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媛,侯玉双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北京 100029)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主要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可以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性[1]。由于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强,导致抗菌药物选择范围缩小,治疗难度增加。而ICU是专门收治医院危重症病人的科室,患者有创操作多,免疫力下降,抗菌药物大量使用,感染的概率远高于普通科室。因此加大对多重耐药菌的研究、探究预防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方法,成为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为护理人员,制定有效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对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接下来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为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提供依据。
MODO大多为条件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占较大比例,如肠杆菌科中的肺炎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中有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等。大量文献对主要病原菌的种类进行了研究。
徐权[2]等选取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547例病人,多重耐药菌有329株,主要的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到了76.29%。多重耐药菌绝大部分主要分布在痰液中,占到了85.41%。姚长英[3]等对427例 ICU 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研究,检出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前3 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陈利红[4]对ICU重症监护室288例住院患者的痰液、血液、引流液、脓液等进行收集并试验,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居多,肺炎克雷伯菌次之,同时发现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诸多研究[5-6]亦表明多重耐药菌主要以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
综上所述,多重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的病原菌种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得比例最大。而多重耐药菌在痰液中的数量最多,说明其主要分布在呼吸道中。
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对于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具有重大的意义。大量文献表明,很多医院通过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概率。
冯燕[7]等通过常规的护理措施,如宣传、物资配备、规范护理操作、配备洗手液、加强消毒、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主动筛查多重耐药菌、加强卫生管理等,与新增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多重耐药患者相对集中隔离、增设电子温湿度计、增加基础护理班、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床旁仪器、设备的消毒效果等)相比较,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证明采取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严格控制病房温度、规范使用消毒液,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陈丽燕[8]在护理干预管理在预防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应用效果的研究中,对照组采用日常护理措施、用药护理措施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管理(即病情护理,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工作,并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观察组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大大低于对照组。
邓碧池[9]等对160例患者全部实施目标性监控策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加强医护人员MDRO知识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完善环境卫生的消毒措施。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集束化护理,指的是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例患者实施的一组护理干预措施,其每一项干预均被临床证实均有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刘春芳[10]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日常护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定期对ICU 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注意手部卫生、严格无菌操作、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敏感指标进行监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综上可知,护理干预对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有创检查和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伴随着细菌感染发生概率增加,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也被大量使用,最终导致细菌的药性大大增加。多重耐药菌感染成为全球存在的问题,在医院中非常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存在很大的难度,ICU患者的免疫力比较低下,而在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需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多重感染菌的几率随之增加。对ICU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通过查阅文献,护理干预除了常规的基础护理,还应该进行以下护理干预:(1)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以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即对多重感染菌感染者进行集中隔离,防止感染范围的扩大。对确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选择单间隔离,并限制家属探视;(2)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实时监测患者各项感染指标。如采取化验室和医院感染科数据联动的方式,及时得到有效感染控制措施方面的指导督促,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3)加强宣传,定期对ICU 医护人员进行培训;(4)注意手部卫生,加强手卫生宣传的同时,配备随手可及的手卫生设施,强化并规范正确洗手的方法;(5)对敏感指标进行监控。
本文通过对护理干预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的文献研究,对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进行了简述,大部分文献表明,多重耐药菌主要的病原菌种类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最容易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同时对护理干预在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为ICU的日常护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