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芳 覃振略 韦 丹 覃振普 覃 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柳州545100)
香葱[1](Allium ascalonicum.L.)亦称细香葱,植株较小,密生成丛状,有很小的鳞茎,作调味用。柳州市柳江区香葱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年播种面积达6 667 hm2,三都镇、进德镇出现了多个香葱种植专业村和一大批香葱种植专业户,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重庆、湖南、浙江、广东、贵州等地[2],柳江香葱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
柳江区香葱植株挺拔,株高≥40 cm,葱白脆嫩(葱白长≥8 cm,假茎粗≥0.8 cm),青白比达8∶2,气味香浓,质地柔软,667 m2产量2 000 kg以上,较云南、湖北等地香葱品种耐贮藏和运输。
柳江香葱年播种面积达6 667 hm2、产量20万t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香葱产区,主产区集中在三都镇、进德镇、成团镇,其中三都镇香葱基地连片面积逾1 200 hm2。香葱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为柳江香葱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柳江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6 ℃,年平均降雨量1 462.2 mm,年相对湿度76%,年平均日照1 495.7 h,无霜期333 d,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短不寒,无霜期长,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为香葱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柳江区农业部门与广西农业科学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广西农业科学院在柳江区三都镇建立了香葱试验示范基地,双方共同开展香葱新品种引选、化肥农药“双减”、土壤改良修复、轮作耕种、水肥一体化、富硒香葱规范种植等关键技术的规模化集成应用示范。柳江区有关农技部门积极引进了南宁绿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溯源ERP 管理系统,建立了香葱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保障了香葱产品的质量安全。近年来,柳江香葱取得了喜人成绩,2012年被选为上海世博会特供产品,2014年柳江香葱基地被列为第1批广西自治区级香葱标准化示范区,2015年三都镇里贡村荣获“广西四季香葱村”称号。
广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柳江香葱产业发展,并将香葱产业列入重大工程,建立了柳江区香葱产业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各级财政先后投入5 000 多万元进行了以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完善了以观景平台、产品展示中心、村庄风貌改造、河道治理、旅客接待中心、景区大门为重点的旅游配套设施,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香葱产业的建设发展,各项水、地、电、信贷等相关扶持政策也向香葱生产基地倾斜。
柳江香葱种植面积大,每年10月~次年1月份上市,平均每天上市量达1 000 t以上,上市量大,上市时间较集中,但是,柳江地区还没有产地批发市场,收购商多选屋前较宽敞、用水便利的路边农户住家设点收购香葱,既不便于农民销售产品,也不利于交易中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管理。产品大量上市时,收购商在产品包装、临时储存、装车运输等方面诸多不便,容易造成交通阻塞。要加快柳江香葱产业的发展,形成大产业格局,具有规范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必需条件。
目前,柳江香葱加工或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比例较低,大量产品是采后直接上市鲜销。未经加工和采后处理的产品,无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影响了价格的提高;同时无法缓解鲜葱大量上市时的销售压力,压价收购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大量鲜葱集中上市还不利商品品牌的打造,产业水平难以提升。目前柳江地区还没有香葱加工龙头企业,这是进一步发展香葱产业的另一大制约因素。
现在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年老体弱人员,体力、文化水平、现代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准都较低,在香葱生产和产业的发展中难以发挥作用。
柳江香葱产区主要为三都镇、进德镇、成团镇、里高镇、百朋镇,各镇葱农的香葱栽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产区香葱的生产还停留在传统的栽培技术和栽培方式上,很多葱农对香葱标准化栽培、生态栽培等先进技术掌握不够。栽培管理粗放、投入低,致使香葱单产低、质量不高,产品的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据调查,柳江香葱主产区中三都镇的种植面积最大,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2018年,该镇平均667 m2香葱单季产量2 250 kg以上,产值1万元左右,而其他乡镇的一些村屯或农户由于投入不足、技术措施不到位,生产的香葱长势不均,外观和内在质量均不佳,平均667 m2单季产量只有1 750 kg左右,产值6 000元左右。此外,品牌意识不强是柳江葱农较普遍的现象,绝大部分产品未经精选、分级、包装直接上市,产品的附加值低,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从而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价格的提高。
柳江香葱主要以外销为主,产品运输需要大量的冰块或冷藏车进行产品保鲜(考虑运输成本,目前柳江香葱外销运输主要还是以冰块保鲜为主)。据统计,平均每运输1 t香葱,需用0.5 t左右冰块,香葱上市高峰期,每天用冰量达500 t以上。目前,柳州市境内制冰企业生产的冰块量远远满足不了运葱的需求,冷藏车、预冷包装、预冷基础设施也跟不上香葱外销需要。
产地批发市场是连接生产和销售的纽带,是产地农产品集散的重要平台。要做大做强柳江香葱产业,必须建立产地批发市场。政府应将香葱产地批发市场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尽快在香葱产地建立专业批发集散市场,形成产地市场与生产基地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冷链设施建设,扩大制冰厂生产规模,增加冰沙的供应量,确保香葱运输过程中冰沙的需求量。
引进或培育有实力的香葱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深加工企业,开展葱粉、葱油、脱水香葱[3]等深加工产品研究,增强香葱产业发展后劲。政府应为香葱加工龙头企业制定贷款利息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建厂用地问题,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和扩大再生产。
农技部门应以市场准入为导向,从生产、施肥、用药、采收、品质等方面制定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农民进行香葱标准化生产技能的培训,要求农民标准化生产,并组织各级农技人员对香葱生产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纠正不符合标准化生产的行为。同时,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以基地和项目的形式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严格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规范产地准出流程,建立香葱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从田间到市场的追溯体系运行架构,规范运行模式[4],实现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监控。实施品牌战略,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分等分级、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标识销售,打造“柳江香葱”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柳江香葱”品牌、产地形象的影响力,将“柳江香葱”产品优势尽快转化为品牌优势、名牌优势。
目前,柳江区香葱生产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要做大做强香葱产业,应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经纪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订单农业,实行香葱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5]。
完善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是发展现代商品农业的前提条件。柳江香葱要实现产销一体化,区农技部门应提高市场信息意识,加强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支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6],发展电商销售模式[7],在网上进行香葱产品推介和销售。
建立柳江香葱高科技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香葱周年生产技术研究[8]和香葱连作障碍技术攻关[9],创新香葱轮作模式[10],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建立西南香葱品种资源圃,培育香葱新品种;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素质,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香葱生产的技术服务,提升香葱产业的科技含量,依托科技推进柳江香葱产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增加单产与总产。要进一步发展柳江香葱产业,应大力推广使用香葱开沟机和起垄机[11]、土壤消毒机、香葱移栽机[12]、移动式喷药机[13]、香葱清洗机等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灌溉,应用飞喷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
推动香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促进香葱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以柳江区“葱”满幸福香葱产业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三星级)称号为契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增加旅游收入。引进用于出口的香葱品种,加强出口香葱种植技术的研究[14],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发香葱深加工产品[15],支持和鼓励产品出口。