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玺赵伟红王和春潘丽华王 瑛王东萍王 晶
(1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吉林 吉林 132000;2 吉林省永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吉林 永吉 13220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临床上以慢性疲劳为主诉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英美约有20%~25%的人述说有慢性疲劳,约1/4是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日本有30%以上的人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我国通过对301名护士的调查显示,发病率高达 11.63%,目前以CFS就诊的人 140人/万,全世界有 50万 GFS患者,且还在快速增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现代医学虽提出了病名和诊断标准[1],但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成为较理想的选择,越来越受人们青睐。运用自拟 “加味二仙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5月永吉县人民医院和吉林市人民医院中医门诊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 12例,女 28例;年龄 19~66岁,平均 45.2岁。对照组男 10例,女 30例;年龄 20~67岁,平均 43岁。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疾控中心1994年修订的CFS标准[2]。(1) 临床评定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慢性疲劳。该疲劳是新发的或有明确的发病时间,非先天性的;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所引起的;经休息后不能明显缓解;导致工作、教育、社会或个人活动水平较前有明显的下降。(2)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但不应该早于疲劳:(1)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的明显下降;(2) 咽痛;(3) 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4) 肌肉痛;(5) 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的疼痛;(6) 一种类型新、程度重的头痛;(7) 不能解乏的睡眠;(8) 运动后的疲劳持续超过24 h。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张伯礼、薛博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中国推拿百科全书》(骆仲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的相关内容及相关文献研究。(1)无明显脏器器质性病变,以虚损性疲劳为主;(2)多以懈怠、劳倦、失眠健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3)多伴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相关症状。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 CFS的诊断标准;(2) 16岁以上成年人;(3)接受试验药物者。
1.4 排除标准 (1) 原发病的存在能够解释的慢性疲劳,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病毒性肝炎,贫血,肿瘤等,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疲劳;(2)过去或现在主要诊断为精神抑郁性情绪失调或具有抑郁性特征的双极情绪失调,各类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痴呆、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3) 病前 2年至今有各种不良嗜好,嗜烟、酗酒等;(4)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 8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40例给予自拟加味二仙汤,处方如下:仙灵脾15 g,仙茅 10 g,巴戟天 10 g,黄芪 30 g,党参15 g,当归 10 g,升麻 6 g,柴胡 6 g,黄柏 5 g,知母10 g,日1剂,水煎服,120 mL早晚分服。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0 mg、谷维素20 mg、百乐眠4粒,日3次口服,进行系统地观察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
1.6 疗效评价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制定:观察治疗前后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疲劳量表(FS-14)评分改变情况,根据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3]。
疗效指数(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运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均数加减标准差,方法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标准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疗效判定采用尼莫地平法,即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疗前后2组疗效指数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疗效指数比较 [例(%)]
表2 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分级评分 (±s,n=40)
表2 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分级评分 (±s,n=40)
注:*P<0.05,**P<0.01
症状 治疗前 第一疗程 第二疗程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咽喉痛颈部及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头痛肌肉疼痛多关节疼痛睡眠紊乱运动后疲劳总评分1.06±0.09**1.32±0.14**1.15±0.11**1.32±0.14**0.54±0.08**1.13±0.15**1.49±0.27**1.15±0.14**4.79±1.27**2.53±0.41 2.63±0.67 1.92±0.21 2.57±0.58 2.75±0.57 1.97±0.55 2.83±0.71 2.89±0.75 14.57±2.03 1.89±0.11**2.55±0.58 1.19±0.128*2.33±0.24 2.01±0.41*1.84±0.45 2.45±0.37 1.67±0.22**7.66±1.86*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中医的“未病”“不寐”“心悸”郁证”[4]等范畴,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肝脾有关[5],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引发本病[6],治疗多采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养阴宁神”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甚满意。近年来,不少学者认识到了肾与疲劳[7]的关系,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我们根据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特点,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吸取黄永生教授治疗先天伏寒亚健康的经验,从“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治肾,治虚之道也”[8]入手,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位在肾,其病机关键是脾肾阳虚,气机郁滞,阴火上冲,确定了“补先天,实后天,散郁火,行气机”的治疗原则,在黄老稳心 2号方[9]的基础上,自拟 “加味二仙汤”,方中仙灵脾、仙茅、巴戟天补脾肾之阳,肾阳充则五脏之阳得生;黄芪、党参补益中气,补后天以滋先天;升麻、柴胡升发脾胃之气,散郁火,调气机;当归补血活络,与黄芪相伍,可使气血得以生化;黄柏、知母苦寒而降,既可清瘀滞之热,又可引阳归阴,是为反佐。诸药配伍,补益脾肾,行郁散火,方证相应,疗效显著。本临床观察结果证明,自拟“加味二仙汤”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身心同调的优势,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心身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工作压力,避免过度疲劳,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