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鸡场养好肉鸡的措施

2019-02-12 19:47武文海王者勇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兽医站2519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6期
关键词:鸡体雏鸡肉鸡

武文海 王者勇 (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兽医站 251900)

近年来,肉鸡养殖在农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是现代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现代化养鸡场要想养好肉鸡,在肉鸡养殖生产和疫病防治过程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 鸡场的选址、布局和设计是现代化养鸡卫生防疫的首要条件

理想的鸡场,要建在地势高燥,地面平整,便于排涝,又远离城镇和其他畜牧场的僻静处。根据生产规模、生产管理要求、场区的地形及交通等外界条件,把整个建筑区按其功能分为:种鸡舍、雏鸡舍、育成鸡舍、商品蛋鸡舍、兽医化验室及粪场。场内分为净道和粪道,并且互不交叉,各自形成环形道。各鸡舍间根据饲养规模及鸡群日龄不同,其隔离间距也不同。蛋鸡舍间距30~50m,雏鸡与成鸡舍相距100m,而蛋鸡舍与孵化室相距200m,各鸡舍间种植绿化带,防尘过滤空气。

2 按肉鸡生长发育特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1 选择健康、高品质的雏鸡苗

(1)雏鸡苗是养好鸡的寄出,健康优良的鸡苗,才能发挥最大的遗传性能。在肉鸡养殖过程中,挑选优质的鸡苗是保证养殖成功的第一步,一定要挑选质量优良的鸡雏,只有好的鸡雏才能生长出健康、优质的肉鸡。(2)雏鸡须孵自52~65g重的种蛋,出壳时间在孵化20.5~21d之间,同一批雏鸡应来自同一批种鸡的后代。羽毛良好,清洁而有光泽,脐部愈合良好,无感染,无肿胀,不残留黑线,肛门周围羽毛干爽。雏鸡眼睛圆而明亮,站立姿势正常,行动机敏、活泼,握在手中挣扎有力。对拐腿、歪头、眼睛有缺陷 或交叉嘴的雏鸡要剔出,鸡爪光亮如蜡,不呈干燥脆弱状。

2.2 鸡场要实行全进全出制

在鸡场如果饲养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会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复杂性,因为不同鸡群之间的交叉感染难以控制,会造成防疫费用的加大和人力的浪费。

2.3 饲料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质量稳定、价位适中的大型饲料场的颗粒饲料,优质、全价、无霉菌、无药残。没有充足的营养,肉鸡就不可能充分的发挥其生产潜力,因此,应保障足够的饲喂量以保证肉鸡全速生长。

2.4 清洁、卫生、无异味的水是保证肉鸡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24h不断水。鸡体缺水会引起极大的危害,饮水不足会影响到饲料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血液浓稠,体温上升,阻碍鸡体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水温不低于10℃。冬季水温18℃左右为宜,夏季10~12℃为理想饮水温度。经常性的检测水质(井水)。尤其是水的硬度(Ca、Mg)和水中微生物数量及种类。若饮用变质的水源,无形中将引起肠道疾病,最终导致料肉比升高。防止水路堵塞,观察每天耗水量,如增多或减少应迅速查明原因。如减少会影响采食和增重,缺水会影响代谢、脱水,不增重,甚至发病。

2.5 控制好环境因素

2.5.1 合理密度 雏鸡应适时调整密度,以保证健康生长,第1周50羽/m2,第2周40羽/m2,第3周30羽/m2,第4周25羽/m2,第5周20羽/m2,中鸡≤18只/m2,大鸡≤13只/m2,高温减少,低温可加,但必须保证采食和饮水充足,一般宁低勿高。

2.5.2 控制好舍内温度 温度对肉鸡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雏鸡,雏鸡的体温调节育雏34~36℃,以后每周降2~3℃。35日前温度差不超过3℃,35d后变动范围19~24℃,22~24℃是肉鸡最适生长温度。舍内温度应稳定,严禁忽高忽低。看鸡施温,不要只看温度计,要观察集群分布状况,舍内温度过低,使料肉比增高,生长慢生长不整齐,而且极易诱发新城疫。舍内温度过高,高3℃料肉比可减少2.1%,生长率可降0.9%,公鸡受害大于母鸡,过高引起热应激和中暑。

2.5.3 合理的湿度 先保湿,后进雏。70%有利于保持体热,防止体温散发,进雏前先把舍内湿度调到70%后再进鸡,否则难以到达理想湿度。湿度低于50%时,舍内干燥,易导致舍内粉尘过量,引起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同时还会导致鸡体脱水,影响生长,用加湿器加湿,以舍内见不到灰尘飞扬为准。湿度过大,>70%会导致散热困难,加大呼吸引起肺炎,又发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尤其是气源性大肠杆菌难以控制。通常鸡舍的湿度应根据肉鸡的不同日龄来确定,1~3日龄舍内相对湿度为70%,4~14日龄保持在60%~65%,15~28日龄保持在55%~60%,随着肉鸡的生长发育,35日龄以后舍内相对湿度不低于50%~55% 。

