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
摘要:高中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高中时代的学习生涯可以改变学生未来几十年的人生发展,所以高中时期的学习一直都被师生以及家长关注着。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仅要把课本上有限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教会学生受益终生的学习能力。语文学科作为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都备受关注,在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上好语文课。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并不陌生,这种教学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的时代,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育理论讲的正式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启发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这两个字,要做到启发学生就一定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以引导学生的思考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达到在课堂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中被动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让师生之间的课堂学习地位逐渐趋向于平等,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对启发式教学模式认真钻研,通过对现有教学经验的学习和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摸索,达到最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目标。
1.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意义分析
1.1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对学习有兴趣的育人者,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用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有直接作用。
1.2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比较少,基本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师生之间的课堂地位是不平等的,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总是有些距离感,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敬畏,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不感有所质疑。而启发式教学模式让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有所转变,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开展语文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多了,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学习机会,所以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的更近了。
1.3可以提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启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解答教学问题,吸收语文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会逐渐养成,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会亦步亦趋的跟随教师的讲课内容和节奏,学生会有自己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这就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为主动的学习,学生也逐渐变得会学习。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分析
2.1教学重点突出 引导学生思维
一节课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无论是哪个学科的教师都不能保证自己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学生都能记下来,所以教师想要保证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一定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这堂课的教学精髓。一口不能吃成个胖子,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在一节课堂上安排太多的重要知識点,否则学生在课上无法融会贯通的吸收,课后就基本把课堂上教师讲的诸多知识点都忘个干净了。通常情况下一节课的重点或者难点都只有一个,其他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个重难点展开的,是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的内容。
比如:当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戴望舒的《雨巷》这篇文章时,就要把握好教学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到对诗歌所描绘的美感和对诗歌的理解上,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戴望舒写雨巷这首诗歌所想要表达的感情,诗歌中的“丁香姑娘、雨巷”都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带学生一起分析这篇诗歌的时候,一定给学生营造诗歌中所描绘的氛围,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化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
2.2了解学生情况 加强学生薄弱点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的原因是其讲课内容面面俱到,无论是简单的知识还是比较难的知识都在课堂上讲解,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跟学生互动或者让学生独立思考。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教师没有考虑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其实,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所有语文知识的学习都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做,这样不仅教师的教学时间会比较紧迫,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无形中增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一些比较简单和不重要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学,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简单的验收,以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能及时了解。
比如当教师上阅读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等比较简单和基础性的知识,教师只是在课堂上针对这些知识做简单的提问即可。而对于阅读教学中一些比深层次的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薄弱知识点,教师要在课堂上跟同学共同学习探讨,把这些知识的教学过程进行细化,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吃透知识点。
2.3借助拓展知识加强学生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之后,高中语文教学也要注重素质教育,语文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给学生讲课本上有限的知识,还要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用这些拓展的课外知识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语文教师在拓展教学内容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课程的连贯性,不能单纯的为了拓展课外知识而把其生搬硬套近自己的语文课堂中,而是要以主要教学内容为依托,适当的拓展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课外知识,这样才能让教学计划内的知识和拓展的知识相辅相成,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比如:当教师在给学生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可以找一篇朱自清的《春》作为课外拓展知识与这篇文章对比着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两篇文章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有什么异同之处,还可以把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对比,分析同一个作者所惯用的写作手法有哪些,通过两篇文章更全面的分析作者的性格特征等。这种有对比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分析文章形成自己的习惯性思路,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3.总结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核心是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下,学生不再是只会背书听课的书呆子,而是有自己思维模式的主动学习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进取的探究精神,正是满足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启发式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对这种教学模式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方式有所了解,可以把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启发式教学模式当中,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保证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熟练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雪.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的启发式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陈鑫.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启发式教学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3]蒲政伦.浅谈高中文言教学中的启发式与讨论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 (0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