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丹
(德阳中江县联合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德阳 618132)
中小规模猪场是我国养殖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着我国中小规模猪场数量的不断扩充,很多猪场经营户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管理能力,在实际的猪场经营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养殖问题频发,给中小规模猪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而健康养殖体系的建设,从经济效益、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出发,提升中小规模猪场的养殖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猪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小型粗放式养殖向大型规模化养殖的方向过渡,中小规模猪场是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变革中的幸存者。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型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仍旧是未来养殖产业的发展趋势,而中小规模猪场在生产经营当中的变动相对较大,稳定性较差,生产方式一般以育肥为主,投机性较强,加之市场对养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各项审批和资本都增加了经营难度,给中小规模猪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
猪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中小规模猪场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规模猪场的经营中都存在着生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一方面,由于中小规模猪场的生产经营规模与大型规模化猪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带对专业人才的竞争上存在很大的劣势,在专业养殖人才的竞争方面不占优势[1];另一方面,为降低经营成本,中小规模猪场的大部分养殖人员都是当地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一般的村民或是自家亲属等,专业养殖人员的缺失造成中小规模猪场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面较大的人员变动,且很容易造成猪只染病,给中小规模猪场的经营埋下了较为严重的隐患。
中小规模猪场的经营和养殖与大型规模化猪场相比,在养殖条件、设备、技术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且由于资金和人员有限,在日常经营管理方面也相对比较落后。很多中小规模猪场都是依靠购入仔猪进行育肥的方式获取经济收入,但猪种的品质和来源难以保障,且在养殖过程中一旦猪只出现患病的情况,还会耗费大量成本;加之目前市场上对的品质把控越来越严格,一些规模较小、资质不全、卫生情况不佳的猪场都在面临整改甚至淘汰,也造成了中小规模猪场的经营发展举步维艰。
养殖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直接关系着中小规模猪场的经营发展水平,也影响着经营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基于当前中小规模猪场养殖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要突破当前的经营困境,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突破,建设完善的健康养殖体系,要求中小规模猪场养殖户应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管理规范,针对生猪养殖的日常工作制定完善的流程和要求,从而明确中小规模猪场的日常管理规范;同时,深入分析目前生猪养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并以此制定中小规模猪场的经营发展方向和定位,从养殖水平、管理意识、成本意识、人员素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在顺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中小规模猪场的从业人员,受制于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际的工作中表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养殖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但在理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大都依靠过往的养殖经验处理生猪养殖中的各类问题;反之也有部分人员经受过专业培训,但缺乏养殖经验。因此,在中小规模猪场的健康体系建设工作中,养殖企业应注重对养殖人员进行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培训管理,结合生猪养殖市场的动向,采取专业培训、技术指导、互相帮扶等方式提升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养殖水平,减少因人为原因造成的各类生猪健康问题,保障中小规模猪场的稳定运营。
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出现的新型疫病越来越多,病原而越来越复杂,一些新型病毒(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非洲猪瘟等)相继出现,一旦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准确的治疗,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生猪死亡,尤其是对中小规模猪场而言,其疫病预测和处理的能力与大型规模化猪场相去甚远,在面临这些复杂疾病时缺乏检疫与治疗能力,一旦生猪大规模死亡,很可能给中小规模猪场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经营危机。基于此,中小规模猪场健康体系的建设应不断强化疫病预测与检疫能力,通过依托专业实验室技术或与专业机构进行密切合作,通过实验室技术快速诊断各类猪病,提高病毒检疫能力,引入先进的建议技术活试剂盒等先进的检测手段,以确保快速确诊各类猪病,并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控,提高中小型猪场的防疫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基于中小型猪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要保障中小型猪场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养殖户应重视健康体系的建设,从多个方面提升中小型猪场的养殖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管理,提升防疫水平,从而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中小型猪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