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阳明心学在学习考试中的实践应用

2019-02-12 08:47王丹凝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阳明心反省王阳明

王丹凝

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同时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物,其心学光芒照铄古今,在中国乃至东亚历史中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学习实践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可以有效的提升心灵强度,有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人生实践。要想内心强大,就必须在事上磨炼,必须要去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在学习与考试中磨练自己,通过不断的内省、反观等心学实践,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强大自己的内心,为今后的人生做好充分的心灵准备。

身处学生时代,许多同学很容易陷入误区,比如学习是不得不学,为学而学;或者自身学习能力发挥不足、学习方法有问题,却不懂得自我反思寻找对策;或者心理敏感脆弱,老师同学的几句话就会长时间走不出去,乃至留下心理阴影。这些都可以在学习运用阳明心学中得到一定的解决,通过理解掌握阳明心学核心内涵,在学习实践中灵活为我所用,慢慢成长为自我的主人,“致良知”、“此心光明”。

一、致良知,回归本有的真与善,明确学习目标。阳明心学认为,良知是每个人内心固有的灵明,它会本能的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真伪。人人心中有个圣人,那就是良知,只不过在有些人那里,是被欲望遮蔽了而已。那么在学生时代,我们每个人如果回到自己真实的内心,就会深刻的领悟到,学习掌握知识其实就是这个阶段根本性的事业,是人人必经,人人该做的本有的正确、真与善。应当围绕这个核心而回归内心本有的良知,深入理解学生时代是人一生的黄金时期,是打下知识基础,完善人格,提升精神素养的重要阶段。要努力摒除其他所有无关的心灵负累,专心致志于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不断推求反思,求得知识的真谛,牢牢把握核心目标。首先要提高自我反省能力。阳明心学认为,自省是一面镜子,能够清晰的照见心灵上的污点,继而照亮前进的路途。人必须学会自我反省,通过反省擦亮心灵之镜,使其明亮,避免昏聩。在学习中,尽量避免怨天尤人,出现问题,要立足于自身查找原因。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反省,才会不断的提高。进步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发挥优势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体现在是否具有一定的反省能力上。其次,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灵活运行用心外无物道理。心外无物,不是生硬的否定外物的实在性,而是把与你无关的人事物放到心外,统统不理。学生时代尽管总体单纯,但毕竟身处社会之中,各种情况乃至诱惑无处不在。仍然面临着有效选择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学习。按照心学道理,要在明确主题目标的情况下,尽量缩小有效选择范围,把无关之物放在心外,不再关注,不再受其牵绊。把乌云尽可能的散去,使被遮蔽的心性焕发光明,使心灵获得全新的自由。而当我们以这样超然宁静的精神境界,回到现实重新审视面临的问题和多重选择时,往往就会拥有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智慧而独特的眼光,发现新的细节和规律,作出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三、面对复杂情况,以动心为耻,要让每一次意外都成为强大内心的机会。一是以冷静的心态,把挫折意外进行负面转移。“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传习录)。人生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的打击,意外是在正常可控情况下,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行动时,遭遇了不可控的阻碍。这个意外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而在学习考试中却总体可控,意外最多的无非就是考题过难等因素造成的成绩不理想。这时首先要端正对待意外的心态,先哲有言:人生最大不幸就是没有不幸。考试意外的发生,无非是给我们一记当头棒喝而已,会非常有助于敲碎内心的昏聩与傲慢,发现学习的不足,尽快弥补漏洞,警醒回归理性学习。二是磨练心性,以考试心动为耻。“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传习录)。心学要求无论在怎样挫折的环境里,都要尽快调整好心境,使自己常常处于一种坦然淡定的状态。内心宁静而自信,就能在复杂的环境里,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时代,学习是常态,考试也是常态,而考不好、考砸了更是每个学生必经之路。这时无论多么沮丧,都要盡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保持淡定的心态。理解考试不过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灵活运用水平的一个测试而已。经过不断有意识的心学训练,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的考场上、无论什么样的考试结果都能做到内心安和,达到真正的不动心。有了这样风轻云淡从容面对一切的心灵韧度,就可以在各类人生大考小考中,发挥出色,考出真实而理想的成绩。三是面对复杂情况,永远选择正确的关注点,学会忍耐共存。弟子曾经问过王阳明,为善去恶是不是可以达到良知?王阳明回答说:好好为善吧,何必关注恶。在学生时代乃至整个人生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与问题,正面情绪与负向力量并存,善恶对错纠缠,这时应如何面对与处理?王阳明给出了简单而明确的答案,那就是负面的、恶的、错误的一面,如果我们无能为力彻底清除干净,那就让我们与之共存吧,但要把心力、关注点永远放到正面的、善的、正确的一面,增强它的力量,久久必然功成,这也是完善自我精神境界的重要方法。

四、静心安坐,唤醒潜能智慧,提升学习能力。静坐是王阳明学派的必修功夫,它同佛道的禅坐有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印度裔的美国物理学家,也是身心灵修炼大师马哈利希通过自身实践对静坐的美妙之处发自内心的赞叹道:静坐会使人进入超觉意识状态,内心会变得平静,思想会变得富有成效,并能对环境发出轻快与协调的波。当人们静坐时,会出现全身肌肉放松,心率、呼吸及大脑电波会变得缓慢,且高度有序,大脑皮层功能同步强化,神经功能协调统一等一系列生物生理变化。所谓“定能生慧”,就是身心安定了,灵感智慧就会自然生发出来。采用阳明心学的方法,以积极入世的心态认真学习,以致良知、心外无物、不动心的准则进行内心反观,并在此基础上以我心光明的精神境界静坐修习时,能够有效的平和内心,去除内心深处懊悔过去、担忧未来的各种庞杂喧嚣的杂质意识,专一清纯,使头脑更有成效,更易进入超然的境界。长期进行这种修习锻炼,可以使心灵沉静,微细,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考试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取得最好的成绩。

猜你喜欢
阳明心反省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当代价值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反省与克制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