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城
(哈尔滨市双城区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哈尔滨 150100)
曲霉菌性肺炎又称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肺的一种真菌病。多发生于家禽,羊、马和牛也可感染。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山羊和绵羊,其特征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所致的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以上二病同为肺炎,但其致病菌不同,本文对二者进行区分。
本病的主要病原是曲霉菌属的烟曲霉,黑曲霉、构巢曲霉、土曲霉和黄曲霉也有一定的致病性。曲霉菌的形态特点是在孢子柄的顶囊上有放射状排列的呈串珠状的分生孢子。曲霉菌可产生毒素,组织中的曲霉菌可用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染色,菌丝壁和孢子壁都呈紫红色。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动物主要通过吸入含有孢子的空气以及采食含有霉菌的饲料而感染,因此羊舍潮湿、空气污浊、饲料发霉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轻症病羊常无明显表现,肺病变严重时有咳嗽、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在肺脏形成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或灰白色肉芽肿结节,切开呈层状结构。镜检,其中心为干酪性坏死物,内含大量菌丝体,外围为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最外层是肉芽组织形成的包囊,其中可见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真菌特殊染色(如PAS染色)时,在结节内可观察到菌丝和孢子。有的结节发生坏死,其中也可见菌丝和孢子。
本病的诊断可依据症状、病变和微生物学检查。
曲霉菌性肺炎的主要措施是保持羊舍清洁,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不喂发霉的饲料,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等防霉、防腐制剂。目前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方法。
病原有两种,一种是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为细小、多形性微生物,革兰氏染色阴性。另一种是绵羊肺炎支原体,对山羊、绵羊均有致病作用,也为细小多形性微生物,但生长要求较苛刻,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无交互免疫性。二者的培养特性也不一样。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以<3岁的山羊发病最多。常于冬、春季节或阴冷潮湿、营养匮乏情况下易感染发病,在亚、非洲等养羊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病原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接触传染性很强,感染率高,死亡率可达60%~70%或更高。而绵羊肺炎支原体对山羊和绵羊均有致病作用。
病羊主要表现高热稽留不退,食欲锐减,咳嗽,呼吸困难,流浆液性或黏脓性铁锈色鼻液;肺部叩诊有浊音区和实音区,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按压胸部出现敏感、痛感。有些病例发生腹泻,口腔黏膜溃烂,唇、乳房出现丘疹,妊娠母羊流产。病羊死前体温下降,一般病程为7~15 d,如病期延长,可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特征性病变见于肺和胸膜,呈典型的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胸腔积液,混有絮状纤维素;炎症常波及一侧肺脏,偶见肺两侧,肺炎灶切面呈大理石样,小叶间质增宽,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胸膜增厚、粗糙,有黄白色纤维素膜附着,病程久者肺胸膜和肋胸膜常有粘连,肺、肝变区也可发生机化或形成包囊。镜检可见炎症区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渗出,间质尤其是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增生;支气管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切面湿润有出血;心包积液。
本病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和特征病变较易做出诊断,必要时可做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应坚持自繁自养,勿从疫区引进羊。从外地新引进的羊要隔离、检疫,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在疫区或本病流行地区,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是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苗和鸡胚化弱毒苗进行全群免疫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苗,>半岁羊5 mL·只-1,<半岁羊3 mL·只-1,皮下或肌内注射均可。对于病菌污染的环境、用具等应严格消毒。治疗时,可用卡那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或磺胺类药物,还可用新胂凡纳明,均有较好疗效。新胂凡纳明(别名“914”):10 mL·kg-1体重,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制成5%~10%溶液,静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10~15 mg·kg-1体重,肌内注射,2次·d-1。土霉素:20 mg·kg-1体重,2次·d-1内服。螺旋霉素:10~50 mg·kg-1体重,肌内注射,l次·d-1,连用3~5 d。
本病应与羊巴氏杆菌病相鉴别。本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很高,山羊易感染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