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植骨融合术护理体会

2019-02-12 11:21:12刘美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椎间盘颈椎颈部

刘美君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骨三科,重庆 垫江 408300)

颈椎后路手术适用于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或多节段受累、伴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者,颈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因此,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外伤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感颈项部疼痛、活动受限,轻微活动后疼痛明显加重,双手五指出现麻木。MRI检查:①枢椎齿状突陈旧性骨折;②颈4~5、5~6、6~7椎间盘突出;③颈椎骨质增生。诊断为:①枢椎齿状突陈旧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②寰枢椎陈旧性脱位;③颈椎间盘突出。于2013年7月10日收住入院,完善检查及术前准备后于7月16日在全麻下行经后路寰枢椎体融合术。

2 术前护理

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手术风险大,患者出现恐惧、焦虑、担心手术预后等心理。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讲解手术必要性,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告知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及风险性,取得配合及理解。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以及请其他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前3天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指导并教会陪护正确的会阴部擦洗方法及放置便盆尿壶的方法,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如备皮、药物过敏试验、交叉合血等。

术前康复训练。a.床上肢体功能训练:上下肢的屈伸,持重上举的等长等张训练,有利于提高术中耐受力。b.卧床生活指导:仰卧时枕头不能过高也不能悬空,用盐袋固定颈部两侧;侧卧位与肩同高,颈部与躯干保持一条线;术前2天训练床上饮食饮水,以免术后呛咳。c.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目的是术中暴露颈椎体前方时提高患者对牵拉气管、食管的耐受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和喉头水肿的发生。训练在术前3~5天进行,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肩部垫一小枕,使颈部略向后仰,用大拇指持续向对侧推移或用另一手第2~4指向同侧牵拉,必须将气管推过中线。开始时,每次持续10~20min,逐渐增加至30~60min,每天2~3次,持续3~5天,训练时指甲要剪短,以防患者颈部皮肤损伤。d.配置合适的颈托:为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术中需切除较多的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组织,并填塞植骨,虽采用了内固定,但其稳定性都相对受到影响;而配置适当的外固定,能限制颈部活动,促进植骨融合。

3 术后护理

体位护理。颈部戴好颈围,动作协调一致,保持头、颈、胸在同一直线,使颈部自然中立位,切忌扭转、过伸、过屈。给去枕平卧位,枕部垫棉垫,颈部两侧用沙袋垫实。局部制动,减少出血,防止骨块或内固定滑出。平卧6h后为患者轴向翻身,防止脊柱扭曲造成再次损伤。

病情观察。a.心电监护生命体征48~72h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持续吸氧,1h观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连续观察6h,病情稳定后改为每2h观测1次。b.防止颈部血肿,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注意颈部有无肿胀、增粗、瘀血,有无呼吸困难,根据医嘱床旁备气管切开包、负压吸引器和气管切开护理包。c.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喉头水肿;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4次。对分泌物多,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者加用地塞米松。对痰液不易咳出者,静脉注射沐舒坦30mg,日2次;加强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咳出,咳嗽时轻压伤口,减轻疼痛;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吸痰。d.脊髓及神经功能的观察,注意患者主诉及四肢有无感觉、运动的改变,让患者自主握拳、动脚趾,如发现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平面上升,提示有脊髓水肿或血肿形成,立即报告处理。因手术的牵拉、术中在颈髓周围减压咬骨等操作均可造成颈部周围神经的损伤,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呛咳。须让患者小口吞咽,不必过于紧张,一般3~6个月即可自行恢复。e.重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防止皮肤破损、肺部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4 功能康复

麻醉清醒后即鼓励患者早期进行手、足部活动,根据恢复程度指导其四肢功能训练,既可观察神经恢复情况,又可减轻肌无力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术后并发症。①术后当天做手指、腕关节、足趾及踝关节活动。②术后1天进行双下肢关节、肌力训练,如屈膝、屈髋、抬臀、肢体抬高等活动。3~4次/日,15~30min/次,逐日增加。③术后3天左右根据医嘱抬高患者床头,进行双上肢的训练,进行拇指对指、握拳、伸指训练增强手的灵活性及握力,双手可以握握力器进行训练,观察肢端感觉、运动情况。④术后7天拆线,用颈托固定颈部,根据医生医嘱指导患者下床行走,颈部保持直立,双眼平视前方,不能左右摆动或前后屈曲。

5 出院康复指导

康复指导内容。①术后根据手术方式及医生医嘱指导患者颈托护颈2周~2个月,防止颈部过度活动,避免外伤;②继续手功能锻炼,方法同术后,并做四肢、颈部按摩,进一步进行较精确的活动训练,如写字、做针线活、织毛线等;③保持正确的姿势,伏案时间长需每隔2h活动颈部1次;④睡眠时枕头高低适宜,颈肩防止着凉。

猜你喜欢
椎间盘颈椎颈部
颈椎不能承受之重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2-29 09:11:26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颈腰痛杂志(2023年2期)2023-05-05 02:20:32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0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20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38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34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安徽医学(2022年5期)2022-05-21 11:21:32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