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学术
协同理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 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1]。一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只有通过协同,结束离散无序状态,才能形成合力,获得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 协同创新,即不同创新主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在协作中获得创新效益[2]。
目前,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少、信息服务保障率相对较低,单馆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文献信息的广泛需求。 信息环境的变化及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图书馆原有的服务定位受到冲击。 越来越多的医学图书馆开始意识到,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既有利于实现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与攻关,也有利于实现医学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3]。 各医学图书馆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分工、协调与合作,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提升知识服务的整体水平和专业能力,才能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实现医学图书馆发展的共赢。
笔者对医学图书馆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针对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医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教学与科研。
1.1 医学用户信息需求趋于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异常快速,医学图书馆的用户对信息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更加注重知识需求的质和量,信息需求趋于专业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用户广泛而深入的知识需求对医学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应用越发广泛, 促进了图书馆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数据挖掘、知识分析等一系列技术及智能化手段的发展及应用,为医学图书馆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
1.3 医学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资源形态呈现数字化、信息环境趋于网络化,即时通信和移动终端得到快速普及,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冲击了医学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其生存空间受到冲击和挤压。 医学图书馆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突破传统信息服务模式,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以此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2.1 协同创新动力不足,知识共享理念缺乏长期以来,各个医学图书馆自成体系,自身资源可以满足本单位用户的基本需求,往往忽视用户的边际信息需求。 加之医学图书馆在本单位得不到足够重视,相当一部分医学图书馆安于现状,缺乏协同创新的意识和动力,知识共享的大局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各医学图书馆在协同创新知识服务上存在的思维差异,也限制了知识服务的协同与创新。
2.2 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医学图书馆员的学历层次、服务能力参差不齐,而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对医学图书馆员信息服务能力的整体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形势下,馆员的专业素养和情报分析能力略显不足,其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面临新的挑战。
2.3 协同服务机制缺乏,馆际信任度不足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使得医学图书馆之间存在信息资源、人力、技术的互补与流动,这一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协同服务机制来协调各方的利益与职责,消除各自的顾虑,增进彼此的信任。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协同服务机制,增进医学图书馆间的信任,才能为协同创新知识服务提供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
3.1 建立医学图书馆联盟,搭建协同创新知识服务平台基于共同的协作愿景,医学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关系,促成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实现资源、技术、 文化等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转换与集成,搭建协同创新知识服务平台,在基础数据库与特色数据库、人力资源建设、知识服务的范围和方式等方面进行统一的协调、布局,扩大资源、技术服务能力,弥补自身不足,以此达到知识重组、知识增值、科技创新、成果转换等互利共赢的目的,服务于单位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研管理。
3.2 整合丰富馆藏资源,突出特色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医学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物质保障。 医学图书馆应以原始文献收藏为基础,结合本单位的学科设置和特色专业有计划、 有选择地收录对临床、教学、科研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以读者多样化、精细化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信息资源指引库,发挥各馆的优势和特长,各尽其力。 各个医学图书馆可以自主开发医学慕课资源, 根据自身优势和分工跟踪不同学科的前沿动态,形成特色资源储备库,及时通过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发布、共享,为开展知识服务提供资源保障。
3.3 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形成合力每个医学图书馆都是一个利益主体,协同创新知识服务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价值偏好和利益追求[4]。 实力雄厚的医学图书馆应当积极发挥其在馆藏资源支持、图书馆业务指导及管理协调工作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注重各馆利益分配,促进向心力的形成。 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协同服务机制,才能有效消除各馆的顾虑,从而形成合力促进知识服务的协同创新。
可以通过建立QQ 群、 微信群等即时信息接收群, 促进医学图书馆间实时的经验交流与互动,不断创新、丰富馆际交流的形式和渠道,增进互信、形成合力,提高知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真正实现共赢。
3.4 加强协同创新型知识人才队伍建设图书馆员是知识服务的主体,协同创新环境下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知识服务型专业化馆员队伍尤为重要。 医学图书馆协同创新知识服务,一方面,要求馆员具备敏锐的信息触觉、创新理念及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另一方面,医学图书馆员要扎实掌握医学图书情报学专业理论知识、 熟练运用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具备医学信息资源整合、开发的能力,做到一专多能,真正成为医学信息资源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建设者。
各医学图书馆应该制定相应的知识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建立协同创新型知识人才队伍奖励机制,通过绩效奖励、岗位晋级、继续教育、外出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积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馆员协同模式,促进人才、技术在馆际的流动,推动学习型、创新型的知识服务团队建设,为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奠定人力基础。
3.5 加强知识服务质量控制,做好知识服务宣传推广用户是知识服务的客体,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的满意与否,可以反映图书馆知识服务质量的高低。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加强医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质量控制,可以提升、改进知识服务的水平[5]。图书馆应该公开各种反馈渠道,主动收集用户对知识服务的反馈信息,客观正视反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后期知识服务的质量,促进知识服务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另外,医学图书馆协同创新知识服务应当争取得到医学图书馆学会或协会的支持,并通过学会或协会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知识服务的学术辐射能力,不断提升医学图书馆知识服务协同创新的能力。
医学图书馆间协同创新开展知识服务,对促进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医学图书馆应该在借鉴其他类型图书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视自身不足,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医学图书馆知识服务协同创新的活力,主动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探索符合自身特性的服务模式,不断激发图书馆的发展潜力,推动医学图书馆事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