2.5.4 通风换气 最难也最重要。通风是在高温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鸡体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鸡体的不利影响,换气是在低温鸡舍密闭情况下,引进鸡舍外新鲜空气,排除鸡舍内污浊空气,以改善舍内空气质量。通风换气的目的是保证氧的供应,以利于新陈代谢,排出有害气体、灰尘等,排除湿气降低温度,调节舍内温度,减少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在舍内存留。通风换气是养好鸡的关键,尤其后期更加重要。寒冷冬季,NH3过重可考虑过氧乙酸消毒剂,通风时防止贼风,尽量使用引风机。

2.5.5 合理光照 光照的目的是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其生长迅速。连续光照和短时期黑暗交替使用可达最大日增重。光照过强过弱都影响增重,前期光照强一些,有利于帮助雏鸡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后期强光照对肉鸡有害,阻碍生长,弱光可使鸡群安静,有利于生长发育。因此光照应规律、缓慢,防止突然。出栏前1周宜实行1~2h黑暗,利于出栏和增重。

3 严格卫生防疫规章制度保障肉鸡健康安全生长

依据疫病发生规律,首要任务是控制好病原微生物的危害。鸡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在鸡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就会侵袭畜禽导致发病,因此致病微生物是肉鸡的大敌,不可忽视。

3.1 鸡舍中病原微生物的来源

饲料、疫苗、工具、进出车辆等外来人员带来的;畜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水污染;鼠、鸡、蚊、蝇的传播等。

3.2 鸡舍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

杜绝种源性微生物的代入,选择健康雏鸡;鸡舍内定期杀鼠、灭蚊蝇,杜绝病原传播;严格消毒,病死鸡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3.3 疫病监测制度

监督处理病弱死鸡是提高生产性能减少损失保证鸡群健康无病的必要措施,对整个饲养周期内,发育不良的鸡、低产鸡,要不断地筛选剔除,对不良症状的鸡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大的疫情发生。1日龄鸡体微生物抽检带菌率,每群抽10-20只,取心肝进行细菌培养(鉴别培养基),指导药物预防。鸡群发病对病死鸡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如为细菌则结合药敏实验指导用药。鸡群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分析抗体水平的变化,判断免疫效果,指导免疫。

3.4 科学免疫,提高免疫效果

免疫是提高鸡体特异性的免疫力,降低相对应致病微生物的易感性,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免疫后高而整齐的抗体水平可以有效抵抗相应致病病毒的攻击。目前,鸡场发生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禽流感(AI)、马立克氏病(MG)都可通过疫苗防止其发生。

3.4.1 免疫程序的确立 制定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疫苗种类和接种鸡生产用途和饲养期,根据该场疫病流行情况,如发生过什么疫病、发病日龄、发病频率和发病批次等,了解雏鸡的母源抗体的水平、抗体的整齐度和抗体的半衰期及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影响,来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3.4.2 疫苗的选择 疫苗必须选择国家定点大厂家的,任何疫苗在接种前必须对疫苗的种类、批号、改观质量、有效时间及免疫头份等做好记录,在接种过程中,疫苗的稀释比例、剂量、接种方法等也要按说明书进行,不得随意改动。IBD宜用多价苗,首免用弱毒苗,二免用中等偏弱苗;IB选择毒株与地方毒株接种最好;禽流感H5和H9以当地毒株为好;若鸡群安全,不要轻易更换疫苗。

3.4.3 免疫注意事项 免疫必须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前提下进行,要保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有效的隔离消毒。疫苗应按使用说明书保存,避免反复冻干,启封的疫苗应一次用完。本地区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免疫,没有发生过得不要免,几种疫苗免疫时,要间隔7~10d,避免相互干扰。当鸡群暴发疾病或潜伏感染时,应禁止免疫,疫苗在成更大的损失。

3.4.4 抗体监测应免前免后2次监测,充分了解免疫效果 (1)疫苗接种要保质保量,以确保免疫效果,在接种前,应定期的对使用的疫苗进行检测,根据疫苗的效价变化,相应的调整疫苗的用量,保证每次免疫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有效剂量。如果免前免后抗体突然上升,又有参差不齐现象,有感染的可能。如肉仔鸡大于8,种鸡大于13。(2)正常情况下,抗体水平如果不上来,普遍较低,即免疫失败,一旦免疫发生失败一定要分析原因,首先考虑疫苗质量、剂量是否充足、有无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其次采血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不能太少;若鸡群各方面较好,很可能与检测抗原有关,应选用与疫苗毒株一致的抗原。查清原因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采取加强免疫、紧急预防接种,或者选择淘汰。(3)养殖场户的最终目标就是的安全出栏,要想出栏率高、料肉比低、体重大,取得高效益,就要在经营管理上想对策,在养鸡技术上下功夫。把正确的决策和科学的养鸡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取得高效益。

猜你喜欢
鸡体雏鸡肉鸡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腹水咋防治
高温高湿条件下鸡舍的通风管理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