
“团体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团体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之上,能熟练地将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应用到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去。团体社会工作实验课时在黑龙江大学社会工作教学计划中设置为8课时,从第二教学周到第九教学周共进行8次。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每次课程分两个模块三个层次进行授课,第一个层次为课下网络学习,第二个层次为课下扩展学习,第三个层次为课堂教学。具体设计及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初步认识团体社会工作方法”。网络学习内容为学生在微信中观看视频并自学课件“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初探”;在课下阅读《拯救乳房》,课上的教学设计为教师讲授、学生实验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第二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学会招募与筛选成员”。要求学生在网络上自学课件,自行设计“招募海报”;课堂上,教师会对团体招募及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实验招募团体成员的方法,并总结团体成员招募的意义与流程。
第三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实践团体领导的技巧”。教师提前将课件上传到微信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实验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民主式领导方式、专权式领导方式与放任式领导方式、示范的技巧和角色扮演的技巧”,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团体中适合采用哪种领导方式”。
第四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团体沟通的方法”。课下学生会自学并在线上讨论“团体沟通的方法及影响因素”;课上,教师讲授“沟通的网络”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
第五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团体冲突的解决方法”。课下设计为网络上观看视频“破坏性行为”,通过课件“团体冲突”自学并线上讨论“团体冲突的功能”;课上,教师人为地制造冲突并要求学生解决,同时引导学生分享“团体冲突的来源、解决技巧以及团体冲突的正功能”。
第六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团体控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上传到网络中的课件“团体方案的设计”进行讨论,并在课前设计一份“团体规划”;课堂上,学生分组介绍各自的活动方案、进行团体活动“心有千千结”,并分享“控制团体活动时间的方法”。
第七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如何促进团体初期成员之间的信任”。学生线上自学课件“团体阶段之团体初期”并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实验“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熟识与信任的方法”,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享“团体领导应该在促进成员之间的信任上做哪些工作”。
第八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团体结束期成员情绪的处理”。学生线上学习并讨论“团体后期的工作内容以及成员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课上学生开展团体活动“人生坐标”,并分享用活动控制情绪的方法和有效性。
总结而言,“团体社会工作”实验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分两个模块,即课下自主学习模块和课上教学两个部分,课下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为网络学习,辅以阅读书籍、方案设计和线上讨论,在实验课的课堂上,主要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将所学方法在实验中加以训练,并通过讨论与分享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实验的方法的理解与掌握[2]。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的效果评估及应用前景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不断地尝试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并试图发展出融合信息化技术,又能丰富高校教育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課堂”就是一个有效的尝试。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的集知识学习与内化于一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出了以学生为本并将知识的学习与内化“翻转”的新的教学方式。在“团体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和学生课下的时间,力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课要学习的内容,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建立微信群,每周在固定的两个时间段发送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在线讨论。通过考试的结果及对学生问卷的调查来看,学生的实验课成绩有了提高,操作能力增强,较使用传统教学法的学生而言,对所学的团体社会工作方法能够更为熟练地掌握。
虽然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讲,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到整个高校甚至是某一学科中,都会存在特定的问题,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是明显的。在教学大纲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但学生的负向反应几乎没有,而且觉得这种方式使他们在实验课的课堂上得到了“真正的”“更好的”训练。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的应用前景是良好的,除了这种方法的普遍性价值,它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验课程中独特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它给实验课课堂预留了更多的时间。以往的实验课,笔者会利用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讲授与实验相关的知识,剩余时间让学生实验,这样的后果是学生往往要么实验时间特别紧张,要么分享与讨论的时间不够,这样对实验的效果会产生直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将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实验的过程变成自觉的过程,不再有“教师在其中”的压力。因此,在适当调整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之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包括团体社会工作在内的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即这种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验课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涵.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学校社会工作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
[2]黄琰,蒋玲,黄磊.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