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雪
(辽源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辽源 136200)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种脑血管的意外性疾病,归属中医“中风”范畴,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是一侧面部、上肢或下肢突感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等,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正常生活,应早发现早治疗[1]。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一般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在此,本文探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具体讨论过程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根据随机数字法,按照就诊次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 12例;年龄 48~71岁,平均 57.51岁;病程 3~7天,平均病程(4.32±0.90) 天。对照组男 24例,女 13例;年龄49~72岁,平均58.52岁;病程 3~7天,平均病程(4.81±0.52)天。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础信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嘱2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
对照组采用急性脑卒中常规西药治疗,如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扩血管剂或脱水剂、止血剂、增容剂等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活血化瘀方进行治疗,方药组成为:黄芪 30 g,当归15 g,丹参30 g,红花 15 g,川芎 10 g,赤芍 10 g,地龙 10 g,葛根10 g,牛膝20 g。气虚加党参20 g;火旺、五心烦热,加栀子、黄芩各15 g;言语不利加石菖蒲、远志各15 g;小便失禁加桑螵蛸 15 g。日 1剂,200 mL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2组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情况,并将疗效分为痊愈、有效、无效 3个等级。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状态,且可以独立完成基本日常生活,即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生命体征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可以完成基本日常生活,但行动时需用拐杖,即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者死亡,则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TG)、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各项生化指标。
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包括患者言语、意识、面瘫、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方面。满分 45分,得分 0~14分,为轻型;得分 16~30分,为中型;得分31~45分,为重型。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х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为78.3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 TG、CRP、Fib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对比 (±s)
表2 2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T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Fib(g)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73.03±0.71 2.01±0.34 6.49±1.20 18.32±4.11 10.52±2.593.51±1.12对照组 3718.19±4.23 13.37±3.16 t值 0.903 4.390 0.134 4.243 0.108 2.286 P值 0.185 0.000 0.447 0.000 0.457 0.013 2.89±0.62 2.40±0.42 6.52±1.194.25±1.6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对比 (±s)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对比 (±s)
组别 例数 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7 46.18±10.25 76.57±9.46 21.81±3.59 13.85±2.76对照组 37 45.95±10.27 58.05±9.29 21.73±3.26 15.98±2.53 t值 0.096 8.496 0.100 3.460 P值 0.462 0.000 0.460 0.000
脑卒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因素主要有吸烟、过量饮酒、肥胖、不良饮食等[3]。脑卒中情况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脑卒中需要及时诊断与治疗,否则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现阶段,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常规西医方法为溶栓疗法,给予患者扩张血管,保护患者脑神经,虽然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但是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改进。
而中医学将急性脑卒中曰为“中风”范畴,认为中风的因素有风、火、气、血、痰、虚,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治疗原则为益气通络、活血化瘀[4]。本文观察组的活血化瘀方中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红花活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赤芍凉血祛瘀;地龙清热熄风通络;葛根解表升阳;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诸药合用,以达活血化瘀之功效[5]。
试验分析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为78.3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TG、CRP、Fib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西药疗法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方治疗急性脑卒中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采用活血化瘀方效果显著,可以疗效发挥最大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